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編號 240606
全文共有 42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晚上好。
每個人都難免會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可能是遭受壓力,可能是事情不順,也可能無緣無故、突然就陷入情緒的低谷之中。
這時,我們很容易感到精力不濟,無精打采,明明有許多事情要做和想做,但總是提不起精神去行動。
那么,如果你也陷入了這種「低能量」的狀態中,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自己快速跳出來呢?
或者,有些什么方法,可以提升自己的「免疫力」,讓自己更不容易陷入低潮呢?
今天的文章,想跟你分享7個簡單的習慣,幫助你變得更強大。
1. 接受更多的光照
最近幾個月,全國各地的氣候都比較反常。尤其是華南和華東地區,下了幾個月的雨,連晴天都難得一見。
這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接收到的光照會少很多。
我在許多文章里都提到過:陽光對我們的健康和情緒至關重要。比如:
近視的主要誘因并不是過度用眼,而是缺乏在戶外接受足夠的陽光;
陽光可以誘導身體分泌足量的血清素,對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情愉快有關鍵作用;
陽光可以刺激合成維生素D,對骨骼、免疫力和情緒都有一定的幫助;
足夠的陽光可以調整作息規律,對保持良好睡眠有重要作用。
在醫學上,有一個專門的概念,叫作「季節性情緒失調」,指的就是人在秋冬季節容易感到抑郁和失落。原因就在于:秋冬季節往往光照時間短、亮度低,從而無法提供足夠的陽光。
因此,如果你覺得近段時間情緒低落,心情壓抑,精力不濟,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因為缺乏足夠的陽光。
如果有條件,最好趁出太陽的時候,多到戶外走走,盡量讓自己接受更多的陽光(務必做好防曬喔)。可以是在工作的間隙,比如午休和周末時,到外面散散步,曬曬太陽;通勤路上也不妨減少在交通工具里面的時間,讓自己多走一段路。
可能有人會問:人造燈光能替代陽光嗎?很遺憾,我們日常在家里和辦公室使用的燈光照度太低(可能只有陽光的數十分之一),是很難達到陽光的效果的。當然,這一點國內也關注到了,已經有不少聲音呼吁在學校和辦公場所設置更明亮的燈光。但目前可能還沒有完全推廣開來。
不論如何,多曬太陽總是有好處的,請務必珍惜出太陽的日子。
2. 養成隨時鍛煉的習慣
可能有人會覺得:情緒低落、心情不佳,完全是一種心理現象,跟身體有什么關系呢?
其實不是的。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是一個整體,情緒也好,壓力也好,從來都不單單是大腦和心理的問題,而是跟我們整個身體狀況密切相關的。你的身體狀況是什么樣的,心理狀態也會隨之改變。
這里面的機制是:大腦會不間斷地掃描我們的身體,判斷我們處于什么樣的狀態、能夠做什么事情,再依據結果形成一個對自我的評估。這個自我評估會決定我們的感受、自信、動力和自我效能感。
因此,如果大腦發現我們的身體缺乏運動、睡眠不佳、不夠強壯……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會更容易感到疲倦,更容易焦慮,更容易回避問題,更容易恐懼和遭受壓力。
原因就在于:這實質上是大腦對我們的一種保護機制—— 它認為我們「沒有能力去處理難題」,因此才對問題采取回避策略,盡可能避免讓我們遭受挑戰和困難。
所以,如果你想提升情緒和精力狀態,最立竿見影的做法,就是立刻去鍛煉身體。
2018年,一項研究分析了120萬人,發現:有鍛煉習慣的人,在過去一個月里精神健康不佳的時間減少了43%,并且這一效應對抑郁癥患者更為顯著。(Chekroud等, 2018)
那么,什么樣的運動才有效呢?一個好消息是:哪怕只是最輕微的運動 —— 比如散步和拉伸,也能有效地改善心情。而如果想要更好的效果,那么可以考慮諸如跑步、球類運動等中等強度和團體協作的運動。
千萬不要久坐,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多站起來、走出去,抓住一切條件進行運動。
讓身體不斷地切換活動狀態,這才是對身體和大腦最佳的模式。
3. 接觸自然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作「公園20分鐘」,說是到公園里待20分鐘,可以有非常強的療愈作用。
這個說法確實是有科學依據的。許多研究認為,待在自然環境里,能夠減輕壓力,緩解疲憊,調節心情,讓人的整體狀態變得更好。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是持續在使用「自上而下」的注意力狀態,總在不斷地搜尋問題、處理任務,這種狀態會持續消耗我們的認知資源,讓我們感到疲憊。
而在自然中,這種狀態得以緩解,我們會切換到「自下而上」的模式。直接帶來的感受就是:你會感到更安寧,更平靜,更舒緩,腦海中那些喧囂的聲音似乎暫時都不見了。
你的副交感神經會被激活,內心深處仿佛有一些東西在萌動,呼吸變得更悠長,心跳也會變緩下來,整個人會感到更松弛。
尤其是讓自己暫時告別煩心的瑣事,看著樹葉在風中簌簌吹動,陽光緩慢而安靜地轉移著角度,天上的云來了又去,你會感到一切煩惱似乎都算不上什么,仿佛都在此刻煙消云散了。
因此,如果有機會,最好定期到自然中去,到公園里走一走,待一待。這可以快速地幫你恢復精力。
但是,當然,許多朋友可能沒這個條件 —— 那么,一個好消息是:哪怕不能親自到自然中去,看一些關于自然的圖片和視頻,也能起到類似的效果。(Valtchanov等, 2010)
不妨試著收藏一些關于自然的紀錄片,在工作和忙碌的間隙看一看,讓自己暫且擺脫都市的繁忙生活,有一個可以沉浸進去的「后花園」。
你也許能夠體驗到那種久違的寧靜。
4. 維護一張「回血清單」
當你心情低落時,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暫且切斷跟手頭事情的聯系,讓自己去一些其他的、簡單的事情,讓它們給自己「回血」。
什么事情呢?最好是滿足這三個條件的事情:能夠立刻上手并在短時間內完成;需要集中注意力和一定的思考;能夠給自己帶來成就感。
比如:
記錄自己最近解決一個問題的經歷;
在論壇上分享心得、幫助別人;
來一場自己擅長的競技游戲;
整理自己的電腦、文件、書架、房間;
把一些不急的事項給收尾掉……
平時的時候,不妨從生活和工作中去積累這些事情,把它們整理成一份「回血清單」。當你心情不佳的時候,打開這張清單,隨便挑一件合適的去做。
為什么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呢?因為:
能夠立刻上手,意味著你去做的時候沒有阻礙,不需要克服阻力;
需要注意力和思考,意味著能夠強迫你把注意力從負面信息上轉移開來,刺激大腦進入專注狀態,避免思緒偏移;
能夠帶來成就感,意味著完成它可以為你提供充分的正面情緒,用這種正面情緒來「蓋過」消極情緒。
進一步,專注做完一件能帶來成就感的小事,可以有效地提高掌控感,讓我們感到,生活是能夠被自己掌控的,我們可以有效地干預和影響這個世界。從而,提高我們面對困難和威脅的信心。
這可以非常有效地幫你振作起來,讓你再度恢復活力。
5. 回顧過去的美好經歷
打開你的相冊,翻出那些讓你難忘的、美好的記憶。可以選擇一張照片,問問自己:這張照片是在什么場景下拍攝的?它帶給你的美好回憶是什么?你還能不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感受到當時的畫面、聲音、氣味和心情?
也可以翻出自己記錄的日記,找到讓你開心或感恩的記錄,問問自己: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是什么?是哪些地方令你感到開心?你還能否回想起當時那種開心的感覺?
當我們對過去的美好經歷采取「自我沉浸」的方式時,這種正面的情緒可以從回憶里溯流而上,迅速抵達此時此刻的我們。從而,幫助我們快速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能夠有更好的狀態、更充裕的資源,去理性地審視我們面對的負面信息。
要注意的是,這些經歷越個人、越私密越好,最好是跟你的個人特質密切相關的 —— 比如自己第一次獲獎的經歷、被公開表揚的經歷、第一次約會的經歷……這樣,可以為你提供更充實的信念感,強化自我認同和價值感。
這些事情可以非常小、非常瑣碎。比如:
讀書時,發現作者的觀點跟自己一致,并且講得非常到位;
看到一個令自己捧腹大笑的視頻;
刷到一個令自己神往的景點,計劃找個時間去逛逛;
聽到一首令自己能暫時放下壓力和煩惱的音樂;
解決了一個困擾自己許久的小問題;
當我們感受到積極情緒和幸福感時,我們的腹側紋狀體活動增加,皮質醇分泌減少,這些都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面對壓力和負面情緒。
心理學上,把這種做法叫作「白日夢」。在中文的語境里,它可能是偏負面的。但有許多相關的研究認為:主動地、自主地沉浸在美好的回憶和想象中,就跟你真的親歷了一遍一樣,能夠帶給大腦同樣的效果。
所以,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培養這個習慣,多去記錄一些讓你感到美好、舒服的片刻,把它們收藏起來,在需要的時候拿出來回味。
它們會成為你力量和信念的來源,為你注入不竭的動力。
6. 建立弱關系
對抗孤獨、焦慮和壓力,一個非常有效的武器,就是你擁有的社會支持。
什么是社會支持呢?簡單來說,就是你感知到的、來自外界對你的支持。一個高社會支持的人,會感覺到「世界是善意的」「許多人都能幫到我」,從而會對生活和未來抱有更高的期待。
前不久,哈佛一項持續了85年的長期研究剛剛結束。它跟蹤了724個家庭,試圖弄清楚「什么是影響幸福感的最大因素」。最終的答案是什么呢?
是一個人主觀感受到的人際關系滿意度。換句話說,也就是社會支持。
這一點是非常靈活且有彈性的。你不需要有很多朋友,不需要經常去社交,不需要逼迫自己去融入他人的圈子……你需要的,是保持一個開放的、柔和的姿態,讓自己感受到跟他人的聯系,讓自己得到來自他人的肯定、贊同和反饋。
一些簡單的做法包括:
參與到線上的討論里,找到跟你有著相同見解的人;
參與到你感興趣的活動里,認識到能夠一起交流和玩耍的人;
為別人提供建議、幫助和指導,得到別人真心的感謝;
運營一檔自己的自媒體,集聚跟自己同頻的人,找到聯系和凝聚力……
這些,都可以成為你的社會支持,為你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能量。
7. 發呆
你有多久沒有「發呆」過了?
我指的不是那種偶爾的走神和分心,而是那種持續一段時間,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這樣靜靜站著或坐著,讓大腦放空的狀態。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太奢侈了,我們每天都恨不得把時間掰開成兩半來用,怎么可以這樣浪費時間呢?
有一段時間,我也是這樣想的。但后來我發現,這種過度在意「我有沒有浪費時間」的心態,其實有點太緊繃了。很多時候,讓自己松弛下來,接受和容忍自己「什么也不做」的狀態 —— 哪怕它只能很短暫,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休憩和療愈。
不妨試一試:從忙碌的事務里面抽離開,放下想要去行動的沖動,放下內心對自己的批判和責備,試著讓自己什么也不做,感受時間靜靜流逝的狀態。
可以是把注意力放在內部,感受大腦洶涌澎湃的念頭,觀察大腦浮浮沉沉的想法;也可以是把注意力放在外部,感受自己的感官,感受外部世界的顏色、聲音、氣味、溫度……
進一步,不妨把這種獨處的時間,安排到每天或每周里面,讓它成為一個慣例,成為自己的「黃金時間」。
在這段黃金時間里面,你可以做些什么呢?
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環境,讓思緒自由地游走,任由它們編織出一個個想法和火花;
想象一些美好的事情,想象未來的生活、規劃,在腦海里構建出一個個生動的畫面;
或者,做一下簡單的正念,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和身體上,觀察思緒浮浮沉沉、起起落落。
你也許會發現,隨著內心變得澄凈,許多糾纏在心上的煩惱,也會自然而然地解開。
—— 閑聊時刻 ——
如何使用今天這篇文章呢?這是一些建議:
1)把它收藏起來,打上標簽,放在自己能找到的地方。下次陷入類似的低谷時,可以找出來翻閱。
2)文章里有一些可以建立和保持的小習慣,不妨拎出一個,從今天開始踐行起來(比如:記錄下生活中的美好時刻)。
3)有一些可以安排到行動里的事情,可以試著添加到任務清單里,安排時間去做(比如:建立弱關系)。
也祝大家心情開朗,每天都是晴天。
對啦,明天就是高考了,祝高考的孩子旗開得勝,金榜題名!
歡迎你分享,留言,在看
以及,歡迎將我星標
這樣才能第一時間看到我的推送喔
這是近期的其他文章:
THE END
- 晚 安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