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榴蓮曾經被視作奢侈品的熱帶水果,近期在價格上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國產榴蓮種植技術的飛速發展與規模化生產,預計今年產量將歷史性地突破250萬噸大關,這無疑為是對進口榴蓮的一記重擊。
隨著泰國東部榴蓮產區步入豐收旺季,榴蓮供應量的激增,也直接導致市場售價相比4月初幾乎“腰斬”。
那么,進口榴蓮的價格為什么如此之高?國產榴蓮能將價格打下來嗎?
榴蓮價格大降價
自2023年起,廣大美食愛好者們驚喜地發現,榴蓮這一昔日價格高昂的水果界“貴族”,竟然悄然經歷了一場價格大跳水的變革。
在浙江杭州的蕭山農產品批發市場,商販們笑談著榴蓮市場的最新動態:“最近榴蓮真是多得吃不完,價格一天一變,越來越親民了。”
據央廣網的報道,廣州市場上的泰國金枕頭榴蓮,價格已經從4月初的高位跌落,每斤售價大約在26到35元之間,幾乎是對折出售。
這場價格風暴中,榴蓮從動輒50、60元一斤,甚至逼近百元的高價,驟降至20、30元一斤,降價幅度之大,讓消費者們驚喜不已。
在昆明等地區的批發市場,榴蓮價格驚人地跌破了10元大關,更有一些水果商鋪別出心裁,打出了“100元任選5只貓山王榴蓮”的促銷大旗,以此博取顧客關注,這一系列舉措無不讓人大跌眼鏡,充分顯示了此輪榴蓮降價不僅幅度驚人,其影響更是遍及各地。
盡管如此,榴蓮價格的下降并未立竿見影地刺激銷量暴漲,畢竟對于多數家庭而言,購買一個榴蓮仍需花費一二百元,甚至更多,這對于日常水果消費來說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曾經昂貴的榴蓮變得如此平易近人呢?
并非是泰國、越南等榴蓮主產國降低了出口價格,真正的推手是我們國內榴蓮種植技術的突破與產量的大幅提升。
科研人員和果農們的不懈努力,使得榴蓮在國內成功種植,不僅打破了進口榴蓮的壟斷,還大大節省了進口所需的高額關稅和長途運輸費用,直接拉低了榴蓮的市場價格。
國產榴蓮不僅在價格上占據優勢,品質也不輸進口榴蓮,有的甚至在口感上更符合國人的喜好。
經過科研人員的精心培育,國產榴蓮不僅在價格上僅為進口榴蓮的一半或更低,而且在口味上與泰國、越南的金枕頭、貓山王等名品榴蓮不分伯仲,甚至培育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種。
用了60年種出國產榴蓮,海南有多拼?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凝聚著科研人員多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和無數次探索嘗試的汗水。
他們面對榴蓮在國內不易生長的難題,從海外引進榴蓮樹種,通過嫁接、改良土壤和氣候適應性等方法,最終在廣東、廣西等地成功栽培出適應當地環境的榴蓮樹,實現了榴蓮的規模化種植。
短短幾年間,榴蓮種植面積迅速擴張,產量驚人,達到了上萬畝的規模,其中不乏與國際知名品種相媲美的高質量榴蓮。
國產榴蓮的大量涌入,徹底改變了榴蓮市場的格局,曾經被視為奢侈品的“水果之王”價格一降再降,變成了普通消費者也能輕松享用的日常水果,真正實現了“榴蓮自由”。
國產榴蓮要來了!海南榴蓮預計將于2024年批量上市 2022年6月15日
這一形勢的轉變,為國內榴蓮市場注入了強心劑,銷量急劇上升。相比之下,泰國、越南等歷來榴蓮出口大國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出口量急劇下滑,曾經的搶手貨一夕之間似乎變成了難以出手的棘手難題。
進口榴蓮遭遇寒冬
在過去,進口榴蓮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成為水果界的“獨孤求敗”。
然而短短幾年間,國產榴蓮如同一匹黑馬,逆襲而來,不僅打破了進口榴蓮的壟斷地位,還將泰國、越南這些榴蓮巨頭從王座上拉了下來。
泰國出口到中國的榴蓮數量變化,有力地證明了現狀,其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顯著減少了30%,總量縮減到僅有10萬噸,如此大幅度的減少,在以往幾乎是難以置信的情況。
自4月初起,廣州等地進口榴蓮的價格大幅跳水,從先前的每斤超過50元,直降到20多元附近徘徊,其中貓山王榴蓮更成為實惠之選,百元之內就能喜提數個,實屬性價比超高的美事。
這一逆轉背后,是國產榴蓮的強勢崛起,不僅價格親民,品質也不輸進口,讓依賴中國市場的東南亞榴蓮巨頭措手不及。
2019年見證了一個驚人的里程碑,泰國和越南出口至中國的榴蓮總價值飆升至42億美元,而在這巨額貿易之中,中國消費者力壓群雄,包攬了近八成的龐大市場份額。失去中國這一巨大市場,對他們無疑是沉重打擊。
而這一切,與泰越兩國過往的傲慢態度不無關系。
他們利用中國消費者對榴蓮的熱愛,持續推高售價,并將出口重心偏向其他國家,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明顯不足,這種行為無疑觸痛了中國消費者的情感。
現在,國產榴蓮的興起,給了他們狠狠一擊,不少果農開始擔憂未來的生計,考慮轉型。
2003年榴蓮初入中國市場時,價格并未如此高昂,但由于保鮮技術限制,成本自然不菲。
直到2015年以后,隨著保鮮技術的飛躍,榴蓮價格本應有所松動,但因出口國的大幅漲價,尤其是泰國榴蓮單價在六年內翻了三倍,讓人不得不質疑其定價策略。
即便如此,榴蓮依然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年消耗量接近百萬噸。
為了調節市場供需,中國放寬了對越南榴蓮的進口限制,隨即越南榴蓮的進口量急劇攀升。
尤其是隨著中老鐵路的順利通車,來自東盟各國的榴蓮更是大量涌入中國市場,使得榴蓮行業的競爭態勢變得空前激烈。
截至2023年,中國進口的榴蓮總量攀升至142萬噸的新高,盡管泰國依舊牢牢占據著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整個榴蓮進口市場的結構已展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與此同時,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對榴蓮種植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特別是越南,其榴蓮生產廠商在中國注冊數量急劇增加,這一現象有力地反映出榴蓮產業的興旺發展與無限活力。
如同互聯網行業的激烈競爭最終讓消費者得益,榴蓮市場的這場變革,也是競爭帶來的正面效應,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實惠的價格和更多樣化的選擇,再次證明了市場機制下,消費者永遠是最終的贏家。
讓人又愛又恨的榴蓮
讓人又愛又恨的榴蓮,在中國市場上的風靡程度,遠遠超乎想象。
匯豐銀行發布的報告揭示了榴蓮需求的驚人增長,其中,中國消費者對榴蓮的熱愛扮演了核心角色,推動全球榴蓮需求同比增長400%,中國市場更是獨占全球榴蓮需求的91%,進口總額達到了驚人的60億美元。
這一數據不僅震撼了業界,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人們不禁好奇,榴蓮究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鑄就如此輝煌的?
首要在于,榴蓮憑借其無與倫比的味覺體驗和蘊含的豐富營養價值,成為了人們交口稱贊的焦點。
榴蓮的果肉質地綿密,甜而不膩,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與美味并重的飲食趨勢。
隨著經濟的飛速躍進和居民腰包的日漸充實,國人愈發重視在健康食品上的投入。榴蓮,因其蘊含的豐沛營養,順理成章地在渴望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嶄露頭角,變身眾多家庭餐桌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榴蓮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珍稀之物,與皇家、貴族的生活緊密相連,這種歷史背景賦予了榴蓮一種尊貴和神秘的色彩。
在佛教文化的深遠影響下,榴蓮被寄寓了吉祥與幸福的深厚含義,這份特殊的文化底蘊讓它在中國人心目中超越了普通水果的身份,升華成一種蘊含著獨特尊貴意義的象征。
這種文化上的認同感,無形中增強了消費者對榴蓮的情感聯結。
榴蓮不僅僅作為水果直接享用,它的身影還巧妙融入了各式創意美食之中,比如榴蓮甜品、榴蓮冰淇淋、甚至是榴蓮披薩等,
這些多樣化的美食創新不斷涌現,成功吸引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口味偏好的消費者,為榴蓮開拓了更為寬廣的食用場合,也讓人們有了更多嘗鮮的理由,大大提升了榴蓮的消費頻率。
盡管榴蓮備受許多人的青睞,但它那獨一無二且極具辨識度的氣味,加之較高的糖分與脂肪水平,也使得它成為了一些討論與爭議的焦點。
對于榴蓮的“擁護者”而言,其特殊氣味正是魅力所在,而對于一些消費者來說,這卻成了難以逾越的障礙。
榴蓮在中國的風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不僅是對榴蓮獨特魅力的認可,也是中國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飲食文化多元化發展的體現。
未來隨著榴蓮產業的持續創新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深化,榴蓮市場有望保持穩健增長,同時,如何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促進榴蓮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將是行業內外共同面臨的課題。
結語
展望未來,榴蓮市場的持續增長與演變,預示著中國水果消費市場的無限潛力。
在榴蓮之外,我們有理由相信,將有更多的特色水果在中國的土地上找到它們的“第二故鄉”,從稀有走向大眾,從本土走向世界。
科技的進步將助力水果種植技術的革新,使得更多水果品種得以適應中國的氣候與環境,實現本土化種植,為中國乃至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多元、更健康、更美味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