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生機盎然
在石首天鵝洲
龍年的第一批麋鹿寶寶
已經出生
它們怎么樣了?
在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上百頭成年麋鹿結成友好松散的群落,在草地上隨意游蕩。
眼下正值麋鹿產仔的季節,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傳來喜訊,今年的第一批麋鹿寶寶已經誕生,為這片自然生態寶地再添新生力量。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管理處工程師 楊濤
它身上這些白色的斑點,大概一個半月后就會消失,目前來看成長狀態很好。這段時間,我們陸續拍攝到了10多頭新生小麋鹿。
保護區內的濕地上,麋鹿們三五成群悠閑地散步覓食,剛出生的麋鹿寶寶,小心翼翼地跟在母鹿身后,雖步履蹣跚,卻又活潑可愛。
楊濤介紹,麋鹿一般出生在3至5月,預測今年的產仔高峰期是在四月底、五月初,根據往年的數據推測,今年預計誕生500頭小鹿。屆時,石首麋鹿保護區內麋鹿種群數量將達到2500頭。
上述這些觀察和分析,離不開保護區里的“信息指揮中心”。在這個指揮中心,可以實現“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區”。
信息指揮中心還具備對本底資源、生物多樣性監測以及麋鹿生長生活情況、生態環境因子的數據積累能力,為麋鹿保護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修復提供決策依據和數據支撐。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管理處工程師 楊濤
在智能化方面,對于水、土、氣等氣象環境因子,通過設備實時回傳,不間斷了解保護區的生態環境。
通過前端感知網絡體系,保護區建立了集資源管理、安防監控、巡護監測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監管體系,實時掌握麋鹿及生存環境動態變化情況,同時加強對采集數據的應用分析,有效提升了保護區標準化、高效化、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管理處工程師 楊濤
特別是在安防方面,建設了電子圍欄,只要有人觸碰到就會報警,及時在平臺發送預警的信號彈窗,通過喊話勸離或者指派人員到現場,更加高效地處理安防事件。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長江與長江故道形成的夾角之間,占地2.3萬畝,是麋鹿的絕佳棲息場所。 1991年,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成立,1998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以來,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圍繞"保護麋鹿種群及其棲息的淡水沼澤生態系統"這一核心任務,流轉土地8000畝緩沖區,開展濕地生境修復,共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筑牢麋鹿保護的“防火墻”,取得良好成效。
濕地環境恢復后,2023年1月6日,400頭麋鹿被疏散至8000畝緩沖區,有效緩解了保護區核心區容量不足的問題。
據統計,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321種,脊椎動物330種,近幾年還發現了白枕鶴、卷羽鵜鶘、東方白鸛,以及多年未見的河麂。
環境越來越好,“鄰居”也越來越多,希望這些可愛的“濕地精靈”能夠更加開心、自由地生活。
來源: 范振宇、嚴歡歡、馬蓓、楊濤、今日石首
編輯:匡月晴/責編:唐杰 /編審:王桃芳 / 監制:唐萬全
出品:荊州市融媒體中心
更多內容,關注虎座鳥視頻號
往期 · 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