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這個在讀中專的女孩,拿了知名數學競賽的第12名,引發熱議。羨慕之后,必然跟隨嫉妒恨,這個符合規律。這不,昨天網上出現的議論,是姜萍作弊了。
理由呢,卻是很無聊的揣測:第一,這是開卷考試,有作弊的空間;第二,她的老師在比賽中獲得125名,她卻是第12名,第125名的老師,能帶出第12名的學生嗎?
稍有點頭腦的人,就看出這種揣測根本站不住腳。我不要求嚼舌頭的人拿出切實證據,只說這種猜測,除了小人之心,沒有任何邏輯思維。
按照這種邏輯,德國數學家高斯就是作弊的。
高斯是誰,說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他9歲的時候,老師出個題目,1+2+3+4+….100。同學們挨個加,高斯很快回答,5050,因為1+100,2+99….得出50對101。
老師發現了他的數學天賦,就經常輔導他,有意發掘他的潛能。有一天放學后,老師給他一本書,說書里夾了紙條,把上面的題目做完就可以回家了。
高斯找到了兩道題目,很快就做完了。隨手翻書,又發現了一張紙條,這道題可把他難住了。他折騰了一宿,把這道題給做出來了。
第二天他把三道題目交給老師,說有一道題太難了,我總算解出來了。老師很奇怪,我只給你留了兩道題,怎么還有第三道?
老師一看,大吃一驚,原來那第三道題目,是他夾在書里的世界難題,二百年來沒人能解出來,想不到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做出來了!
高斯的這則趣聞,完全符合姜萍這次比賽的情境。第一,高斯也是個窮人家的孩子,母親不識字,父親是個園丁;第二,高斯也是“開卷考試”;第三,那道二百年的難題,老師解不出,但是學生解出來了。
要說開卷考試有作弊空間,姜萍這個上中專的孩子,估計除了認識的老師,她再也找不到會做數學難題的人了,而那些在名城上名校的研究生,他們的社會交往和人脈,豈不是遠遠超過姜萍?他們是不是也都作弊了,或者有相當比例,是找了槍手?
要說學生的成績不該超過老師,更是荒謬絕倫。高斯的老師可以指導他數學理論,但是做題,他根本不是對手,這有什么奇怪?老祖宗早說過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早晚被拍到沙灘上。
中國這么大的人口基數,天才一定非常多,但是壓制天才的人更多。唐朝那個著名的奸相李林甫,他說你看皇家里的儀仗馬匹,全都垂首低眉,老老實實,只要有一聲嘶鳴,就被拉出去,永不錄用。為什么萬馬齊喑,為什么沒有千里馬,原因就在這里。
李林甫們如此得意囂張,是因為他在民間有無數“幫兇”。他們對毛星火,對鐵頭,對夾頭,對各種愚昧的倒行逆施,是極度寬容的;而對跨欄的吳艷妮,對打籃球的李夢,對短跑女神夏思凝,是極度苛責的,他們說吳艷妮有紋身,說李夢發燒不上場是矯情,說夏思凝的運動短褲太暴露,看看他們目光所及,就知道都是些什么貨色了。
對姜萍有質疑很正常,但是僅僅是質疑遠遠不夠,揣測更不可取。有人說,姜萍在決賽中拿到好成績,我就服了,我就道歉。
這也是國人的老毛病,一個人一旦被置于“被告席”,他必須自證清白,如果不能自證清白,那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自古不是疑罪從無,而是疑罪從輕,再怎么從輕,也是有罪。這種腦袋仍然處于中世紀的愚昧狀態,現代社會講究“誰主張,誰舉證”,其實那些人對舉證沒有興趣,他們的興趣只是“陰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沒事嚼嚼舌頭。
姜萍不必證明自己,甚至她的數學之路能走多遠,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執著于一事,當下的中國社會,太缺乏這種專注精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