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賴清德的“上臺”,他就“迫不及待”地在就職演說上公然揚言“兩國”言論,挑釁大陸。
美國這時也“跳”出來,擔心地區緊張會促使大陸對島內采取“攻臺”行動,于是背地里對荷蘭的政府官員表示了自己的“擔憂”。美國為什么會突然“敲打”荷蘭呢?
美國制裁,荷蘭跟隨
提起荷蘭,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或許是光刻機了,其國內最著名的光刻機制造商阿斯麥(ASML),更是控制著全球光刻機的命脈,而我們常說的芯片等半導體制造就離不開光刻機。
一直以來,美國在芯片領域想方設法對我們進行“圍追堵截”,不想讓我們的技術超越他們,于是就通過頒布禁令和提高關稅的方式遏制我們的芯片發展。
在美國的施壓之下,荷蘭也選擇跟在了美國的身后,按照美國的意思,禁止了光刻機向我國出口,就是為了打壓我們的芯片發展。
而我們都知道,臺灣的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擁有著豐富技術和經驗,更是阿斯麥的大客戶,但是對阿斯麥的光刻機也十分依賴。在2023年,他們就從荷蘭買進了35臺的機器。
美國擔心賴清德等人的錯誤言論,會激怒大陸,讓臺海局勢升級,從而促使大陸采取軍事行動,那么臺積電產業就“落”到了大陸的手中,這是美國最不想看到的。
阿斯麥:臺海升級,可“癱瘓”臺積電
據悉,為了向荷蘭表示自己的“憂慮”,美國官員就在背地里與荷蘭官員碰面,要求荷蘭政府和阿斯麥做出保證,一旦臺海局勢升級,他們有能力對臺積電進行“遠程癱瘓”。
不會讓臺積電“落”入大陸之手,就算不能阻止這種情況發生,至少將臺積電的技術“掏空”,只留下一個毫無用處的“空殼”。
隨后,阿斯麥公司就向荷蘭政府保證,讓他們(美國)不用擔心,他們能力遠程關閉臺灣的光刻機,制止臺積電的正常運行,使整個臺積電處于“癱瘓”狀態。
荷蘭的這一表態,也將自己“違反國際市場運營規則”的行為暴露無遺。像光刻機這樣高精準度的儀器,就需要經常進行保養和維修,特別是更為先進的極紫外光刻機,就更需要頻繁地檢修,更換原裝的配件。
為了檢測方便,阿斯麥在出售光刻機時,就與客戶商定,允許阿斯麥公司訪問機器系統,可以隨時調取售出光刻機的各類生產數據。
這也意味著,雖然我把機器賣給你們了,但是機器每天生產的數量、生產的各類數據、發生了什么問題、是如何運營的都要在我的“掌控”之下,絲毫沒有“秘密”可言。
這也是荷蘭為什么會信誓旦旦地對美國做出保證,臺積電整個生存命脈居然被外國牢牢掌握,說起來也真是諷刺。
美國為了達到遏制大陸的目的,不惜頻頻打出“臺灣牌”,將國外的商業領域拉入“政治博弈”的泥潭,在美國的眼里,一切都是可以隨時利用和丟棄的工具。
但是美國警告荷蘭,也不排除有“作秀”的嫌疑,因為在賴清德“上臺”之后,美國因為顧及此前對中方做出要遵守“一中”,不支持“臺獨”的承諾,但是又不舍得放棄“臺灣”這張底牌。既然不能明面上對臺當局表示“支持”,那就只能私下里為他們“加油打氣”了。
美國讓荷蘭發出可以“癱瘓”臺積電的言論,很可能是故意說給大陸聽的,就是“警告威脅”大陸,如果敢武力收臺,臺積電就是代價之一,如果想要在芯片領域取得發展,只能比以前更困難了。
越制裁,越心虛
光刻機作為高端技術領域的關鍵機器,很多核心技術都不會對外出售,阿斯麥也憑借這一優勢掌握著全球光刻機的命脈。
光是每年向中國出口,就占了他們對外貿易的35%,雙方之間的成交額也高達60--70億美元,可以說,我們為荷蘭每年的貿易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荷雙方本可以互利共贏的,但是因為美國的干預,雙方的正常貿易往來被打破了,荷蘭對此宣稱他們“被迫”選擇了美國。
其實,美國也是想要限制中國的發展,越是表明了美國此時面對的巨大壓力。
禁止芯片出口、提高中國電動車的關稅、惡意抹黑我們的軍事,再到不斷“拉幫結派”圍堵我們,時不時在臺海地區制造事端給我們“添堵”。
美國越是這樣,越是證明了我們正在變強大,他們的伎倆是無法阻止中國的發展步伐的。
雖然目前我國還比較依賴國外進口,但是在一些環節上,我們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在高新技術領域更上一層樓。
不管美國想出什么“陰招”,都不會阻止兩岸的統一進程,兩岸本就是一脈相承,無法割舍,兩岸的統一進程豈是一個小小的企業能嚇唬得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