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中醫藥大學組織召開深化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綜合試點工作調研會。以該校納入四川省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綜合試點單位為契機,聽取一線教學科研單位建議,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全面調研學校科技人才評價改革方向與舉措。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余曙光、黨委副書記楊靜參加會議并講話。據悉,這是該校面向新質生產力的中醫藥高等教育守正創新教育觀念大討論開展以來的第一場專題討論調研會。
會上,余曙光以深化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為切入點,全校上下認真思考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要求下,面向未來事業發展、健康產業發展、中醫藥人才培養的新任務,就如何建設一支具有引領性的、高水平高質量的人才隊伍進行了深入解析。他表示,“要創新真正以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體現當下評價與長遠評價相結合,分類評價與總體評價相結合,人才評價與隊伍建設相結合,以評價驅動科技人才引領發展;要掌握好人才評價的度,抓住評價重點和評價方式的改革,讓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快速成長,激發人才在各個崗位上發揮創新創造力;此次評價改革試點工作是‘人才強校’戰略的深化,要通過探索新路徑解決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新問題,要以更高的站位和更長遠的眼光落實評價改革工作。”
同時,楊靜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是人,當前要以抓好四川省科技人才評價改革在學校的試點工作為牽引,堅持問題導向,深化基礎研究人才及各類型人才的分類評價并重在激發傳承創新活力,著力于支持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持續深化人才引育評用的體制機制改革,為面向新質生產力的中醫藥守正創新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她還深入分析了科技人才評價改革過程中要處理好四種關系,“一是學科和評價的關系,關鍵是把握不同學科的特點,建立體現原創貢獻、戰略需求、學術前沿的評價體系。要推動科研反哺教學,促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二是數量和質量的關系,強調進一步探索代表作評價、長周期評價等方式,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成長狀態評價和質量評價的改革方向;三是評價和導向的關系,堅持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以評價引導人才向原創性與高質效發展;四是評價和成長的關系,評價的目的是幫助人才成長,要一人一策,大力加強人才成長的支持。并就深化科技人才評價改革下一步的重點任務作出了部署。”
此外,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處長戴鷗從職稱制度、績效評價等方面分析了近三年該校人才評價改革工作的現狀。
供圖:成都中醫藥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