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多利斯的Sartobind Lab離子交換膜層析技術使用離子交換層析法,在樣品純化操作中展現出高效性。該技術通過具有較大孔隙的基質,允許目標分子通過基質和對流運動進行快速處理。此外,由于其孔隙的較大,該技術對大顆粒樣品,如病毒,不會產生物理截留,從而可以進行高效的病毒捕獲和洗脫。離子交換膜層析技術和離子交換層析法的這一特性,使其在病毒去除過程中尤為有效。
為確保生物制劑的安全性,生物制藥生產的下游工藝至少須包含 3 種不同的病毒清除和滅活方法。同時還須證明方法的穩健性。可以使用不同方法,如過濾,以及用紫外線、熱或化學處理進行滅活及采用離子交換層析法清除病毒。
在本研究中,我們采用了噬菌體 PR772 作為病毒清除效率評估的模型,PR772 是屬于二十面體雙鏈 DNA 噬菌體的復層噬菌體科。胃腸外藥物協會病毒過濾工作組已經選擇 PR772 作為噬菌體模型,目的是為了規范大孔徑病毒過濾器的命名和使用。這種選擇強調了 PR772 在病毒過濾效率評估中的標準應用和重要性。
在本研究中,我們摸索出了噬菌體PR772的最佳結合條件,并估算賽多利斯的Sartobind Lab 膜層析柱(圖 1)對噬菌體 PR772的 結合能力和適合的流速。我們證實 Sartobind Lab 層析膜可有效捕獲病毒模型噬菌體 PR772。
實驗主要材料
實驗方法
實驗結果
在對 PR772 噬菌體進行的陽離子和陰離子交換膜篩選實驗中,我們估計其等電點(pI)值約為 4。通過進一步的 pH 穩定性測量,發現這些噬菌體在 pH 5 到 9 的范圍內顯示出良好的穩定性。在經過優化的條件下,PR772 噬菌體的對數減少值(LRV)可達到7,且在穿柱液(包括清洗和洗脫液)中未檢測到可形成病原體單位(PFU)。通過使用離子交換層析法的賽多利斯Sartobind Lab離子交換膜層析技術,在 50 mL/min(25 MV/min)的超快流速下,也能達到高效的病毒捕獲效率,證明了膜層析技術不僅可以進行快速病毒捕獲,也是一種快速且有效的病毒清除技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