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文/約翰.多恩)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在大海里獨踞;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刷,
歐洲就會失去一角,
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莊園,
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
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喪鐘為你而鳴。
5月7日云南鎮雄2死21傷兇案,嫌犯李某被捕畫面曝光。當地官方人士稱,嫌犯在一村莊附近被抓獲,身上未發現兇器。鎮雄警方通報稱,城南醫院持刀行兇案已造成2人死亡21人受傷,經查,犯罪嫌疑人系鎮雄縣潑機鎮一男性村民。
這里暫且不談上面云南鎮雄這個事件本身及在官方公布原因之前臆測其背后發生的原因,盡管我還是相信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犯罪(即使有也只是少之又少吧),首先,筆者也強烈譴責這種喪心病狂的犯罪行為,也堅決支持公民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堅決不支持以暴制暴及其他一切非法手段解決問題。下面探討一個問題:作為存在于社會中的一個個人來說,真的能做到超然三界,獨善其身,成為孤島,做一個“無辜”者嗎?
事實上,在社會這個復雜的大舞臺上,我們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上演著各自的人生。我們身處的世界,是一個由無數個體組成的網絡,每個人都在其中發揮著或大或小的作用。假如,當一個人受到欺侮或遭受不公平對待時,如果眾人選擇冷眼旁觀,甚至置之不理,那么這種冷漠不僅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更是對整個社會道德底線的挑戰,也很容易導致對社會產生敵意和仇恨的反社會人格的形成。這種心理變化,既是受害者個人心理承受能力的體現,也是社會冷漠氛圍的必然結果。當個體的痛苦被集體忽視,當個體的呼聲被淹沒在沉默中,那么這種社會氛圍本身就是一種罪惡。
那些對社會上各種丑惡不公現象總是冷眼旁觀沉默以對的人,或許可以辯解說自己沒有直接參與“作惡”行為,因此是無辜的。然而,這種辯解顯得蒼白無力。因為他們的沉默,實際上是對“惡”的縱容和默許。他們的冷漠,讓受害者感到更加孤立無援,加劇了其心理創傷。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也是加害者之一。當社會風氣被這種沉默所主導時,正義的力量就會逐漸削弱,惡勢力就會趁機滋生。
因此,不分是非、不辨善惡的“中立”就是對“惡”的縱容,沉默與不作為本身就是一種罪惡的幫兇。
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社會里沒有人是無辜的,這個事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的行為和態度都在影響著社會的風氣,無論這種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如果我們選擇冷漠和無視,那么我們就成為了不公不義的幫兇;如果我們選擇站出來說話,用我們的力量去維護正義和公平,那么我們就成為了社會的守護者。當然,更不能簡單地以“無辜”來推卸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只有當我們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并勇于承擔責任時,我們才能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如果不承認上面的事實,那么,這次云南鎮雄縣醫院事件中死傷的多名“無辜”病患,不排除未來的某一天他們會換成你我。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公平、透明、有愛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相互尊重、相互支持,那么因為積怨、不公導致仇恨社會濫殺“無辜”的事件還會發生嗎?答案顯然是概率極低。因為在這樣的社會中,人們之間的戾氣被化解在理解和包容之中,平和與安逸成為了生活的常態。
當然,營造這樣一個好的社會環境并非易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并為此長期的堅持和努力。我們可以從關心身邊的人開始,用我們的善良和愛心去溫暖他們的心靈;我們可以從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開始,用我們的行動去傳遞正能量;我們可以從遵守社會規則開始,用我們的自律去維護社會的秩序,面對違法犯罪不能做到挺身而出但能第一時間撥打110吧,面對社會假惡丑、不公不義不能在行動上與之作正面斗爭,但至少能在社交平臺上發出譴責的聲音吧?
“ 沒有人是無辜的”,這句話提醒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行為和態度對社會的影響。讓我們攜手共進,用我們的力量去創造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的社會吧?。ㄍ辏?b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