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生活 文|朱曉培
校對|大道格
01
領先者落后在了后面
曾經引領了移動互聯時代的蘋果發布會,正在變得“平庸”。
5月7日進行的蘋果春季發布會,成了“iPad之夜”。而距離蘋果公司上一次更新iPad系列產品已經過去了18個多月,這也是iPad發布歷史上最長的間隔期。
新款iPad最重要的更新是,使用了M4芯片(上一代產品使用M2芯片),其中的神經網絡引擎(Neural Engine),號稱“比當今任何AI PC中的任何神經處理單元都更強大”。
蘋果平臺架構副總裁Tim Millet 在介紹 M4 芯片時,特地強調了其在 AI 加速性能上的領先,是一款“勝任 AI 任務的超強芯片”,M4的加持讓Pad“化身為實力超強的AI 設備”。
發布會上,蘋果頻繁強調iPad Pro、iPad Air 產品的“AI”屬性,包括神經網絡引擎和混合架構下 AI 性能的領先,以及在音頻、圖像創作中的 AI 體驗。這看起來很先進。
但是,曾經用iPhone引領了移動互聯時代的蘋果,卻并不是第一個用AI武裝電子設備的公司。
2023年,聯想就發布了AI PC概念機,還與IDC聯合發布《AI PC產業(中國)白皮書》。剛舉辦創新科技大會上,更是一口氣發布了10余款內嵌人工智能技術的AI PC產品。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認為,AI正給人類帶來史詩級的機遇,因此,聯想中國將做深做透AI內嵌的智能終端和方案服務,以全棧AI,領跑智能新時代。
在聯想之前,華為發布了自己的首款AIPC產品——接入了盤古大模型的Matebook X Pro。榮耀則發布了自己的AIPC——榮耀MagicBook Pro 16。榮耀終端有限公司CEO趙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榮耀將核心聚焦端側AI能力構建。
在手機領域,vivo、OPPO、一加、小米等則都在競爭年輕人的“第一臺AI手機”。一加還專門邀請了國內最活躍的AI導師、360創始人周鴻祎為自己站臺。
據Canalys預計,新一代生成式AI手機在2024年將占中國市場出貨量的12%,領先全球9%的平均水平。
與國內手機、PC廠商的積極布局相比,蘋果在AI上的動作有些遲鈍。今年1月,長期關注蘋果的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博客平臺Medium上發布的最新供應鏈調查顯示,蘋果已經下調2024年iPhone的出貨預估至2億部,同比下滑15%。在今年全球主要手機品牌中,蘋果可能是衰退幅度最大者。
郭明錤認為,新的高端手機設計典范是生成式AI和折疊屏,但預計蘋果最快到2025年才會推出設計改變較大的iPhone新機型。今年的iPhone可能仍然是擠牙膏式的“微創新”。
02
“技術之王”在AI上受挫
蘋果曾經無止境地創新力,在遇到AI時似乎變得停滯不前。電動汽車項目“泰坦計劃”被擱置,則是蘋果錯失良機的例證。
據了解,2011年,當庫克從喬布斯手中接過蘋果首席執行官一職,就啟動了電動汽車項目“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比賈躍亭的FF(FaradayFuture)都早了3年。可以說,蘋果汽車絕對是“起了個大早”。“泰坦計劃”曾被認為是蘋果公司除iPhone之外,最可能帶來新機會的一個選項。但是,起了個大早的蘋果汽車,最終沒有趕上集。
但“造車”經多年轉型,耗資數十億美元后,今年2月27日,一名知情人士爆料稱,蘋果將停止制造汽車的努力。“泰坦計劃”一些員工將轉移至蘋果公司的AI部門,而從事汽車硬件工作的其他員工可能會被裁員。這一決定,“令該項目近2000名員工感到驚訝”。
據參與“泰坦計劃”的人士說,蘋果內部的汽車部門經歷了數輪重組和戰略改革,一直沒有明確的道路。其中一些高管提出與汽車制造商建立深度合作關系,或者直接收購一家汽車制造商的想法,也都沒有實現。
除了“造車”,蘋果還在2014年就啟動了自動駕駛項目,和百度啟動自動駕駛項目的時間差不多。蘋果一開始設想制造出一款全自動駕駛汽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壯志雄心”,也降級成了半自動駕駛。
目前看起來,蘋果最終把AI的方向放在了具備AIGC(生成式AI)功能的電子通信設備上,比如最新發布的iPad。諸多分析都認為,蘋果將在今年6月的開發者大會上,推出搭載AIGC技術的iOS 18。不過從目前爆料出來的功能來看,基本上與市面上已有的AI并無太大差異,包括背靠大模型支持的Siri聊天機器人、可以自動生成播放歌單的Apple Music,以及結合AI功能的辦公套件(Keynote、Pages)和編程軟件Xcode等。
雖然蘋果CEO庫克稱“蘋果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生成式AI技術”,但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透露,事實上,行業突如其來的人工智能熱潮,讓蘋果高管們感到措手不及。
03
蘋果也有創新者的窘境
電動汽車項目擱置,手機、PC的AI化也沒有領先,看起來,蘋果正在陷入“創新者的窘境”。
1997年,克里斯坦森在《創新者的窘境》中提出了兩個概念:維持性技術創新(Sustainting echnology innovation),顛覆性技術創新(Disrup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維持性技術創新,可以理解為微創新。是指出公司根據市場的主流客戶的需求,不斷提高已有產品的性能。自iPhone、iPad誕生以來,過去十多年來,蘋果對這些產品的不斷更新,就是典型的維持性技術創新。
而顛覆性技術創新,在早期都是基于一些邊緣客戶(一般是新客戶)看重的性能,進行的創新。比如ChatGPT在初期并不被眾人看好,即使是在OpenAI內部,也被稱為一個“糟糕的”產品。
克里斯坦森分析了計算機、汽車、鋼鐵等行業的創新模式,指出,大公司因為現有的技術優勢和對公司盈利的管理,容易錯失抓住破壞性創新的機會,導致衰敗。尤其是,如果公司之前的商業模式太好,過于舒適,看不到競爭的可能,10年內有CEO一顆正常的大腦就夠用,那當變化猛然來時就會很被動、陣痛。
這顯然就是蘋果在經歷的事情。
過去十年的時間里,蘋果過得太好了,反而成了它進行顛覆性創新的絆腳石。
第一,蘋果在手機市場根本望不到對手。一項調查報告顯示,蘋果牢牢站穩高端市場,還拿走了整個行業90%以上的利潤。面對這樣大贏的局面,蘋果根本沒有動力去做較大的創新動作。
比如,為了進軍高端市場,當國內手機廠商競逐折疊屏時,蘋果選擇了無動于衷。因為,從當下來看,折疊屏手機用戶非常小眾,而研發難度又大,蘋果沒必要干這種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的事情。
第二,不論是在操作系統上,還是硬件設計上,iPhone都做了諸多領先而美妙的創新,一度被認為是創新技術與未來設計的完美融合。這種完美,最終成了桎梏,讓蘋果不敢貿然推出其他“不完美”的產品,怕破壞人們對蘋果的完美印象,甚至影響到股價。
比如電動汽車,蘋果在造車這件事上投入十年,想必內部已經出現過多種車型。畢竟,賈躍亭的FF91都已經賣出去了好幾輛,更不用提,國內更晚起步的蔚來、理想、小鵬,以及小米汽車了。
起步更早,資金更雄厚的蘋果汽車為何一度被擱置了呢?《商業與生活》猜測,一個原因是iPhone的成功,讓它不用像小米一樣,把希望寄托在汽車身上。另一個就是,蘋果無法擺脫“完美”的包袱,像其他電動汽車廠商那樣,選擇先讓車子跑起來,再慢慢改進。蘋果汽車為了追求“完美”,再三的延遲發布產品,直到赫然發現,市場上已經擠滿了人。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就有278款新能源車亮相。面對如此擁擠的市場,蘋果汽車也只能選擇擱置。
據報道,庫克在電話分析師會議上曾表示:“我們有一些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討論。”今年6月,庫克將在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上闡述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
不過,根據報道和摩根士丹利此前預計,下一代iPhone“可能會成為一款語音激活的智能個人助理,由升級后的Siri主導,例如可以通過語音控制與手機上的所有應用程序進行交互,改變普通消費者的游戲規則。”這聽起來,與國內智能手機廠商的產品依舊大同小異。
蘋果到底有沒有“創新者的窘境”,答案可能就在6月的開發者大會上,有沒有One more thing。
04
起點太高,是庫克的“幸與不幸”
從公司市值增長來說,蒂姆·庫克掌舵的蘋果無疑是成功的。從2011年的約3500億美元飆升至目前的3萬億美元。
接手蘋果的管理后,庫克圍繞著iPhone,推出了AirPods、Apple Watch,建立起了蘋果獨特的智能生態。庫克讓手機業務成了蘋果最核心、最賺錢的業務,但似乎也困住了蘋果。在iPhone生態之外,蘋果還沒出現顛覆性的產品和業務。
作為一位企業管理者,庫克是幸運的,他從喬布斯手里接受了一個蒸蒸日上的蘋果,擁有一個良好的開局,在十年時間里,只要不犯錯,就能保持手機行業的領先優勢。
但他又是“不幸”的,人們總是會把他和喬布斯進行比較。
許多人都說,喬布斯不在乎市值,只在乎產品是否完美。庫克不在乎完美,只在乎這個產品是否賺錢。喬布斯屬于激進型的創新派,庫克則是穩中求新派。但是,換一個角度想一想,喬布斯重回蘋果時,蘋果是一個爛攤子,除了創新,還能怎么做呢?
“當時(1997年)蘋果是一個爛攤子,外界也了解到這一點。雖然各大獵頭公司當時向我們提供了一些蘋果CEO人選,但我們覺得,這些人皆無法勝任蘋果CEO一職。我只得繼續擔任蘋果CEO。”喬布斯曾回憶說。
換而言之,Macbook、iPhone等產品,都是當時作為一家小公司的蘋果,為了生存而研發出來的顛覆性創新的產品。但是,當這些產品讓蘋果取得巨大的成功后,即使是喬布斯,可能也無法突破“創新者的窘境”。
財務、運營出身的庫克,總被認為,相比喬布斯,他在創新和開拓上做得不夠。但庫克肯定是有創新想法的,畢竟,他在2011年就啟動了電動汽車項目“泰坦計劃”。
但是,喬布斯留下來的光環太盛,太過完美,困住了庫克,也困住了蘋果。庫克接手的蘋果正蒸蒸日上,遙遙領先,只要繼續更新已有的產品,就能日進斗金。試想一下,如果接班的是你,你會怎樣呢?多半是會像庫克一樣,穩中求新派,甚至連新都不用求。比如特斯拉,因為Model 賣得好,ModelS已經7年不改款,Model Y也確認今年不會進行更新。
而庫克與微軟CEO納德拉的區別,可能也是,一個只需守住喬布斯的“蘋果帝國”,另一個則是要挽救大廈將傾的微軟。一個守城,一個攻城。自古,攻城不易,守城更不易。
—End—
更多關注:商業與生活,ID:xiaopeizhu8
內容同步:網易號、同花順、百家號、今日頭條、UC、雪球、企鵝號、一點資訊、知乎、搜狐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