伊朗于 2024 年 4 月 14 日凌晨使用無人機、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對以色列發動襲擊。 以色列和伊朗歷來存在敵對關系,但這是伊朗對以色列的第一次直接襲擊。
伊朗表示,這次襲擊是為了報復4月1日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處大樓的空襲。據以色列軍方發言人稱,這次襲擊使用了大約170架無人機,30多枚巡航導彈和120多枚彈道導彈。它不僅從伊朗發射,而且從伊拉克和也門領土發射。 以色列軍方表示,它已經攔截了“99%”,一些彈道導彈已經降落。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報道,至少有九枚彈道導彈降落在包括內瓦蒂姆空軍基地在內的兩個基地。 據報道,一架運輸機和一條未使用的跑道受到輕微損壞。據以色列媒體報道,在南部,一名女孩被導彈碎片嚴重傷害。99%的擊落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以色列部署了多種防空系統,包括著名的地面發射鐵穹防空系統,但僅憑這一點還不足以達到99%的射擊率。這包括參與美國、英國、法國和約旦軍隊的攔截行動。
美國中央司令部表示,它已經摧毀了80多架無人機和至少六枚彈道導彈。據《紐約時報》報道,美軍被戰斗機、部署在地中海東部的驅逐艦和駐扎在伊拉克的防空系統攔截。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路透社(Reuters)報道,英國戰斗機從塞浦路斯飛到地中海,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上空攔截無人機,法國也支持攔截行動。約旦擊落了一個在飛向以色列時進入其領空的飛行物體。
在15日舉行的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上,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呼吁雙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他說:“避免任何可能導致中東多條戰線發生大規模軍事沖突的行動極為重要。然而,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吉拉德·埃爾丹猛烈抨擊伊朗,認為“這次襲擊已經越過了不應該越過的紅線,以色列有合法的報復權”,暗示了采取反制措施的可能性。
對此,伊朗駐聯合國大使阿米爾·賽義德·伊拉巴尼反駁說,“是以色列無視安理會決議和國際法規定的義務,犯下了更殘暴的罪行”,雙方尖銳地批評了對方。針對伊朗的襲擊,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14日召開戰爭內閣會議,討論應對措施。路透社報道稱,雖然反制政策得到支持,但對措施的時機和規模存在意見分歧。
拜登政府一名高級官員說:以色列將決定如何應對伊朗的報復性打擊。“我們不會參與以色列采取的任何反制措施,”他說,并強調美國不會加入反制措施。他說,在周二與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的電話中,喬·拜登總統“表達了他對以色列國防的支持,并明確表示我們必須仔細和戰略性地考慮局勢升級的風險”。
順便說一句,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13日(當地時間)在賓夕法尼亞州東部發表演講,批評拜登政府的立場是招致伊朗的襲擊,稱伊朗對以色列的報復性襲擊是“因為美國表現出極大的軟弱”。“如果我們在任,這就不會發生,”特朗普說,并補充說,“我們將通過實力恢復世界和平,我們將恢復美國在國內外的實力。現在世界關心的不是以色列是否會對伊朗進行報復,而是何時以及如何進行報復。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表達我個人對以色列空襲方式的看法,假設以色列對伊朗的核設施進行空襲。首先,我將描述以色列過去對核設施進行軍事攻擊的例子,然后我將描述我所設想的對以色列伊朗核設施的空襲方式。
1. 對核設施等進行軍事攻擊的案例在下文中,我們將討論轟炸伊拉克奧西拉克核反應堆(1981 年)、轟炸敘利亞 Al-Qibar 反應堆(2007 年)、對伊朗鈾濃縮離心機的網絡攻擊(2010 年)、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的破壞以及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的第二次破壞。
奧西拉克和阿奇巴爾的地理情況如下圖1所示。
空襲伊拉克奧西拉克反應堆以色列對伊拉克巴格達附近正在建設的奧西拉克核反應堆進行了空襲行動(巴比倫行動),目的是破壞伊拉克的核武器生產。1981 年 6 月 7 日下午 4 點,八架以色列空軍 F-16 戰斗機在六架護航 F-15 戰斗機的陪同下,每架攜帶兩枚 2,000 磅(908 公斤)的 Mk-84 炸彈,從西奈半島東部的埃齊翁空軍基地起飛。當時,F-16不具備發射激光的能力,激光制導炸彈無法使用,因此使用了非制導炸彈。此外,F-16的航程不允許它到達目標,而且由于它沒有空中加油機,它采取了危險的步驟,在跑道盡頭起飛前為飛機加油。
要從以色列飛往伊拉克,必須穿越另一個國家的領空。以色列軍事飛行員在通過沙特領空時使用沙特空軍的無線電頻率用阿拉伯語進行通信,以避免被空中交通管制員和防空部隊發現。起飛后大約三個小時,打擊部隊飛越巴格達東南17公里處的al-Thuwaita核中心。在這里,伊拉克在法國的幫助下,正在建造一座名為奧西拉克的輕水反應堆。
以色列飛機于18時35分對奧西拉克反應堆發動襲擊。八架F-16共投下了16枚炸彈,其中八枚擊中了安全殼所在的建筑物。這次襲擊在反應堆附近造成10名伊拉克士兵和一名法國工程師死亡。但是,由于反應堆中沒有核燃料,因此不存在放射性物質散落到外面并傷害伊拉克平民的情況。轟炸只持續了兩分鐘。 伊拉克軍隊無法擊退突然襲擊,所有戰斗機飛行員都安全返回。
伊拉克最初無法確定襲擊的來源,據說它懷疑是來自伊朗的襲擊,當時伊朗正在進行兩伊戰爭(1980~1988)。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在爆炸發生兩天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將這次襲擊辯解為“自衛手段”,承認伊拉克襲擊了一座正在建設中的核反應堆。他表示采取先發制人的自衛戰略,以阻止敵人的核軍備,以保護他的國家在未來免受核攻擊。這種策略通常被稱為“開始主義”。
(2)對敘利亞Al-Qibar核反應堆的空襲(2007年)
2007 年 9 月 6 日,在巴比倫行動 26 年后,以色列對敘利亞東部的 Al-Qibar 反應堆發動了空襲,幾乎完全摧毀了它。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Ehud Olmert)引起了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的懷疑,即敘利亞政府正在朝鮮的幫助下發展核武器。奧爾默特將這一信息傳達給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并要求他停止敘利亞的核計劃,即使是武力。
然而,美國不愿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打擊,因為當時敘利亞正在與伊拉克和阿富汗交戰。出于這個原因,以色列獨自轟炸了Al-Qibar反應堆。這次突然空襲被稱為“果園行動”,涉及八架戰斗機和電子戰飛機,包括四架F-15和四架F-16。為了不被敘利亞軍隊的防空系統注意到,電子戰飛機繼續向敘利亞軍隊的雷達發送假圖像。打擊部隊使用了美國制造的AGM-65(Maverick)空對地導彈。此前曾入侵敘利亞的以色列特種部隊士兵引導導彈,并通過用激光從地面照射帶有反應堆的建筑物來擊中它。
順便說一句,2007年9月,《航空周刊》援引一位美國情報專家的話說,以色列襲擊敘利亞的一個核設施時發生了網絡攻擊。美國前總統網絡事務特別顧問理查德·克拉克(Richard Clark)在其著作《全球網絡戰(CYBERWAR)》(最初出版于2010年4月)中寫道,網絡攻擊發生在以色列空軍對敘利亞核設施的空襲期間。世界網絡戰指出:2007年9月6日,敘利亞的防空雷達一無所獲。 這有三個可能的原因。
首先,以色列在轟炸前使用無人機將“數據包”數據輸入防空雷達。其次,在開發敘利亞防空系統的俄羅斯計劃研究所或在敘利亞的軍事設施中,有人將惡意軟件插入防空系統的程序中。第三,以色列特工滲透到敘利亞,從防空網絡的光纖線路連接到網絡,并插入惡意軟件。當時,西方媒體將爆炸事件報道為以色列的襲擊,但以色列政府保持沉默,這與26年前的巴比倫行動不同。出于這個原因,聯合國安理會沒有通過一項決議譴責對反應堆的襲擊。 敘利亞政府也對這次襲擊視而不見,沒有對以色列進行報復。
以色列于2018年3月22日正式承認,在襲擊發生11年后,Al-Qibar反應堆遭到轟炸。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檢查了一座被摧毀的核反應堆的廢墟后,在周邊地區發現了鈾。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強烈懷疑敘利亞政府在未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的情況下在該地點建造核反應堆。
(3) 對伊朗鈾濃縮離心機的網絡攻擊(2010 年)
2010 年 9 月,伊朗納坦茲核燃料設施中的鈾濃縮離心機遭到網絡攻擊。名為Stuxnet的惡意軟件以某種方式被引入核燃料設施。一臺受惡意軟件感染的計算機篡改了控制離心機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PLC) 的配置邏輯,變頻器遭到攻擊,導致大約 8,400 臺離心機中的約 1,000 臺無法運行,操作暫停。一般來說,私人關鍵基礎設施的控制系統是一個封閉的計算機網絡,不連接到外部網絡,如互聯網。封閉系統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因為它們沒有連接到互聯網,但在這次網絡攻擊中,據說間諜潛入了在核設施工作的員工的家中,并將惡意軟件插入他們的計算機。由于其先進的攻擊方法,Stuxnet需要一個高成本的開發系統,并且被認為是作為國家資助的項目開發的。2012年6月1日,《紐約時報》報道稱,對伊朗核計劃的網絡攻擊是布什政府發起的美以聯合行動(稱為奧林匹克行動),由巴拉克·奧巴馬總統繼續執行。 NSA)和以色列軍事情報部門8200報告說,該惡意軟件是為了攻擊伊朗的核設施而創建的。
(4)破壞伊朗納坦茲核設施(2020年)
2020年7月,伊朗納坦茲的一個地面設施發生爆炸。在被毀壞的工作設施中,處于最終組裝階段的新離心機和精密測量設備被摧毀或損壞。因此,這種破壞旨在摧毀先進的離心機。得出的結論是,爆炸物是由一個長期信任的承包商安放的。伊朗政府發言人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的這種做法”是危險的,可能會蔓延到世界各地。
(5) 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的第二次破壞(2021 年)
2021年4月,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發生爆炸,完全摧毀了該設施的電力供應,并切斷了核心設施離心機的電源。因此,據說其中許多設備已損壞。伊朗政府表示,爆炸很小,但伊朗原子能機構(AEOI)發言人在試圖看到爆炸造成的破壞時墜落了7米,受了重傷。事實上,有一個非常大的洞。 伊朗還指責以色列進行破壞。爆炸發生在該工廠的新離心機開始運行后的第二天。 這似乎表明以色列對在納坦茲引進新的離心機是多么謹慎。
2. 預計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
以色列的戰斗機機隊及其航程為F-16C約4,200公里,F-15C約3,971公里,F-35A約2,200公里。以色列還擁有七架KC-707×四架KC-130H×加油機。下圖2顯示了以色列和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的地理位置。
行動方針以色列有兩種可能的行動方案:第一種是用少量隱形飛機進行秘密突然襲擊,轟炸和摧毀核設施,作為對伊朗4月14日空襲的報復性打擊,并將伊朗的核武庫推遲數年。第二種是徹底摧毀核生產設施(包括地下設施),并通過戰爭轟炸機聯盟的強大空襲來粉碎伊朗的核意志。如果美軍默許,第一個作戰計劃可以由以色列單獨實施,成功的概率很高。如果沒有美國軍方的合作,第二個作戰計劃將不可行。此外,預計伊朗將對以色列進行軍事報復。 它可能會升級為涉及整個中東的地區沖突。以色列希望徹底摧毀伊朗的核生產設施(包括地下設施)以消除任何遺憾,但這一次,考慮到美國的意圖,我認為對伊朗少數主要核設施的秘密突然襲擊將由隱形飛機進行。
(2)攻擊目標伊朗的核相關設施如下圖3所示。納坦茲(鈾濃縮設施)、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建設和未來钚生產基地)和伊斯法罕(鈾轉化設施)(注1)將是三個主要目標。其中,擁有鈾濃縮離心機的納坦茲是最重要的目標。 也可以想象,只有納坦人會成為攻擊的目標。
*1 鈾轉化設施是將天然鈾精礦(黃餅)冶煉成六氟化鈾的設施。圖3:伊朗的核設施
(3)攻擊力量、武器裝備和攻擊路線
以色列在兩個F-50A中隊中運營著大約35架飛機。為了保持F-35A的高隱身性能,導彈和炸彈需要安裝在機身武器艙內,而不是飛機外部。F-35 A的武器艙在左右兩側配備了四個掛載點,一個在內天花板上,一個在內門后面,可以攜帶兩枚2000磅重的JDAM[2]和兩枚中程空對空導彈(AIM-120)用于空對地任務。現在,另一方面,有報道稱以色列的F-35A已經在偵察伊朗的核設施。據《國家利益》報道,據報道,兩架以色列空軍F-35戰機于2018年2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上空進行了偵察,并偵察了阿巴斯港、加拉齊拉克和霍爾木茲海峽關鍵點伊斯法罕等主要城市。
飛行后不久,日報Al Jarida報道說,“伊朗空軍完全無法被發現,甚至沒有意識到它已經進入了其領空。《國家利益》和其他報道:“在al-Jaridah報告發布后,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哈梅內伊立即指示革命衛隊和其他人進行調查。“根據調查,本應保護伊朗天空的防空系統,尤其是最先進的俄羅斯S-300地對空導彈的雷達,根本無法探測到隱形飛機。”“另據透露,伊朗空軍司令法扎德·伊斯瑪儀準將向阿亞圖拉·哈梅內伊和其他高層隱瞞了這一錯誤,導致準將被解雇”(來源:2019 年 8 月 6 sankei.com 日)順便說一句,假設攻擊部隊的飛行路徑是從約旦穿過伊拉克北部并進入伊朗領空。最短的飛行距離是單程約1600公里。 只有機載燃料的F-35A的作戰半徑為1093 km。 飛行距離很長,但飛行距離不是限制,因為以色列有加油機。
*2 JDAM(Joint-Direct-Attack-Munition)是一種常規炸彈,通過安裝套件轉換為精確制導炸彈,并使用INS和GPS作為制導方法。 此外,現在還出現了可以與激光制導結合使用的LJDAM。
(4)與空襲有關的風險和問題運營風險和問題
包括:A. 空域通關許可證目前,除敘利亞和伊朗外,美軍部署在大多數中東國家。 因此,這些國家的防空系統似乎在美軍的控制之下,因此打擊部隊可以在沒有獲得領空許可的情況下飛越約旦和伊拉克。此外,由于它是隱形飛機,因此被鄰國防空系統發現的機會非常小。B. 伊朗防空系統伊朗部署了從俄羅斯購買的用于防空的S-300地對空導彈系統。據說S-300具有與愛國者地對空導彈系統相同的能力。它對攻擊部隊構成重大威脅。 但是,如上所述,如果以色列F-35戰機在沒有被S-300雷達探測到的情況下進入伊朗首都德黑蘭上空的報道屬實,那么它們可能不會對攻擊部隊構成威脅。
此外,2020年1月8日,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752航班(波音“737-800”)從伊朗德黑蘭飛往基輔,在起飛后不久被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地對空導彈“雷神”意外擊落,機上17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雷神是俄羅斯研制的自行式短程防空導彈系統,射程10公里,無線電指揮制導。據信,它具有與自衛隊的“短地空導彈”相同的能力。隱身的F-35將能夠逃避雷神搜索雷達的探測。C. 美國合作對于攻擊部隊來說,至關重要的是目標圖像和防空威脅信息。
以色列擁有自己的軍事偵察衛星。但是,在軍事偵察衛星領域,與美國交換信息至關重要,美國在其運營的軍用衛星的數量和類型方面壓倒了其他國家。此外,與美國軍方的合作對于以色列軍事行動的成功至關重要,例如美軍對伊拉克領空的控制。此外,即使以色列自行發動軍事攻擊,伊朗也極有可能對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進行報復。因此,美國對以色列軍事行動的“理解”至關重要。D. 伊朗的軍事報復伊朗的軍事報復也是與以色列空襲相關的重大風險。預計伊朗的報復行動將包括使用彈道導彈、無人機和其他軍事手段對以色列進行報復性打擊,以及使用真主黨和哈馬斯的代理人打擊。主要關注的是穆斯林世界是否會支持伊朗。如果穆斯林世界支持伊朗,恐怕會發展成一場涉及整個中東的“第五次中東戰爭”。
結論
已經提到,現在世界關心的不是以色列是否會對伊朗發動報復性打擊,而是何時以及如何發動報復性打擊,但我認為以色列對伊朗的報復性打擊是不可避免的。究其原因,以色列自建國以來一直被敵對國家包圍,對本國的大規模襲擊作出迅速果斷反應的大規模報復戰略。他們認為這種策略具有威懾作用。 因此,我相信以色列這次也會進行報復。以色列一再表示,伊朗的核計劃已經越過了“紅線”。以色列還公開表示,絕不允許伊朗政府擁有核武器。綜上所述,以色列的報復性打擊極有可能打擊伊朗的核設施。國際社會只會努力防止戰爭升級為涉及整個中東的“第五次中東戰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