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一直走在時代前面。
中國首個商業戶外電燈試燃地、首個自行車賽的舉辦地、首個對華人放映電影場所、首個室外照相館、中國郵政最早的紀念郵戳·····,很多現代化的設施、產品和服務都是在張園完成上海乃至全國的亮相。
除了走在時尚的前端,也走在思想的前沿。
1897年12月7日,在張園安塏第召開了著名的“裙釵大會”,西方來賓主要有西班牙、瑞典領事夫人,江海關稅務司夫人,中方來賓有盛宣懷夫人、梁啟超夫人、沈敦和夫人等,規模盛大。因此張園被視作中國女性力量的崛起之地。
1907年5月23-25日,為救濟淮蘇災荒,張園舉辦了盛大的《萬國賽珍斗寶大會》,全部收入充作善款救濟難民。主張文學革命得胡適在《競業旬報》上作了一首五百六十字得白話詩《游萬國賽珍會感賦》“...假地味莼園,布置殊秩秩。游戲難具陳,珍品紛陳列...”
清末民初,張園成為上海最大的公共活動場所,李鴻章、實業家盛宣懷、革命斗士秋瑾、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四次造訪張園,成為張園的佳話。張園是章炳麟、吳敬恒、蔡元培、馬君武、沈步洲等進步人士的集會地。
上海社科院熊月之老師評價:
“在晚清上海,張園是市民各界最大的公共活動場所。張園賞花,張園看戲,張園評妓,張園照相,張園宴客,吃茶,納涼,集會,展覽,購物……張園之名,日日見諸報刊;張園之事,人人喜聞樂見。張園,成了上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893年至1909年是張園最興盛時期,它總是成為《申報》、《新聞報》、《蘇報》、《時報》等的新聞。因此,張園才能成為上海各界集會、演說的頂流場所。被譽為“近代中國第一公共空間”。
可惜在1918年,張園被分割出售用來建造石庫門里弄住宅,直至2018年之前,石庫門里弄社區一直代表著上海弄堂的生活方式。
在2018年,張園再次扛起時代先鋒的大旗,成為上海市中心城區第一個采用“留、改、拆”模式的保護性征收的城市更新項目。
時隔六年,張園的愿望,都實現了嗎?
01 閉關四年的淬煉
張園的保護性征收面臨三個大問題。
單體建筑的改造、張園整體的空間布局、張園與周圍環境的融合。
張園單體建筑的改造是超高難度的,因為每一幢建筑都是文物。
專業團隊對張園42棟共170幢歷史建筑,按“一幢一檔”標準全覆蓋建檔。內容包括:客觀的現狀記錄、歷史圖紙等文獻資料、現場查勘、發掘并考證建筑原始風貌、原始構件、原始材質及工藝、記錄建筑原貌及特色部位的留存情況,甚至還有居民訪談及史料研究。僅僅記載威海路590弄64支弄1號信息的“房屋檔案”,就超過了400頁,每一幢建筑的改造方案,都是一幢一案,單獨研究設計。
空間布局也得調,之前是居民社區,私搭亂建嚴重,公共空間被各種方式占用,有的家庭甚至拿不出1㎡做微型獨立衛生間改造。改造后的張園,拆除私搭亂建之后,還設置了多個不同規模的公共空間。
由于是城市更新項目,張園的改造必須與城市產生互動,最大化發揮效益。所以改造團隊開發了三層地下空間,實現地鐵多個條線及與公交的換乘,設置300個停車位,并與周圍高樓、商場、街區互聯互通,為了實現開發,25棟老建筑被整體平移、托換。
2022年12月,歷時4年緊鑼密鼓地整改,張園西區正式對外開放,迎接絡繹不絕的百姓。
02 起航前的時間抉擇
硬件空間的改造只是基礎,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全國數不勝數的古鎮古城,不溫不火,游客寥寥的比比皆是,張園憑什么脫穎而出?
問題的矛頭指向兩個選擇:走沉浸式街區復刻歷史or借用虛殼搞商業化。
在揭曉答案之前,我們需要對不了解的朋友,多介紹一點張園。
它的創建者張叔和先生有一段話:
“主人因西商公家花園不許華人涉足,華人爭之不已,始為另筑一園于白大橋下,以專供華人之游憩”
這是張園的來歷,可見它是為公眾而生的。
那時張園引入的業態包括茶館、書場、劇院、會堂、照相館、電影院、展覽館、游樂場、體育館等眾多功能,可以說是當時上海人“摩登生活”的集大成者,也是在這時完成了開篇提到的眾多「第一」。
建國后張園又成為了影視村,據說陳逸飛、王安全、賈樟科、馮小剛等大小導演,帶領劇組到張園拍攝過上百部影片,如《女籃5號》、《圍城》、《人約黃昏》、《我和我的祖國》、《繁花》等,這里的居民看見攝制組和明星都見怪不怪,因為在張園出現過的明星多得數不清,劉若英、鐘漢良、蘇有朋、王馥荔、陳道明、呂麗萍、趙薇、關懷、趙文、柯藍等都在張園拍過戲。
回顧歷史,我們不同時代下的張園,其有一些精神是始終貫穿著的:公眾共享、先進、文化、時尚、商業。
回到開始,張園選擇了哪條路呢?
其實都沒選,而是鑒于如此豐厚的歷史底蘊和精神傳承,硬生生開辟了一條傳統新生,精神再敘、內容新敘的新路。
03 走在路上,挑戰與創新
戰略定位決定了60%了成功,但畢竟還有40%的落地運營。運營的難點,則在于業態和內容,雖然業態和內容的選擇千千萬,但萬變離不開本質,即張園精神的再敘。
張園曾代表著上海人的摩登生活,如今的張園,則成為了新時代的摩登中心,業態定位于藝術、輕奢、高定、潮牌等眾多國際品牌,不僅吸引了LV、DIOR、江詩丹頓、希思黎一眾高端品牌,甚至還是很多品牌登陸國內市場的首店、首秀。像路易威登旅行家居系列全球首店、法國希思黎之家亞太地區首店、Amouage香水大中華地區首店、伊菲丹亞洲首家城堡店等。
硬件空間改造完成,業態也布局完畢,接下來是與市場的真正互動,自張園開業伊始,就沒停止過策劃各類活動。
但傳統的商業活動,完全無法滿足張園的需要,所以2022年張園聯動多方資源,正式推出茂名北路高端商業步行街項目。這條步行街平日作為市內機動車道,周末在道口作封閉,成為臨時步行街。
這一步棋堪稱妙手,搭建了一個文化輸出平臺,補齊了大張園地區的最后一張拼圖。
張園雖然是在區域聯動的思想下進行設計,東側有太古匯,以輕奢品牌為主,北側的吳江路是上海著名的小吃街、網紅輕餐飲、先鋒數碼、國際零售品牌的聚集地,西側則是豐盛里,是石庫門里弄特色商業街區,同時在張園將來規劃的內部地下空間,可與外部互通。
當茂名北路在周末化身為臨時步行街之時,我們發現大張園片區的版圖完整了,民眾可以在大張園片區暢通無阻。
這時茂名北路化身露天展廳,成為了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公共空間不僅為藝術家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也為市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
這些文化活動與張園的精神一脈相承:公眾共享、先進、文化、時尚、商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公眾文化、商業文化、張園文化。
首先是公眾文化,除各類傳統節日,策劃團隊還做了很多當代公眾情緒洞察的專題活動,比如探討夢想的光影尋夢活動、探討愛情的愛本無釋竹藝展,享受春天與美妙音樂的春天花花音樂會等。
“張燈結彩,園賞佳節”國慶特別活動。現場隨處飄揚著“中國紅”,并推出了連續三天的陽臺音樂秀,通過歌聲歌唱祖國,歌唱未來。
“GO SHIMMER DREAM 光影尋夢”茂名北路×張園特展,其以“夢”為主題,設置了大型藝術裝置和露天電影,大家坐在露天電影前,去感受光影中別人的故事。
“love is just love 愛本無釋”竹語藝境展,整個藝術展運用綿延的動線設計,以地面上的竹藝燈裝置串聯整條步行街的三組置景:“彼愛箬竹”“連理共生”和“予花結緣”,引導參觀者通過與“愛”“情”“緣”7個藝術裝置的互動,來感受當下生活的浪漫,體味情感的真諦。
“春天花花音樂會”特邀上海知名經典樂團“上海輕音樂團”的優秀演奏家演奏,演出結合張園區域獨特的歷史風貌和建筑風格,進行舞臺設置和環節創意,讓游客們近距離體驗上海城市生活的春意紛呈。
文化項目如果不能提供商業價值,是無法長久的。
茂名北路步行街,不僅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情緒價值,也直接推動了大張園片區的文旅商融合,片區內一線品牌不僅享受到流量紅利、還可以直接借用已培育完善的展示平臺。
阿斯頓馬丁的“110年·動容不止”快閃活動,其布展了一條阿斯頓·馬丁大道,全系在售車型均登臺亮相,特別是首臺量產混動超跑Valhalla也實現了對國內公眾的首次展示。
赫蓮娜攜手特斯拉策劃的「青春充能站」活動,現場不僅為張園定制了燈光秀,還為參展游客帶來EDC CHINA的電音之旅。
茂名北路步行街,既是公眾文化傳播平臺,也是張園文化對外輸出的核心窗口,能看出其在努力打造文化品牌資產。在“天井里的故事”天井畫廊活動里,張園通過系自行車、照相館、手繪月份牌,將曾經在張園真實發生過的場景重現,讓穿梭在茂名北路步行街的人們,穿越時間,體驗百年前的摩登生活。
與步行街相呼應的張園內部,其實也有一套內容系統,主要形式是各類讀書會、展覽、論壇。一部分可以用來承接茂名北路步行街的訪客流量,另一部分則聚焦新文化、新思想,已經逐漸成為新時代下上海進步人士聚集地。
04 破風手的壓力
所有的努力,都由市場來評價。據官方數據統計,張園西區開放以來,日均客流3萬人次,峰值客流達到8萬人次,今年五一期間,累計接待了12萬余人次。
雖然張園目前交出了滿意的答卷,但考試永不結束,尤其是走在前面的優等生。
擺在張園面前的,還有兩個大課題:品牌資產如何走出去、東區開業后的運營問題。
城市更新步履不停,城市風貌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但不變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和品格。百年前,張園“海納百川、融匯中西、引領潮流”的精神氣質傳承到今天,展現出“中西合璧、重生煥新”的新面貌。目前,張園針對文化走出去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舉辦“心閱張園讀書會”、拍攝張園微紀錄片、拍攝以張園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沉浸式劇目等,也落地了文化交流中心,推出了“安塏第LAB”文創品牌,并常常舉辦不同主題的新書發布和文化交流活動。百年之后,歷史建筑以一種新的形態煥新生,張園將在這條路上孜孜不倦地努力。
讓我們一起長期關注“海上第一名園”—張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