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中將,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獲得者陳仁麒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陳仁麒將軍的逝世無疑是我黨我軍的一個重大損失,因此當陳仁麒將軍的親友知道將軍逝世后,紛紛前往陳家慰問,并準備參加陳仁麒將軍的追悼大會。
然而讓親友們沒有想到的是,在追悼會正式舉行的前一天,他們接到陳仁麒將軍家人的通知:將軍的追悼會將推遲到5天后舉行。
當親友們好奇地詢問陳仁麒將軍的家人為何推遲追悼會后,家人回答道:“我們要等一位婦女同志,如果她不來的話,追悼會是無法進行的。”
那么,這位直接導致開國中將追悼會推遲的婦女是誰?她又如何與陳仁麒將軍產生聯系的呢?
這位婦女叫做董存梅,也許董存梅這個名字大家會感到比較陌生,但提到她哥哥大家一定都很熟悉,那就是著名的戰斗英雄董存瑞。
這個故事,要從1948年解放隆化的戰斗講起。
陳仁麒
第2次隆化戰斗
隆化縣位于熱河省(原省級行政區,1955年7月30日被撤銷,原轄區在今內蒙,河北,遼寧部分地區)中部,七老圖山脈的西側,該縣西通豐寧,東接承德,北倚圍場(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南連灤平,是熱河省省會承德的北部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抗日戰爭結束后,隆化縣原歸屬于我黨熱河省熱西地委及熱西專員公署領導,1946年蔣介石發動內戰后,隆化縣被國民黨反動派占領,并將隆化縣以伊遜河為界分為隆東、隆化(隴西)兩縣。
1948年3月,又將豐寧所轄的蘇家店子區以及一部分圍場縣地區劃成灤河縣。
如果解放軍能夠順利解放隆化縣,那么我黨控制的熱西、察東兩塊解放區將正式連成一片,我黨我軍的活動空間也將進一步擴大,同時還能夠對在東北戰場上即將舉行的遼沈戰役提供有力的配合,分散敵人的精力,使敵人疲于奔命。
因此,解放隆化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隆化縣
隆化被敵人占領后,解放軍部隊曾于1947年5月發起過第一次隆化戰斗,但是因為當時的解放軍缺乏攻城武器,對于攻堅戰斗經驗不足,因此第1次隆化戰斗以失敗告終。
直到1948年5月,東北人民解放軍勝利完成1947年冬季攻勢后,決定發起第2次隆化戰斗,并將這一重大任務,交給了冀熱察遼軍區第11縱隊。
冀熱察遼軍區第11縱隊司令員賀晉年,政委陳仁麒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迅速向隆化縣挺進。
而當時負責守衛隆化縣城的國民黨部隊,是國民黨東北第二綏靖區中將司令官石覺少將(1948年9月22日升陸軍中將)麾下的第十三軍第89師第265團。
1948年5月1日,第11縱隊全體官兵迅速從朝陽地區西進,并于17天后正式包圍了隆化縣城。當石覺收到隆化縣城被包圍的消息后,命令手下向第89師第265團團長發了一封“指示電報”。
在電報中,石覺告訴該團長要“鞏固部隊本身之立足點為兵力部署之第一要義”,并特別點明必須要確保苔山及隆化中學的堅固工事,只要這兩處地方不丟失,“必能確保隆化無虞”。
石覺之所以堅信隆化縣城必定不會被解放軍攻克,是因為在隆化城內除了265團外,還有一個師屬工兵連,以及部分師屬炮兵部隊。同時隆化縣城周圍有40多個碉堡群,再加上有苔山、隆化中學兩個堅固的據點,“是個人都能守住。”
石覺
英烈董存瑞
然而石覺的如意算盤還是落了空,1948年5月25日凌晨,賀晉年、陳仁麒指揮第11縱隊,對隆化縣城發起了總攻,并將攻打苔山的任務交給了第31師。
31師91團的解放軍戰士在冀察熱遼軍區炮兵旅的協助下,只用了35分鐘時間就攻占了苔山制高點,92 、93團的戰士們則向西山龍頭山的守軍發起攻擊,僅用15分鐘就突破了敵軍的防守陣地。
城內守軍只得將主力部隊收縮至隆化中學及其周邊的據點附近,妄圖靠著這些堅固工事負隅頑抗、垂死掙扎。
在攻打隆化中學的戰斗中,沖鋒在最前面的是11縱隊32師96團6連的戰士。
6連的戰士作戰勇猛,沒用多長時間就攻克了隆化中學敵人的防線,隨著解放軍接連取得勝利,部分國民黨士兵開始絕望,于是選擇了突圍南撤,在被后續到達的第33師99團殲滅大部后,只有20余人僥幸逃出生天。
第2天凌晨,第11縱隊成功攻克了隆化縣城,并殲滅了1900余名敵軍。隆化縣城被攻克后,時任中央冀熱察遼分局書記兼軍區司令員程子華與秘書齊肅在前往縣城檢視戰果時,看到幾名戰士抱成一團,在一座被炸塌了的橋旁邊痛哭流涕,似乎非常傷心。
程子華
程子華對戰士們的表現十分不解,于是走上前去問道:“這不剛打了個大勝仗嗎?你們為什么要在這里哭呢?”
那幾名戰士向程子華敬了個禮,說道:“報告首長,我們是11縱隊32師96團6連6班的,我們在哭我們的班長董存瑞。”之后,程子華知道了一個讓他感慨萬分的故事。
在隆化戰役開始的前一天,即1948年5月24日,6連召開了一次解放隆化誓師大會,并開展了一起“掛帥點將”比武活動,董存瑞經過比武后獲得了“爆破元帥”的稱號。
5月25日,當董存瑞接到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的命令后,董存瑞拍著胸脯向6連指戰員保證:“就是死后化為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面去,讓同志踩著我們把隆化給拿下來!”
之后,董存瑞率領6班的同志們接連炸毀了敵軍5個地堡及3個炮樓。5月25日11時,6連接到上級指示:“從4連打開的隆化中學東北角突破口投入戰斗!”
結果戰士們剛越過這個突破口,一座外河道上的“橋”突然伸出了黑洞洞的槍口,打死打傷了多名戰士。
原來這是一座敵人隱藏在河道上的橋型暗堡。
11縱隊32師政治部宣傳干事程摶九手繪隆化中學戰斗示意圖
為了端掉這一座暗堡,二營教導員宋兆田接連派遣了三名爆破手去爆破,結果因為敵人的火力兇猛,三名爆破手全部犧牲了。
就在宋兆田思考派誰上時,抱著炸藥包的董存瑞與肩上扛著手榴彈的郅順義來到他面前,主動要求執行爆破任務。
見宋兆田有些猶豫,董存瑞急忙說道:“我既是班長又是一名共產黨員,就由我親自帶一個爆破組去炸掉它!”
宋兆田最終同意了董存瑞的請求,批準他帶著郅順義和另一名戰士組成爆破組去爆破敵人的暗堡。
董存瑞等人沖上去后,郅順義迅速朝著前方橋下扔出了手榴彈,手榴彈掀起的煙塵直接遮蔽了暗堡內敵人機槍手的視線,暗堡內的敵軍立即對著前方一陣亂射,郅順義和另一名戰士當場中彈不能行動了,而董存瑞則靠著煙霧的掩護順利的沖到了暗堡下面。
郅順義
就在宋兆田暗中松了口氣時,只見董存瑞的身體突然斜了一下,顯然是腿部中彈了。之后董存瑞開始在暗堡下來回摸索,想要找一個地方支撐炸藥包,但是狡猾的敵人在設計暗堡時已經設想到了這種局面,因此暗堡下面兩旁是光滑的陡岸,完全沒法支撐起炸藥包。
就在此時沖鋒號響起,暗堡上的幾塊磚頭被推了下來,然后露出了6個黑洞洞的槍口,對著發起沖鋒的解放軍戰士吐出了罪惡的子彈。
董存瑞知道情況緊急,不能再拖了,他先是往北部橋墩上安放炸藥包,結果炸藥包很快就滑了下來,之后董存瑞決定順著“堡眼”把炸藥包塞進去,結果被暗堡內的敵人給推了出來。
時間緊急,董存瑞扛起炸藥包朝橋中央走了幾步,然后將炸藥抵在了橋下,一邊拉下導火索,一邊對著咬著牙站起要來幫助他的郅順義喊道:“臥倒,臥倒,快趴下!”
只聽“砰!”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暗堡就被炸上了天,96團的戰士們也順利的越過了這座敵人的暗堡,攻進了隆化中學內。
而董存瑞,則永遠地倒在了暗堡下,這一年,他才19歲。
董存瑞
當時董存瑞的爆破組總共有100公斤的黃色炸藥,分別用麻布和麻繩捆成了7個炸藥包。
而當時董存瑞所托舉的炸藥包含量在15公斤左右,因此戰后戰友們搜尋他遺體時,只找到了他的一只鞋,周圍一些血肉模糊的殘骸不知道是董存瑞的,還是其他人的。
因此6班的戰士們才會失聲痛哭。
程子華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跡所感動,從6班戰士們手里接過那只裂開了一道大口子的青布千層底鞋,紅著眼睛對秘書齊肅說道:“你立即去32師96團,將所有關于董存瑞同志的英雄事跡收集起來,寫成一篇報道發給《群眾日報》(冀察熱遼黨委機關報)刊登。”
當齊肅趕到6連時,發現十三縱隊政委陳仁麒等領導干部已經在6連等候多時了,原來齊肅剛出發不久,細心的程子華就給陳仁麒打了個電話,將董存瑞的英雄事跡向他說了一遍后,要他率領11縱隊的各級干部前往6連,協助齊肅展開工作。
陳仁麒見齊肅趕到后,深吸了一口氣,用沙啞的聲音讓董存瑞生前的連長、排長等戰友上前講述董存瑞的事跡。
陳仁麒
據戰友們講,董存瑞是一個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因為他家長期遭受地主階級殘酷剝削的緣故,董存瑞從小就對地主階級抱有深刻的仇恨,因此沒多大就毅然決然地參加了革命,當上了兒童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對共產黨干部展開搜捕時,董存瑞還曾掩護當地區委書記躲避敵人的追捕。
在董存瑞16歲那一年,他就參加了八路軍,18歲正式入黨。在董存瑞參軍的這三年里,先后參與了110多次戰斗,和戰友們一起殲滅、俘虜了1200多名敵軍,并多次立下戰功。
陳仁麒聽完董存瑞的光輝事跡后,不由得感慨萬千地說道:“董存瑞同志能成為英雄不是偶然的,我為我的部隊中有這樣的英雄感到自豪。”
5月28日,第11縱隊黨委正式發出了悼念、學習董存瑞同志的決定,并將董存瑞追認為縱隊戰斗英雄。
6月8日,董存瑞生前所在的6連6班正式被縱隊黨委命名為“董存瑞班”。
7月10日,董存瑞犧牲地隆化中學正式改名為存瑞中學。
存瑞中學
7月11日,《群眾日報》頭版刊登了《共產黨員奮不顧身董存瑞自我犧牲使隆化戰斗勝利完成》的專題報告。
1950年9月,董存瑞同志被追認為全國戰斗英雄。
董存瑞犧牲后,戰友們因為實在分辨不出他的遺骨,因此只得將在他犧牲時候發現的遺骨和其他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埋在一起,沒有單獨為他立墳。
1957年隆化縣委縣政府整修烈士陵園時開啟了烈士墳,因為不知道哪塊遺骨是董存瑞的,因此縣委縣政府只得請一名木匠做了一個四尺長的棺材,然后將一塊寫著“以此木代替烈士遺骨”的木牌放入棺槨內,之后將棺槨埋放在專門為董存瑞烈士立的墳內,供后人憑吊。
董存瑞烈士墓
陳仁麒與董存瑞遺屬
1958年的夏天,河北省懷來縣董全忠家里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廣州軍區政治部主任陳仁麒中將。
雖然已經過了十年,陳仁麒一直沒有忘記董存瑞的英雄事跡,戰爭結束后,他一直和董存瑞的父親董全忠保持著聯系,并時不時地往董家郵寄一些錢財,聊表心意。
但是新中國成立后陳仁麒一直肩負著重任,所以一直沒能親自前往董存瑞烈士家探訪。
后來陳仁奇奉命前往北京高等軍事學院學習,當1958年夏天學校放暑假后,終于得到空閑的陳仁麒趕忙來到了董存瑞烈士家,看望烈士遺屬。
董全忠夫婦
陳仁麒見到董全忠后緊緊地握著他的手,說道:“老哥,我來探親嘍!”
董全忠對陳仁麒的到來感到非常意外,本以為陳仁麒能和自己保持書信往來,沒事往自己家寄些東西,已經非常的仁至義盡了,沒想到堂堂的開國中將,竟然親自來到了自己這個平凡的小家庭。
董全忠情不自禁地紅了眼,然后招呼陳仁麒進屋,為他介紹自己的老婆孩子。
陳仁麒看到剛上初中的董存瑞大妹董存梅后,拉著她的手問她還記不記得英雄哥哥董存瑞。
董存梅自信地回答道:“當然記得,他當初參軍時因為長得矮,部隊還不想要他,他當時急得都哭了,說只要到了部隊,靠著高粱米飯一撐就長高了。”
之后陳仁麒和董存瑞的父母聊起了董存瑞生前往事。
據董全忠夫婦講,董存瑞15歲時就和一個叫盧長玲的姑娘結了婚。董存瑞1945年參加八路時,曾告誡妻子:“我這一走也不知道能不能回來,如果回不來了,千萬別守寡一定要改嫁。”
后來董存瑞犧牲的消息傳回來后,盧長玲當即哭得暈了過去,按照規矩為董存瑞守了三年孝后,在董全忠的勸說下才改嫁給了別人。
說到這里,董存瑞的母親情不自禁地嘆了口氣,說道:“長玲是個好閨女,她在俺家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陳仁麒聽后也是一陣唏噓,長嘆不已。
陳仁麒在和董家人交流時,得知董存梅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非常開心,說道:“讀書好啊,讀的書越多,知識也就越多,知識越多就能為人民做更多的貢獻。”
之后陳仁麒在心里下定了支持董存梅學業的決心,他離開后為董存梅學業和經濟上提供了幫助,一直供董存梅讀完了大學。
董存梅
1959年,新中國因為大面積自然災害的緣故,出現了長達三年的、嚴重的全國性糧食、副食品短缺危機,這段時期也被稱為“三年困難時期”或者“三年自然災害”。
因為糧油、蔬菜、副食品等事關民生的物資短缺的緣故,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遭受了嚴重的威脅,一些地方居民甚至出現了浮腫病,其中就包括董存瑞的小妹妹。
雖然董家是烈士遺屬,享受政府優待,但當時連中央政府都十分困難,以種地為生的董家也因此經常連飯都吃不上,更不用說幫董存瑞的小妹妹治病了。
當陳仁麒聽說董家的困難后十分心痛,向妻子黎萍吐露了自己想要幫助董家的想法。深明大義的黎萍對丈夫表示了支持,從里屋拿出了200斤糧票及200元現錢交給丈夫,讓他寄給董家。
黎萍與鄧子恢夫人陳蘭
之后陳仁麒決定安排人將董存瑞的小妹妹接到北京治療,當他安排的人到達董家后,意外得知董全忠也患上了浮腫病。
就這樣,董全忠父女二人被一塊接到了北京炮兵部隊醫院治療。
當陳仁麒于1983年離休后,開始致力于宣傳董存瑞烈士事跡的工作,沒事時就會向別人講起董存瑞烈士的光輝事跡,1993年隆化縣舉辦紀念董存瑞犧牲45周年活動時,他還曾拖著病體參加了這次活動。
1994年3月26日,知道自己昨日不多的陳仁麒將家人叫到自己床邊,然后用虛弱的聲音說道:“董存瑞烈士是我帶領的部隊里涌現出來的英雄,也是我的驕傲。記住,我的追悼會上一定要有董存瑞烈士的親屬參與。”
3月27日,為黨和人民奉獻了自己一生的陳仁麒將軍在北京逝世。
陳仁麒夫婦在北戴河
為了完成陳將軍的遺愿,陳將軍的親屬迅速和董存瑞的大妹董存梅取得了聯系,希望她能參加陳將軍的追悼會。
可是當時董存梅正在外地出差,無法準時參加追悼會。
因此,陳將軍的親屬經過商議后,決定將陳將軍的追悼會推遲到5天后舉辦,雖然這不符合禮節,但這也算是完成了陳將軍的遺愿。
在幾年前的中國網絡上盛行著歷史虛無主義,一些“公知精英”、網絡特務打著“還原歷史真相”的幌子,對董存瑞,邱少云,黃繼光等英烈進行“污名化”,質疑他們英雄事跡,這種無恥行為雖然遭到了全社會的批判,卻一直“源源不絕”。
董存瑞烈士
而這種歪風邪氣最終引起了中央高層的注意,對網絡環境進行了凈化,并出臺了《英雄烈士保護法》,對英烈的名譽進行保護。
英烈之所以是英烈,是因為他們為國家、為民族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那些只會躲在網絡陰影里造謠生事的人,將永遠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中,遭人唾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