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摩登消費
作者 | 龐龍彪
編輯 | 蛋總
美編 | 李雨霏
審核 | 頌文
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變化,不少企業都在尋求新的增長點,以應對市場的挑戰。
以食用菌業務起家的萬辰集團也不例外,在公司董事長王健坤的帶領下,該公司嘗試跨界轉型,自2022年起切入了備受資本關注的量販零食賽道。
不過,萬辰集團的轉型并非一帆風順,旗下多家“好想來”門店近期遭到行政處罰或消費者投訴,公司股價也創下年內新低。
未來,萬辰集團能否渡過轉型陣痛,在量販零食行業獲得更大的成功?這將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
1、好想來在消費端遇到麻煩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萬辰集團旗下的好想來連鎖品牌,有多家門店在近期曾遭遇行政處罰。
2024年5月15日,大名縣好想來食品店因為存在“食品生產經營者撕毀、涂改日常監督檢查結果記錄表,或者未保持日常監督檢查結果記錄表至下次日常監督檢查”的違法行為,收到邯鄲市大名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罰款8000元。
2024年5月22日,霍邱縣好想來百貨超店因為存在“無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經營煙草制品零售業務”的違法行為,被霍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2萬元。
2024年5月28日,邱縣好想來零食綜合門市收到邯鄲市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罰款2000元。
處罰原因是在今年4月5日的執法檢查中,該門店被發現店內銷售的娃哈哈AD鈣奶、水果罐頭、小樣原味乳酸菌等食品未按規定明碼標價,4月11日執法局相關人員進行復查時該店仍未改正,最終受罰。
此外,在消費保平臺上,也有消費者投訴好想來品牌。
截至6月12日,好想來在近30天內獲得了27次投訴,其中商品質量問題的投訴占比為33.33%,服務態度差的投訴占比也為33.33%,還有11.11%的投訴涉及虛假宣傳。好想來品牌在消費保平臺的投訴解決率僅為12.64%。
6月11日,一位網友在消費保上投訴稱好想來零食變質,并要求退款賠償。該網友表示自己在6月10日于好想來品牌零食(巨野大義店)購買的常記掌心脆出現品質問題,他要求該品牌退還購買金額并支付1000元賠償金。
目前,這起投訴已經由平臺聯系企業進行處理,后續結果還未出爐。
還有一位網友投訴稱,自己6月1日在天津西青區精武鎮姚村的一個好想來店鋪,購買了兩包鹽津桃肉,吃的時候發現一塊桃肉上有頭發。該網友因此要求經營者賠付三倍賠償金。
此外,該網友透露自己在6月2日還曾撥打好想來客服投訴電話,但3天內并未獲得回復。最終選擇投訴,也在投訴當天獲得了好想來品牌的退款賠償。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近30天內,好想來品牌零食也曾遭到11起投訴,今年6月9日,有一位網友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稱自己6月5日在好想來店鋪購買零食,8號打開吃發現發黑鐵釘,因此他要求好想來的母公司賠償以及整頓。
不過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好想來品牌零食并未對網友的投訴進行過回應和處理。
顯然,好想來在消費端面臨著一些門店管理和消費者售后服務的問題,作為一家以食品為主業的企業,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一旦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消費者的信任度和忠誠度。
同時,行政處罰也將對公司的經營產生負面影響,增加公司的經營成本和風險。
萬辰集團在大力拓展好想來線下門店規模的同時,也需要在門店監督和消費者滿意度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規避相關的風險。
2、王健坤買買買,拼出量販零食巨頭
萬辰集團最早成立于2011年,其前身是“福建含羞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其全資子公司南京金萬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15年8月,萬辰生物曾在新三板掛牌。不過在2020年3月,萬辰生物在新三板摘牌。此后轉戰A股創業板。
在2021年上市時,萬辰生物主業是鮮品食用菌的研發、工廠化培育與銷售,產品包括金針菇、真姬菇、蟹味菇等。
數據顯示,2019年,萬辰生物的金針菇和真姬菇兩項產品的銷售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98.81%,毛利占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總額的比例為95.94%。
招股書曾談及公司未來3年的發展規劃,主要還是圍繞食用菌主業布局,“進一步擴大產能規模,提升經營規模;豐富食用菌品種,探索新的盈利增長點……”。
彼時,萬辰生物并未有任何進軍零食行業的打算。不過,萬辰生物的董事長王健坤與零食行業的淵源頗深。
1968年,王健坤出生于福建漳州,后來全家移居江蘇30多年,從上世紀80年代就從事農產品種植、堅果水果深加工以及食用菌種植等。
他名下的含羞草(江蘇)食品有限公司為沃爾瑪、大潤發、胖東來、永輝超市、老婆達人、零食很忙、零食有鳴等多家公司供應果干、堅果、核桃、葡萄干、山楂等休閑食品。
王健坤的妻子林該春早在2007年就創辦了一個零食連鎖品牌零食工坊,線下門店一度開到超過300多家,這應該也是王健坤之后跨界轉型零食業務的底氣。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2021年,在萬辰生物的營收中,食用菌業務占比99.98%,但此時該業務已經較2020年的營收出現5.44%的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萬辰生物剛上市,業績就出現變臉,其營收同比下滑了5.436%,凈利潤下滑了74.74%。
2022年8月,萬辰生物就設立了南京萬興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進軍量販零食行業。同年其公司營收同比增長26.35%,其中食用菌的營收占比下降到87.88%,量販零食業務的營收占比為12.12%。
此后,萬辰生物開啟并購模式,王健坤作為公司董事長,首先收購了其妻子林該春創辦的零食工坊部分資產,又主導公司收購了零食品牌陸小饞,2022年又分別與好想來和來優品兩個量販零食品牌合作,2023年4月和9月,萬辰生物又分別收購了吖嘀吖嘀和老婆達人。
也是在2023年9月,萬辰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現有名稱、經營范圍已不能匹配目前的業務結構及未來發展戰略,因此更名為萬辰集團。
萬辰集團此后又將好想來、吖嘀吖嘀、陸小饞以及來優品四大品牌統一整合為好想來品牌零食。
(圖 / 好想來官微)
2023年財報顯示,萬辰集團旗下的食用菌業務營收占比降至5.75%,量販零食業務的營收占比猛增至94.25%。
因為量販零食業務的快速發展,其年營收從2022年的5.49億元猛增至2023年的92.94億元。但同時該公司也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年虧8293萬元。
截至2023年末,萬辰集團旗下的量販零食門店達到4726家,截至今年4月,萬辰集團的門店數量超過5200家。
據王健坤之子王澤寧在2023年透露,好想來的擴張速度是月均開店超400家,預計在2025年實現萬店規模。
目前在量販零食領域,已有萬店規模的企業出現,6月12日零食很忙官微宣布公司更名為鳴鳴很忙集團,并且公司旗下門店正式突破1萬家,此前的數據是截至今年2月底他們的門店數量突破了7500家,截至今年4月底門店數量又突破了9000家。
相當于在3月1日至6月12日這103天里,該公司至少新增門店2500家,平均每天開店超過24家,按這個速度計算,平均每月(按30天計算)開店高達728家。
目前,量販零食行業的玩家們仍在“跑馬圈地”的過程中。可以預見,作為量販零食行業暫時的第二名,萬辰集團未來仍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3、業績出現大幅波動,股價創年內新低
在萬辰集團跨界做量販零食業務之后,該公司的業績就出現了大幅波動,其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了1592%,凈利潤卻同比下降了273.72%。
2024年一季度,該公司的營收為48.3億元,同比增長534.03%,凈利潤為623.8萬元,同比下降了88.15%。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2020年,當時還是萬辰生物的凈利率為21.36%,2021年期凈利率下降至5.39%。2022年布局量販零食業務后的凈利率為7.56%,而2023年則是該公司擁有量販零食之后完整的財政年,其公司凈利率為-1.57%。
2024年一季度,該公司的凈利率為1.43%,而自2020年以來的4年里,其一季度凈利率分別為39.95%、22.47%、20.85%和6.03%。
顯然,量販零食業務確實給萬辰集團帶來了巨大的營收增長,但同時也拖累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2024年一季度財報發布后,有投資者曾追問萬辰集團管理層有關盈利能力的展望。
對此,萬辰集團實控人王澤寧和零食業務合伙人韋熠等高管的回應是:“2024年一季度我們量販零食業務在扣除股權激勵帶來的股份支付后,凈利率已經是到2.5%的水平了,時間拉長來看,我們覺得還有很多可以去努力優化的空間,來提升效率和經營的水平。”
今年6月6日,萬辰集團的股價在盤中一度觸及22.2元/股,創下公司股價年內新低。截至6月19日收盤,萬辰集團的公司股價為21.30元/股,較今年1月2日的收盤價36.64元/股,下跌了大約41.9%。
萬辰集團在公司上市后,跨界進入一個競爭極其激烈,同時凈利率又非常低的領域,不知這次王健坤是否真的選對了賽道?
*文中題圖來自好想來官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