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撰文丨 一視財經 邱邱
編輯 | 西貝
說起“二代”,家電巨頭美的“太子”何劍鋒相較于“國民老公”王思聰、剛剛因接班走紅的哇哈哈公主宗馥莉顯然要低調。不過,低調不代表隱忍和低能,這種另類“交接”方式,更像是何家父子的刻意安排和布局。
01
父子默契
何劍鋒上一次受到媒體廣泛關注,還要追溯回2020年的一起針對美的創始人何享健的綁架案。
2020年6月14日下午5點多,5名綁匪闖入了何享健位于廣東佛山君蘭國際的高爾夫生活村的家中,5名綁匪聲稱身上攜帶爆炸物,迅速控制了時年78歲的何享健及其家人,要求何家提供1億元的贖金。
面對飛來橫禍,何家父子表現得極為冷靜、配合默契,何享健一面穩住綁匪,讓秘書取來1億現金,兒子何劍鋒則趁綁匪點錢、運鈔不備之際,溜出房門,游過豪宅旁的人工河,到隔壁的警局報了警。最終,經過12小時的周旋,第二天清晨5點左右,警方終于將5名綁匪抓捕歸案。
對比當年,“世紀悍匪”張子強綁架香港富豪郭炳湘后,由于郭家內部對贖金意見分歧,導致郭炳湘獲救后性情大變,家人失和,最終兄弟反目的悲劇,這一次何家父子可謂是父子齊心,各顯神通,順利過關。
其實,不止是在此次的綁架案中,父子齊心,卻又分頭行動,各顯神通,何劍鋒在自己的商業帝國打造上也遵循的是這個思路。
02
另類交接
“不怕二代吃喝玩樂,就怕二代積極進取。”網絡上不少網友針對二代創業少有成功的現象,曾有如此調侃。但何劍鋒卻似乎是個例外,至少在明面上,這位美的“太子”干得確實還不錯,其一手創立的盈峰集團已經控股了三家上市公司。
能取得這些成績,何劍鋒最大的依仗是美的集團。
從華南理工大學畢業后,何劍鋒進入美的工作,從基層車間,最基礎的工種干起,何劍鋒逐步熟悉了電器行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于是在1995年,何劍鋒跳出美的,自立門戶,靠著美的的大山,貼牌加工、代銷產品,憑借“太子爺”的優勢近水樓臺,公司迅速做大,2004年何劍鋒將公司賣給美的,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積累。
拿到錢后的何劍鋒,依托自己的新公司盈峰集團,收購了上市公司上峰高科的股權,收購之后何劍鋒對其進行了資產注入,并改名盈峰環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購中,上風高科有18%的股權是來自美的集團的零收益轉讓。
兒子已經上馬遠行,老爹還是不忘扶一程,2007年3月,何劍鋒通過其控制的盈峰集團,以1.65億元的價格從美的集團手中收購了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的股權,成為易方達基金的并列第一大股東。盈峰集團也于2008年改名為盈峰投資,預示著何劍鋒將在金融和資本領域大展拳腳。
其實在盈峰創立之初,不少人還是認為這只是“太子”的外出歷練,何劍鋒終究還是會回來執掌美的的。但很快,在何享健的鼎立支持下,方洪波就從1997年主導改革時,汽車被反對者砸壞的年輕管理者,蛻變成了讓公司上下信服的職業經理人,終于2012年,方洪波接過何享健手里的大旗,成為美的的新任董事長,執掌公司。此次交接,基本意味著何家二代將專注自己的事業,美的將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
從盈峰集團的創立和美的集團的交接中,我們不難看出,何家父子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美的作為基本盤,特別是在家電行業的主營業務,交給專業的職業經理人打理,至于公司的其他一些投資,通過股權交易的形式,逐步轉移到兒子的公司中,這樣老爹即是給足了兒子啟動資金,公司主體部分又能平穩有序發展。
03
“藩王”在外
鑒于何家父子的這種默契,比起含有儲君之意的“太子”稱號,何劍鋒更像是美的領兵在外的一位“藩王”,鎮守一方,若有緊急情況,隨時準備“進京勤王”。
這種“勤王”在何劍鋒熟悉的資本領域最有體現。
對資本市場有所關注的朋友肯定還記得,2019年到2021年上半年,兩年多的時間內曾出現過,基金抱團買入優績股,推高股價,而后又因估值過高、增量資金不足,出現集體崩盤的事件。在整個過程中,以各大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的態度對公司股價表現起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再此過程中,何劍鋒就通過易方達基金不斷增持美的集團股票,2019年末易方達基金持有美的集團5918萬股,這一數字此后兩年里迅速上漲,在各大基金已經開始大幅減持優績股的2021年上半年,易方達繼續增持美的集團,持股達到了1.33億股,這對維穩美的集團股價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之相對,另一家空調巨頭格力集團就沒有這樣好的運氣了,同樣在2019年末到2021年上半的時間內,易方達基金所持有的格力電器股票數量迅速下降,從2019年末的8400萬股,近乎清倉式地來到2021年上半年的859萬股。
易方達基金作為國內最大的公墓基金巨頭,其明顯的減持格力增持美的的交易行為,還可能引發其他機構投資者的跟隨,從而進一步放大其交易對股價的影響。從股價表現上,我們看到,即使格力多次斥資百億回購股票,美的集團股價穩定性、估值水平上都要優于格力集團。其間或許會有兩家公司規模差距帶來不同的估值溢價的影響,但選取2019年到2021年上半年這段基金主導行情進行對比,還是不難發現,何劍鋒通過對易方達基金的持股,在資本市場上狠狠地扶了美的集團一把。
對“藩王”來說,除了危難時刻“進京勤王”,平日十分還要承擔開疆拓土的任務。目前的盈峰集團,除了最開始的盈峰環境,還擁有家居行業的顧家家居、影視文化行業的百納千成兩家上市公司。此外在先進制造、科技等領域還擁有一些獨角獸企業的股權。
同漢武帝會同時背負蕩平匈奴與輪臺罪己兩個標簽一樣,何劍鋒在開疆擴土的過程中,也難免存在步子太大、脫離實業、領域過多等批評。
比如今年五一檔,盈峰旗下的百納千成的兩部電影,《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和《穿過月亮去旅行》遭遇票房口碑雙撲街后,關于美的“太子”何劍鋒折戟影視行業的論調就不絕于耳。
但在筆者看來,爆款電影本身就存在可遇不可求的屬性,在2018年年底斥資18億拿下控制權的百納千成,對盈峰來說并不是公司最核心的項目,就算過去幾年投入后在電影領域濺起的水花不大,對盈峰的影響也相對有限,由此批評何劍鋒的投資策略,過早也過于片面。
目前看來,對何劍鋒、對盈峰、對美的,更重要的項目肯定還是去年斥資88億拿下控制權的顧家家居,正式改姓“何”的顧家家居,能否正真幫助美的集團實現智能家居戰略的進一步落地,能否幫助美的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態圈,才是評判這位“藩王”更重要的看點,這點一我們拭目以待。
但不管怎么說,自立門戶,配合父親平穩完成美的交接,在合適的時機,憑借父親的支持頻頻出手,打造出年營收接近200億的盈峰系,何劍鋒可以說已經超額完成了作為長子的本分:既守住了江山,又隱隱讓人看到再進一步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