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兆欣,科幻評論家、未來事務管理局合伙人、創作研究負責人,新版《科幻之路》策劃、出品人
你只是一個普通讀者,偶爾看過科幻小說,更喜歡通過電影劇集動畫還有游戲去體驗科幻的美妙。為什么你應該在現在這個信息過剩焦慮的碎片化時代,再去看整整六本4280頁的科幻小說選集?
在我十五歲,也只是和你一樣的普通讀者時,一樣有如此多的誘惑擺在面前——相信我,1997年有電子游戲,而且可能比現在的更值得玩,至少大航海時代2讓我現在都能大概畫出世界地圖??墒?,那時候我在考試、上學和游戲中間擠出時間,把一套《科幻之路》看了大約十遍。
當時的我,沉迷于那些神奇的故事。不知道編輯這套書的詹姆斯·岡恩(James Gunn)是唯一在美國科幻作家協會(SFWA) 和 美國科幻研究協會(SFRA)都任過主席的人,入選了科幻名人堂以及獲得科幻大師稱號,他14歲在家鄉聽過威爾斯演講、40年代賣出作品給坎貝爾、50年代成為美國社會科幻小說運動的中流砥柱、最早開始在大學研究科幻小說、創辦了岡恩科幻研究中心培養了一代代科幻作家,幾乎貫穿了整個當代科幻歷史。這些,我當時一無所知。我只記得他在當時特意給中文版的前言中說的話,而且覺得很有道理:
通過閱讀(這套書),你們可以到宇宙中任何想去的地方!
沒錯,這就是我的體驗,整整六本,從古代神話到80年代的世界各國小說,兩百個故事,打開了我難以想象的無窮世界。這不是好萊塢那種壓倒性的視覺奇觀,也不是讓你沉浸幾百小時的游戲體驗。它就是真的太多了,而且作為一本歷史選集,而不是主題選集,其中小說的差異遠遠超過我的想象。每一個故事里的世界都完全不同,或悲或喜或通俗或晦澀或宏大或私密……
很多故事,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也不確定是不是真的看懂了那個世界。直到今天,我仍然能記得其中大部分故事描述的情景,你只要說出一個場景,我就知道是哪個故事。
正如茨威格那句:這命運啊,它有個價。我的代價,就是從那時起徹底接受了一種觀念,只是那時的我,還無法理解這套書中所描述的觀念,到底將會如何改變一個人。即使現在我熱愛這個世界和自己的生活,但我堅信如果自己早一點明白驅動自己的到底是什么,一定會有更好的人生體驗。
時過境遷,我如今以科幻為職業,以促進科幻創作為畢生事業,每天都在為自己想要的一切都工作。重譯岡恩老師的《科幻之路》,讓它再次獲得活力去啟發下一代人,就是我自己科幻之路上重要的一步。此時回頭去看,我覺得理解了岡恩當時所說的:
科幻小說是一種關于變革的文學。
下面的話是他原文,因為和我的體會完全一樣:“我自己也為科幻小說所改變。我認識的科幻小說界的朋友,也都為科幻小說所改變。我認為,對想從閱讀科幻小說中獲取知識的讀者來說,了解科幻小說的發展史是十分重要的。其實,要想從閱讀任何一種文學作品中獲取知識,都應了解其起源和發展。當然,最好的辦法是閱讀作品,越多越好?!?/p>
世界一直在變化,你可以選擇接受這個觀念,這無關它是不是正確和有效,而是因為你可以得到滿意的人生體驗,至少我可以發自內心地告訴你,我得到了。我周圍的一些人也得到了,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至少是關于科幻的那部分人生,毫無不滿。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更豁達、更智慧、更自在的人,他們可以接受世界的各種意外,不斷調整自己,也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我無法想象比這更有價值的人生體驗。
幾乎每一篇真正的科幻小說,都有這樣的思想:“使人類成為人類的特質是好奇心?!?/strong>
當然,你也會不再是曾經那個少年,好奇心變得克制,開始承受現實的重擔,體驗困惑彷徨,江湖夜雨十年懵懂,仍然點不亮自己的那盞燈。人到中年,或者恐慌虛度青春的你,對于這個變化太多的世界,心生恐懼再非常正常不過。去讀逃避現實的科幻小說,于事何補呢?
岡恩在《科幻之路》里給過我答案,可惜,我曾經忽視了它,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光。如今,希望你能仔細傾聽他說的話:
科幻小說是關于人類的。人們應該把自己看成一個種族,屬于世界的一部分。
兜兜轉轉很多年后,我在思考科幻小說寫作的底層邏輯時,看到岡恩說的接下來一段話,終于為我揭示了這句話所說的意義。
“詹姆斯·喬伊斯把短篇小說的‘頓悟’定義為以新的視角展示事物面貌的認知瞬間:‘事物的靈魂、它的一切,跳出外表來到我們面前?!诳苹眯≌f中,頓悟通常不在于揭示人物或事物的本質,而在于揭示人與周圍世界的關系,包括人與其他人、其他生物、與他的造物之間的關系?!?/p>
回頭想起《科幻之路》如此多的故事,其實都在講同一個想法: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我們永遠是世界的一部分。
我們的存在,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們的行為,將成為世界的一部分,我們的意義,必然來自這個世界如何留下我們曾經有關系的那些部分。在這個瞬間,我理解了很多,也放下了很多。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的這個瞬間,說服自己和世界到底是什么關系的瞬間。
閱讀科幻,閱讀各種各樣的科幻,閱讀完全超出你預期的科幻,就是讓你不斷體驗關系的可能性,讓你試著去想象自己的位置和意義。我不知道你將會得到什么答案,甚至是否找得到答案,但是這一過程,和可能出現的那個時刻,無疑已經足夠迷人。大劉也說過類似的話,人生的幸福在于迷上什么東西。
這種尋找自己可能屬于某種東西的過程,就是熱愛本身,它不需要結果,就足夠讓你感覺人生的快樂。
你也許是孩子的家長,或者即將步入中老年,你認為科幻的價值在于與時俱進,最新的想象才是最好的,過去的作品只能進入博物館,或者成為文學系的教材。也許你是對的,但也許世界和你想的不同呢?
科幻小說是關于變化的。研究的是變化對現實世界中人們的影響,因為變化可以投射到過去、未來和遙遠的地方。
歷史滾滾向前,但是這個前所未有的時代,其變化都來自上個時代的選擇。我們關心眼前的可能,就要理解過去對未來也就是現在的看法,正如奧威爾在《1984》所說:掌握現在的人控制過去,掌握過去的人控制未來。你必須理解“未來”這件事的歷史邏輯,才能為你的下一代作出不得不做的選擇。
岡恩在《科幻之路》里預測了中國科幻的飛速發展,提出現代化沖擊將會帶動對科技變革的關注,正如美國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沒有把科學技術的變革看作對傳統的威脅,而是改善生存條件的機會。他相信在其他地區,基本情況沒有改變,科學技術還會是變革的工具,而科幻小說仍然是表達變革的方法。果然,這一點日本、中國都經歷了,其他地區只要進入整體現代化進程,也將會必然經歷。
歷史的書很多,但是關于“未來”的歷史,就很少了。在《科幻之路》中體驗這一切的發展,你將會發現前所未有的世界邏輯。
最后,我善意地提醒你,雖然你確實看完了這套書的話,肯定不需要我的提醒,但是這個想法我相信也同樣重要:
科幻要求你必須對宇宙的本質、對人類的命運、對別人的選擇,保持開放的態度。
如今的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但岡恩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余年中,一直在推行一個口號,這提醒我,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一點不是理所當然的。他說,讓我們通過科幻來拯救世界。他曾如此解釋這句中二的口號:
“從遙遠的過去到遙遠的未來,這是連續一體的。當前的決定和行動,關系到我們的后代將居住的未來。需要強調對物種的關注高于對我們自己或群體的關注,強調為更美好的世界而共同努力的意愿,以及普遍的善意。威爾斯說:世界是教育和災難之間的競賽,我認為科幻小說是這種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p>
科幻之路永遠不會走到終點,正如未來永遠都會有新的樣子。我已經走在了自己選擇的路上,希望這套書,可以幫你找到你自己的路。
附:再版手記
時間,是文化事業中最難加速也最易消失的東西。
這些年來,我越來越多體會到這一點。無論是曾經試圖用熱情、金錢、資源去加速時間的嘗試,還是曾經錯過再也無法追回的機會,或者是不愿等待兌現而提前退場的才華,在各種地方一再重復。
時間公平地對待我們,也毫不留情地離開我們。所以,那些用掉自己的時間,幫助我們留下時間碎片的人,是珍貴的財富。記錄歷史,提醒過去,哪怕它們是粗糙的、幼稚的、充滿遺憾的,但這些事情記錄下一群人、一個領域、一個概念。這些記錄,最終組成了我們的文明,這些記錄中,也包括《科幻之路》。
為什么要再版這套書呢?我其實一直也不知道原因。因為對我來說,它的存在在我的生命中理所當然,無法想象再也看不到這套書的世界是什么樣子。這些年來,光是第一版我陸續買過將近十套,因為總會有人需要看到這套書,無論讀了多少,愿意拿走這樣一套書的人無論如何也是值得拿走的。陸陸續續,第二版、早期的雙語摘選版、兩個海外版本,都出現在我的書架上。我把它用在課程里,放到各種各樣的案例中,它也正如一開始編纂時預設的目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廣大的市場,這套書逐漸消失在視野中。首先第一版已經只剩下舊書,而第二版很可惜沒有更新譯文,因此知識性錯漏沒有更新,而且因為艱巨的版權問題還缺少了篇目。這導致對于正處于科幻大發展時代的新讀者來說,需要《科幻之路》這樣一個快速理解科幻領域的入門讀物時,它卻遺憾缺席了。
不同時代、不同版本的《科幻之路》
所以,當科幻有機會吸引更多資源和關注的時候,對我來說,再版這套書是完全不需要考慮的問題,只要時機成熟,直接開始做就是了。
究竟是哪一天取得了岡恩的同意,即使去查看郵件也不可能確認了。2016年WorldCon,在堪薩斯城見到岡恩的時候,問了很多問題,但我已經不記得是行前就已經談妥了這套書的再版,還是當時談及此事。時間的威力,就是如此。但是肯定2017年重訪堪薩斯,在Gunn科幻研究中心的時候,這件事已經談妥,一切都蓄勢待發。
在堪薩斯見到岡恩
當時我的一切考慮只是要開始啟動這個過于龐大的項目,至于如何完成,以及這個項目到底能實現什么效果,其實我并沒有考慮過。幸好,科幻這個行業最大的樂趣,就在于它只留下最理想最強大的人,可以在現實中站穩腳跟,而且還能投入到自己的夢想中。
從第一天開始,我們在內部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套書要花多少錢的問題,當然做預算是要做的,但是我們從來沒有一次考慮過它是否合算的問題。我無意給大家算賬,只能說很多問題是不應該用金錢,哪怕確實是很多金錢,來衡量的。而從始至終,從公司創始人姬少亭到每一個實習生,每一個人都認為這是正確的事情。得到支持,是這套書的第一個幸運。
而第二個幸運,是譯林出版社愿意接手,吳瑩瑩編輯靠她強大的意志力,毫不猶豫地把這本書的出版確認了下來。其實我很難指望有出版社愿意出版這樣大的科幻歷史篇目選集,因為這套書確實更服務于對科幻感興趣的人群,而不是普遍性的大眾讀者,甚至我想過,最糟糕的情況,無非是免費發布在網上,但是至少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不僅如此,我也不知道那些第二版就無法談妥的版權,即使找了岡恩幫助也很難解決的缺失篇目,要如何處理。我甚至已經開始接受這個現實,就是我們再也沒辦法重現它完美的樣子。但是吳瑩瑩女士和譯林出版社,以超越我想象的能力,解決了我完全沒有辦法的問題。如今,它修正了第一版那些受限于時代不得不出現的小疏漏(當然,郭建中老師在當時完成的這項工作是無法想象的,是造福一整代中國科幻人的偉大功績),完全重現了它原本的樣子,投入了巨大的設計和營銷資源,讓新讀者隨時可以買到,這是我從未敢夢想過的結局。得到賞識,是這套書的第二個幸運。
最難的是第三個幸運的出現,因為它首先來自我的不自量力。我曾經幻想還可以參與這套書的細節管理,甚至試圖在新的版本中提供更多的歷史注解內容,但現實無情地將其打碎。而這時,一個恰好進入科幻行業的人,東方木,成為讓我脫困的選項。那時她是剛接觸科幻的編輯,擁有我希望可以幫助她成功的直覺和熱情。但是任何一個領域,光有直覺和熱情是不夠的,最難的就是時間,也就是經驗和耐心。所以,一方面是為了減輕我自己工作龐雜的問題,另一方面更多是寄希望于這套書可以幫她更快獲得經驗和耐心,我決定把這個項目的翻譯工作交由她來管理。我的幸運是,如今來看,顯然是我那時對人類行為的理解有很多偏差(當然今天依然如此)。最后她所完成的事情,超越了我的期望,她所有表現出來的并非我以為的,但是可以更好地解決我想要解決的問題。從上手到分配,翻譯到校對,退出和重來,爭吵和選擇,這是她可以自己解決或承受的問題。我現在知道,我的能力邊界遠無法到達這樣的境界,這也是為什么,東方最后可以咬著牙交出所有的稿子,而我選擇把開啟了的工作交給別人。如果沒有她的適時出現,這個項目可能在我自己的手里還遠不能截稿。相比之下,我更適合做個帶路的向導,而東方這樣的科幻人,才是建設鋪路的工程師,她和所有參與其中的編輯、翻譯、校對、資料提供者等所有人,用自己的熱情、汗水、知識、情緒、健康,一磚一瓦為下一代科幻讀者打造世界。得到這些投入生命的人,是這套書的第三個幸運。
其實這套書最大的幸運,是人類身上的那微弱但永續的光芒,因為它真的隨時好像都要熄滅?,F實的世界是艱難的,尤其是那些緩慢改變你的東西,你總會覺得它似乎是默認的存在,自然而然。但靠激情和押注,靠努力和技巧,靠資源和金錢,所得到的東西,也會隨時失去。中國科幻從《三體》走向全民到現在不過十余年,好像已經幾起幾伏,我們身在其中,冷暖自知。在無數個角落,曾經出現過的幾十幾百個科幻平臺、公司、團隊,都已經消失不見,如今除了我手機里再不更新的那些公眾號,幾乎無人知曉他們曾經的野心和數據?!犊苹弥贰愤@個項目,幾乎從我們創業一開始就宣告啟動,直到今天終于面世,幾乎恍如隔世。時間,再次展示它的威力,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仍然在艱難地保持商業項目和基礎培育工作的平衡,東方木已經經歷了大平臺的磨練并開始了她自己的創業,而岡恩大師于2020年95歲高齡辭世,很遺憾我們完全趕不及讓他看到又一版本的問世。這些變故和流散,讓這個項目也出現了很多裂痕,無論是一些譯文版本的爭議,以及這里要鄭重聲明的編輯署名問題,都是不該出現的遺憾。
首先是關于譯文的爭議,其實整個項目從一開始就做了充分的資料準備和對比,詞匯表和作者作品的資料均進行了整理,在尋找譯者的過程中也開展了相應的閱讀分析工作,可以說盡可能讓所有人都為項目作了準備。隨著項目開展,一些作品的新譯本紛紛面世,這些信息也一一更新,因此最終我們對譯名的選擇,是基于全部已知信息下的選擇。在這一基礎上,最后的選擇無論存在何種不足,都是我們可以接受的結果。
然后在這版第一次印刷的版本中,未來局編輯署名出現了錯誤,署名的來源是之前出版合同的模板內容,本應在付印前完成確認工作的慣例,這一次被遺漏。我們和出版社都認為這是無法解釋的錯誤,向東方致以歉意,并將立即更正:
實際署名應為“翻譯監制:東方木”,并無其他未來局編輯參與編輯工作,這一信息將在即將更新的第二印中更正。
此外,也遺漏了項目參與人的致謝信息,在此一并發布如下:
在翻譯本書的工作中,最后未能署名(或說譯者身份之外的署名)的參與者包括:
朱紅,協助整理所有原文文檔和目錄。王知易和零始真,比對了第一卷小說部分的已有經典譯文并進行修訂。三豐,在香港的圖書館查閱已有的港臺版譯文,并收集了相關譯文的譯者或出版社聯系信息。(以上工作均為無償)
在翻譯非虛構篇目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原文有紕漏或謬誤之處,在與原書編者岡恩溝通之后,予以修改。穆童、何銳、憬怡、趙佳銘和Mahat在這些翻譯與核查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考慮到這些工作對責任心和能力的極大要求。
成書時,參與校譯(校對)工作的人員都沒有署名,但承擔了繁重的校譯工作,對確認及豐富詞匯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除了上文提到的幾位,何翔、黎茵、萬年看客和左美玲均承擔了相當的校對工作;以及其他校譯較少篇目的人員,此處不一一列舉,在此特別向所有人表示感謝并致以敬意。
這些裂痕,彌補也無法抹去,我們將會背負它,帶著它繼續走我們選擇的路。而它將會和新版的《科幻之路》一起,提醒下一個將會擔負其它的人:這是一條艱難痛苦而且多半留下遺憾的路,你將會付出你的一切,而得到的微乎其微,你是否真的要上路?
在時間的這頭,我先感謝你走上這條路,感謝你讓我們的人生得以融入那道微弱的光。
全面了解這套書
《科幻之路》
[美] 詹姆斯·岡恩 主編
譯林出版社出版
未來事務管理局出品
6冊精裝套盒定價668
6.18大促 掃碼入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