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謎。
在太平軍與湘軍的戰爭中,太平軍曾經依靠兵力眾多的優勢,重創湘軍,比如在九江、湖口戰役中,太平軍依靠強大的水師力量,擊潰了湘軍水師,燒毀曾國藩的帥船,差點活捉曾國藩。
而曾國藩也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跳水自盡,幸好被隨從救了起來。
在太平軍中,能擊敗曾國藩的人,就是翼王石達開。
可是,讓人費解的是,石達開作為太平天國的創始人之一、名將,他把曾國藩圍困在江西的時候,為何不乘勝追擊,徹底把曾國藩消滅呢?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了解和研究的問題!
一、曾國藩被圍困。
從咸豐五年(1855年)十月起,曾國藩自湖口、九江之戰失利后,江西的局面,完全是太平軍的天下。
我們從一組數據上就可以看出。
清朝時期,江西管轄的范圍一共有十三府,而太平軍占據了八府一共五十四個州縣。在太平軍的不斷圍剿下,湘軍的地盤不斷縮小,最終只能在南昌、南康兩府的狹小地帶活動。
在太平軍的圍困下,曾國藩和外界完全失去聯系,他先后派出多名死士到湖南、湖北探聽消息,都被太平軍查獲,即使偶爾把消息傳出去,也因為是用暗言寫的信,意思表達的并不全面。
給湘軍帶來威脅的,還有后勤保障,由于缺醫少藥,缺糧缺衣,減員嚴重。
此時的曾國藩,在兵力上,已經無法發動有效反攻了。
一是手下已經沒有可用的大將了。塔齊布在攻打九江的過程中,因勞累吐血而亡,羅澤南則前往湖北,增援胡林翼。曾國藩的身邊,已經沒有大將了。
二是兵力嚴重不足。曾國藩此時的全部兵力,不足一萬人。為了防御太平軍突襲,曾國藩還兵分五路,駐扎在五個不同的方向。
曾國藩帶領的湘軍,已經完全處于弱勢。
二、石達開為何不乘勝追擊?
曾國藩作為甕中之物,石達開的兵力在數倍于湘軍的情況下,為何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將曾國藩消滅呢?
這段歷史,確實是一個謎。
石達開只要稍微努力一點,就能把曾國藩葬送在江西。
是不是石達開不知道曾國藩的處境呢?
石達開作為一名軍事家,久歷沙場,他不可能不知道曾國藩已經陷入絕境。
那么,石達開為何不利用清朝軍隊沒有反攻的情況下,把曾國藩剿滅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從人性的角度來看,石達開可能存在以下幾種心理:
一是不想乘人之危。
石達開是英雄,很講義氣,性格也很豪邁,他見曾國藩已經沒有反抗能力了,也就放松攻勢了。
二是石達開根本就不想把曾國藩剿滅。
太平天國定都金陵后,高層領導人為了各自的利益,爭權奪利。石達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不愿意曾國藩過早消失。
曾國藩帶領的湘軍自出兵以來,就成為太平天國最大的對手和威脅,在太平天國的眾多將領中,能與曾國藩抗衡的,唯有石達開。沒有曾國藩了,石達開又有什么價值呢?
這也許是石達開的顧慮。
被困江西期間,曾國藩陷入深深的無奈中,與外界無法聯系,朝廷又不派兵增援,他甚至都猜到石達開的作戰意圖了:
意圖盡披枝葉,困我省會。兇謀詭計,實為痛恨。
讓曾國藩意外的是,由于石達開遲遲未對他發動進攻,最終給自己帶來了脫困機會,那就是曾國藩的二弟曾國華從湖南到湖北借兵。
湖北巡撫胡林翼沒有曾國藩的消息后,也是心急如焚,他抽調四千精兵給曾國華,讓他打通了湖北到江西的通道,挽救了曾國藩。
另外,曾國藩的三弟曾國荃也招募一支軍隊,進入江西吉安。
在多路攻擊下,石達開不得不多路迎戰,讓曾國藩躲過一劫,最終成為太平天國的掘墓人。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年譜》《清史稿》《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等。(圖片為配圖,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