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蘋果公司的計劃,最近這段時間是蘋果頭顯VisionPro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日子,然而壞消息卻一個接一個地出現。
彭博社馬克·古爾曼表示蘋果VisionPro頭顯熱度消退,部分門店銷量跌至一周數臺。無獨有偶,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也發布投資簡訊,認為由于需求降幅“嚴重超出預期”,蘋果已經削減了VisionPro頭顯的出貨量。
郭明錤的完整預測內容如下:
蘋果已下調2024年Vision Pro出貨量至40–45萬臺(作為對比,市場此前的預期是70–80萬臺或更高)。
與庫克早先的預期相比,出貨量至少減半,而這只是個開始!
事實上,經過幾個月的試水,越來越多的嘗鮮者已經發現,售價兩萬多的蘋果頭顯難逃吃灰宿命,甚至連平板都不如,畢竟后者不但可以買后愛奇藝,起碼也是泡面神器。
考慮到微軟HoloLens系列產品的失敗,谷歌眼鏡的黯然退場,以及HTC背水一戰推出VIVE的滑鐵盧結局,蘋果頭顯的前景是比較渺茫的。
因為,時間并沒有改變VR設備的處境,玩家越來越少的現狀,絕對不是一個潛力行業的特征。
雖然Meta還在堅持,可是誰都知道熱度與關注度早就是今非昔比,只減不增。
蘋果頭顯會有人買,嘗鮮的發燒友,KOL玩家,果粉……三分鐘熱度絕對是可以保證的。
但是后繼有力嗎?這是最難保證的。
六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VR夢碎,一場本不該有的豪賭》,已經很清晰地解釋了2016年作為VR元年只是行業的一廂情愿而已。從2016到2024,VR產品的熱度只能說是每況愈下,逆轉無望,舊文新讀,我認為六年前的判斷還是很精準的。
蘋果Vision Pro不是一夜之間橫空出世,而是由數百個團隊秘密研發了十二年。
看著只是頭顯,實際上軟硬件復雜度都遠高于iOS和iPhone,投入巨大,有著數以千計的新專利。
如果市場真的能被打開,蘋果頭顯還是有一定技術領先度的,然而萬一失敗,就淪為曇花一現的滑鐵盧,甚至會導致蘋果盛極而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