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發聲明,對以色列內塔尼亞胡以及以色列國防部長發出通緝令一事在國際上鬧的沸沸揚揚,也再次將巴以沖突事件拉到了人們面前。
對于以色列高級官員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一事,各方的反應也都不同,中方更是連喊三個前所未有。
美國的激烈反應
國際刑事法院對國家領導人發出通緝令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早在去年的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就被國際刑事法院發出過通緝令。
當時,美國是“舉雙手支持”,表示這個裁決是具有“正當理由”的。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不過是美國為了打壓俄羅斯,試圖在輿論上讓俄羅斯難堪而已。真正觸碰到其核心利益的時候,美國斷然不會再如此支持。
像這次對以色列高層發出通緝令之后,拜登就第一時間進行了表態,表示這種行為是“無法容忍”的。并且否認了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發起的軍事行動是“種族滅絕”。
拜登還說道:無論這個檢察官在暗示什么,我們將永遠與以色列站在一起,反對對其安全的威脅。
之后,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更是對國際刑事法院發出了威脅,表示該機構的裁決“毫無根據”,且不具備“合法性”。
美國甚至威脅,“如果該機構的領導層繼續采取行動的話,那么美國將會讓他們承擔應有的后果”。
一前一后的反應和態度,也將美國的“雙標”展現的淋漓盡致。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譏諷道:美國支持國際刑事法院對俄羅斯領導人發出通緝令,但當涉及到美國及其衛星國的時候,卻又不承認該法院具備“合法性”,這真是太荒謬了。
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也表示,這是美國虛偽且玩弄雙重標準的又一個例子。
除了美國之外,英國也站出來進行反對。
除此之外,其他的歐洲國家反應則非常有趣。
首先是這段時間頻繁的高喊“歐洲戰略自主”的法國,法國公開表示完全支持國際刑事法院的裁決。
歐洲另一個大國德國,也隱晦的表示尊重國際刑事法院的裁決。但是,最后又重申了一下以色列的“自衛權”。
模棱兩可的表態,也足以看出德國還是忌憚于美國的。總的來說,歐洲內部的分歧還是很大的。
而除了各方的反應不同之外,內塔尼亞胡也在20號公開發布了視頻。在視頻中,他表示這是“荒謬的,讓人憤慨”。之后,又表示這是在針對整個以色列國。
不過,因為以色列并不是國際刑事法院機構的成員國,所以該裁決也不會讓內塔尼亞胡面臨被起訴的風險。
但是,該項申請,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以色列在推進戰爭過程中的孤立狀態。
在巴以沖突爆發后,世界各國都紛紛關注加沙地區人民的狀況,希望能盡早調停結束這場戰爭。但以色列多次不顧聯合國的決議,一直不斷的推進戰爭進程,引起世界人民的不滿。
作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大國,我國對于巴以問題也始終保持高度關注,并且始終站在公平公正的一邊。
在5月50號時候的聯合國安理會上討論巴以問題時,中方代表傅聰在發言時連用三個前所未有來。
即“加沙沖突造成前所未有的平民傷亡,前所未有的基礎設施破壞,前所未有的人道災難”。“國際社會一再呼吁立即停火,但以色列對此卻置若罔聞”。
中方的表態已經很明顯了,就是希望能盡早恢復沖突的局面,讓加沙地區人民免于戰火。如果以色列還肆意妄為的話,那真的就是在和整個聯合國公開作對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色列身后除了英美等國,幾乎大部分國家都是希望加沙能早日停火的。
以色列應該廣泛聽取世界各地的心聲,換地區一個和平與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