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老美沒有如愿以償,沒有實現對亞洲各國的財富收割,沒能再次制造和主導一場亞洲金融危機,這也意味著美國接下來降息的步伐要加快了。
盡管美聯儲的各個銀行家們還在嘴硬,說今年還是有可能加息,但沒人相信了!
從2023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美聯儲釋放的信號一直是降息,但是到了4月份,美國突然改變口吻,各種就業和經濟數據看起來好得一塌糊涂,明確今年不會考慮降息,美國華爾街媒體也是非常配合,聲稱美國這次可能加息,甚至有的媒體稱要加息到8%。
這些消息一度引發了市場的激烈震蕩,美元開始大幅反彈和走強,同時美國展開了新一波收割攻勢,率先對日本下手,華爾街資本圍獵日本經濟,做空日元,導致日元匯率暴跌。
老美試圖通過狙擊日本,來引發亞洲新一輪金融危機,算盤打得很好,但結果不盡人意。
日本央行不久后展開了干預,動用外儲資金買入日元,再加上亞洲各國紛紛開始貨幣保衛戰,紛紛買入本國貨幣,亞洲貨幣跌幅逐漸緩和,老美的“亞洲收割計劃”暫告失敗。
要么繼續加息,完成這一輪財富收割,要么年內降息,緩和經濟壓力,目前來看,美聯儲只能被迫選擇后者。
之所以是“被迫”,是因為當前美國的高利率已經維持了很長時間,接下來要繼續維持的話,只能說很艱難,搞不好自己先爆了,可能會引發美元信用體系的崩塌,今后要想再用美元潮汐收割這一套就沒有威力和效果了。
隨著4月CPI數據的公布,美聯儲顯然已經逐漸接受這一現實,開始釋放降息的信號,大摩預計年內美聯儲將降息三次。
更重磅的消息緊隨其后,近期美聯儲計劃放寬大銀行資本上調要求,原來需要將資本金提高20%,新計劃可能只有一半,這一信息被市場預測為放水和降息,甚至有機構認為美聯儲降息可能提前。
雖然美聯儲嘴上一直說不會降息,遲遲按兵不動,但是歐洲及其他地區的央行已經蠢蠢欲動了,歐洲央行表示將在6月左右降息,此外還有瑞士國家銀行、波蘭國家銀行以及加拿大銀行等,新一輪全球降息周期正在開啟。
另一邊我國加速拋售美債,3月我國再度減持76億美債,1-2月分別減持186億美元、227億美元,連續3個月減持,持倉已經跌至7674億美元,創下10多年來新低紀錄。
4月和5月的美債數據還未公布,需要等到6月和7月才能知曉,美國對于這一數據的公布延遲2個月時間。
不過,大體上可以判斷出我國大概率會繼續拋售美債,因為我國已經連續18個月在增持黃金了,這一信號非常明顯,持續降低美債的持倉,降低美債未來風險的波及,擴大黃金儲備,提升外匯儲備的穩定性和對外部風險抵御的能力。
我國“三連拋”美債后,也逼出了幕后最大的接盤俠,僅從今年1-3月的美債數據來看,日本幾乎“接盤”了我國拋售的美債,今年1-3月日本合計增持了512億美債,而我國3個月拋售了489億美債。
不過,日本央行出手干預市場是在4月份,必然要動用外匯資金,如果外儲資金耗盡,日本只能拋售美債,所以具體數據要等美國6月公布后才能知道,如果日元匯率繼續下跌,日本拋售美債的力度可能會加大。
如果把時間跨度拉長,可以發現,日本、英國的“接盤”量并不大,而美國的保險、基金、銀行,以及華爾街財團、大企業接盤量較大,其中知名的金融機構有貝萊德、先鋒領航,是全球最大的兩家資管公司,持有萬億美債,增持量很大。
所以,美國年內降息是大概率事件,而美債的發行還會繼續,財政赤字已經很高了,繼續舉債是唯一出路,猶太資本接盤美債,消化美債,是為了維持美元霸權的全球運轉,猶太資本要的是美元繼續“吸血”全球,但這一次收割失敗后,以后再想收割就很難了,反而會招來反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