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個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對手,如果尚在一個層面,或許能夠激發起我們的斗志,但如果,這個對手已經全面超越,和我們不在一個層面,就像人之于螞蟻,對我們形成降維打擊的態勢,我們還能怎么辦?
這或許是未來人類將面臨的難題之一。時間不會太長,或8年10年,或20年30年,越是發達國家,這一難題來得越快。
這個對手就是我們正在不余余力,資本大力投入的人工智能。
從人類歷史看,由資本推動的產業,或早或晚都會實現突破。
從農業到工業,從蒸汽機到計算機,從汽車到宇宙飛船,從流水線到互聯網,一個突破接著一個突破。
如果說從前的機器設備,還是以人為主,那么AI時代以后,人工智能必將超越人類。未來可能以人工智能為主,控制整個社會體系的運轉。
目前階段,機器設備中的控制部分已經占據了核心,有人統計,如果將目前機器設備的自動控制部分去除,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設備將成為一堆廢鐵。人類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深度依賴機器設備,而這些機器設備的核心正好成為未來人工智能的基礎。
人類造出的設備從外部能力上已經全面超越了人類。
雖然機器設備中自動控制部分已經成為核心,但控制權仍舊牢牢地掌握在人類手中。如果機器發生故障導致行為錯亂,人類可以拔掉插頭,用最后一招控制住機器設備。
人類設計出來的人工智能將從智力上全面超越人類。
以遍布全球的互聯網、物聯網為基礎,以強大的算力為支撐,目前的人工智能計算能力數量級地碾壓人類,學習能力也隨著算法迭代飛速發展。AI算得比人快,學的比人多,視野比人寬,感知比人豐富。
人工智能開始體現人類的集體智力,首當其沖的應用就是輔助人類進行決策。
參照人類對機器設備的依賴,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類只會越來越依賴人工智能,到了某一天,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停用人工智能,就像現在我們拆除機器設備中的自動控制部分一樣,我們的社會將全面癱瘓。
人工智能將替代人類的智力,而人類之所以能夠站在地球食物鏈的頂端,靠的就是智力。然而在人工智能面前,人類的優勢喪失了。
在人工智能發展的初級階段,大多數人將受益,而人工智能進一步的發展,一部分人的職業將受到沖擊。
2023年6月,麥肯錫發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經濟潛力》研究報告,指出人工智能AI在2030年至2060年間,將取代全球一半人以上的就業崗位。也就是說,50%的職業將被AI取代。
互聯網行業的邏輯是找3個人,付4個人的錢,干5個人的活,用996的模式創造6-7個人的生產力。在AI時代,則可以實現1個超級個體,創造10個人以上的產出。
多數人將成為無用之人。應該如何應對?
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和人類智力的差距拉大,人類將喪失拔掉插頭的機會。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或許能夠通過人工智能找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