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文化瑣談178:丁香與丁香花永開不敗——象征隱蔽戰線丁香花文化雜談
“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么憂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兒枯萎的時候/當畫面定格的時候/多么嬌嫩的花——這首《丁香花》的歌大家并不陌生。
今年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周年,也是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以往國家安全工作保密甚至諱莫如深,多干少說乃至于只干不說,新形勢下在保密的同時,走向“全民”,12339深入人心,國安新媒體走向大眾,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無名戰線、無名英雄,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試著從花木文化的角度寫一些隨筆文章。“干什么吆喝什么”。由于“臨時起意”,“急就章”地選取五種有代表性的花木,來借喻無名英雄。這一篇試著從丁香花的角度來寫,起因是筆者覺得烈士丁香就像這淡淡的紫丁香花兒香滿雨花香滿姑蘇香滿乾坤。
筆者在朋友圈里以“不要人夸顏色好,但留清氣滿乾坤”這句不是用來贊頌丁香花的詩“拉郎配”用在丁香花上。因為丁香花也是不顯山露水的,默默無聞地為春天無私地奉獻自己。從花木文化的角度看,非常吻合貼切。唐代大詩人杜甫曾有一首詩贊美: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深栽小齋后,庶近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蘇州大學杰出校友丁香原名丁貞,1932年去北平參加秘密會議時因叛徒出賣被捕,橫眉冷對勸降的叛徒,不久后年僅22歲的她就在雨花臺被國民黨秘密槍決,當時她懷有三個月身孕。蘇州大學團委書記肖甫青曾在朋友圈多次發送關于丁香的宣傳,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思源英烈尋訪實踐團多次走訪。蘇州大學創排的《丁香丁香》展示了丁香烈士活脫脫的形象。
其實,與蘇大的《丁香丁香》不同,大約在十年前,鄙人也在南京看過越劇《丁香》,大概由于此劇,雨花臺從那時起,便有了個微型的丁香園。鄙人在撰寫花木文化瑣談隨筆時,查閱得知,除了蘇大話劇《丁香丁香》,南京越劇《丁香》,其實還有話劇《似是故人來》,以及一些現代戲,甚至小品劇本都有丁香的故事原型。
在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之際,借丁香花贊詠英勇就義的烈士丁香就如上了一堂不忘初心的信仰公開課。
在很多文學作品里,在童蒙讀物中,我們對丁香并不陌生。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一些親們并不認識丁香樹丁香花。筆者認識這種花木也是沒有多少年,以往總把紫薇與丁香混淆了,甚至在沒有開花的時節丁香與木槿等分不清楚。因為差不多10 年前受南京話劇《丁香》的影響,筆者加深了對這種花木的關注。去年蘇州大學又創作話劇《丁香丁香》,筆者更加關注了此種植物。今年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周年,又是第9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作為江蘇花木文化研究者,自然想試著從花木文化的角度挖掘丁香的文化內涵。筆者覺得從象征隱蔽戰線的方面看,丁香無疑是最合適不過的對象。有這兩個話劇為證,除此而外,還有一些以革命烈士丁香為題材的小戲、小品等,可見劇作家、文學家、藝術家們都看到丁香這一名字的“一語雙關”,最適合創作者加以運用。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文化,而且是別具特色的隱蔽戰線象征意義的丁香文化。
丁香,又稱紫丁香。百度顯示,丁香屬于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是庭院花木,花朵繁茂,花序碩大,花色淡雅,花味芳香,習性強健。比較普遍的說法是,該花屬于青海省植物,被譽為“高原花魁”。10年前,鄙人曾經有一段時間擔任某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副科長(主持工作),有幸與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館長楊逸臣一起辦公大約半年之久。實際上也參與了對外宣傳以及教育館的某些工作。那一陣子,筆者因為工作關系經常去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雨花臺內,其實就有個小小的丁香園,每次帶著朋友們參觀時或者散步時路過,筆者總會停足佇立,面對丁香樹或者丁香花,沉思良久。
丁香其實是個吉祥花,其花木文化中,吉祥富貴是核心要義?;窘绶Q得上花開富貴的,主要是牡丹,然后就是丁香。說起來,筆者跟丁香命名的小區還是挺有緣的。2019年的時候,筆者的一個朋友租房住在中央門外的丁香花園,因為其經常在外地跑,他把丁香花園里一套房子的鑰匙一直放在我的手里,大概有三年的光景。這三年,我經常到這兒幫他打理,自然對丁香花園情有獨鐘。在南京河西,其實還有一個丁香園的樓盤。這里就不必多說了。由此可見,丁香確實是個吉祥的象征。
本文所寫的丁香,主要是指紫丁香,但不僅僅局限在紫丁香,還有白丁香也值得一說,也是題中應有之義。白丁香屬于紫丁香的變種,區別在于葉子偏小,葉面疏生茸毛。多年生落葉灌木,小喬木,高4-5米,葉片紙質,單葉互生,葉子卵圓或腎臟形,花白有單花瓣重花瓣之別,花端四裂筒狀呈圓錐花序。白丁香花密潔白、素雅清香,香味獨特,花序碩大繁茂、花色優雅調和、姿態豐滿秀麗,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其對二氧化硫、氟化氫等多種有害氣體具有較強抗性,凈化空氣殺菌明顯,可預防傳染病,清新而不俗味的花香,還可使人心情放松、精神愉快、帶來寧靜與柔美,有利于睡眠,提高工作效率。在廣東旅游出版社劉軍、劉貝、劉小燕編著的《植物與五行》一書中認為,對于五行屬金的人,特別適合栽種白丁香,有一定道理。(供稿:江蘇花木文化研究根華。供圖:東部戰區創作室吳國平、中國刑警學院董杰、南京大學劉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