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令世界都絕望的定律,被任正非視為華為活力之源!
這是一條讓科學家都感到絕望的定律,很多人在理解它之后,都突然頓悟了,那么這是為什么?熵增定律到底是什么?
吳曉波老師說過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整個宇宙客觀存在的規律,我給出的回答是----熵增定律!
一、何謂熵增定律?
在1865年,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首次提出了“熵”這一概念,他認為:在一個封閉的孤立系統內,熱量總是從高溫流向低溫,從有序走向無序,而且這一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如果沒有外界向這個系統輸入能量的話,那么熵增的過程是不可逆的,最終會達到熵的最大狀態,系統陷入混沌無序。
我們舉一些簡單的例子來理解熵增定律,例如:一杯開水放著放著就會變涼,水只能從高處往低處流,落地的樹葉不會變成樹,我們的手機會越來越卡,房間會越來越亂。之所以會如此,就是因為熵增在不斷增加,在沒有外界輸送能量的情況下,總混亂度會越來越大。
二、熵增定律不僅可以用來概括整個宇宙的運行規律,也可以用來解釋企業的運行規律。
華為的組織管理當中,任正非曾多次提及“熵增、熵減”的概念。
“我們一定要加強中、高級干部和專家的實踐循環,在循環中擴大視野、增加見識,提高能力。這就是熵減。萬物生長是熵減,戰略預備隊循環流動是熵減,干部增加實踐知識是熵減,破格提拔干部也是熵減,合理的年齡退休也是熵減……”
在任正非看來,熵減就像是一個怠惰的胖子通過身體鍛煉而取得健康強壯體魄的過程。
要保持華為的競爭力,“熵減”運動必不可少。
任正非在《熵減:華為活力之源》中寫道:
水從青藏高原流到大海,是能量釋放的過程,一路歡歌笑語,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泛起陣陣歡樂的浪花。遇山繞過去,遇洼地填成湖,絕不爭斗。若流到大海再不回來,人類社會就死了。當我們用水泵把水抽到高處的時候,是用外力恢復它的能量,這個熵減過程多么痛苦呀!水泵葉片飛速地旋轉,狠狠擊打著水,把水打向高處,你聽到過水在管子里的呻吟嗎?我聽見過:“媽媽我不學鋼琴呀!”,“我想多睡一會。”,“媽媽痛,好痛呀!我不要讓葉片舅舅打我呀!我做作業了。”
人的熵減同樣。從幼兒園認字、彈琴;小學學數學;從中學歷史、物理到本科、碩士、博士,考試前的不眠之夜……好不容易畢業了,又要接受打ABC的考核、末位淘汰等的擠壓。熵減的過程十分痛苦,十分痛苦呀!但結果都是光明的。從小就不學習,不努力,熵增的結果是痛苦呀!我想重來一次,但沒有來生。
人和自然界,因為都有能量轉換,才能增加勢能,才使人類社會這么美好。
——摘自《熵減:華為活力之源》任正非 2018年1月15日
對于一個組織來說,內部僵化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僵化就意味著死亡,所以每一個企業家都在想辦法激活內部,海爾就是打破傳統雇傭制,讓數萬名員工自由組合成一個個創業團隊,通過優勝劣汰的競爭方式來激活內部系統的。
用張瑞敏的理論來說,就是“賽馬”而非“相馬”,不再依靠伯樂去發現千里馬,而是通過競爭和比拼來淘汰劣馬,讓千里馬脫穎而出!
華為每年淘汰干部10%,員工淘汰5%,每年18萬人會淘汰5千人到9千人來激活整個團隊。
很難想象,如果微信不是騰訊內部賽馬做出來的,騰訊現在會變成怎樣。
雷軍先于微信推出米聊,最后卻敗給了微信。
雷軍做米聊時曾透露:“做米聊曾有設想,如果騰訊一年后才有所反應,米聊勝率是50%,如果騰訊兩三個月就有反應,米聊應該100%會死掉。”事實上,騰訊在兩個月后就推出了微信。
在看到米聊的苗頭時,馬化騰迅速反應,于深圳、廣州和上海三地啟動賽馬制開發wechat(微信英文名)來阻擊對手,最終張小龍帶領的廣州團隊贏了,早了一個月。
后來馬化騰說:“三個團隊我不知道哪一個團隊會贏,但我知道一定會有一個團隊會贏,只要有一個團隊贏了,我就贏了。”
所以,微信成功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對于一個大的組織來說,一定要反熵增,這樣才可以避免組織的崩塌。
物理學家薛定諤說:“自然萬物都趨向從有序到無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過不斷抵消其生活中產生的正熵,使自己維持在一個穩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負熵為生。”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對抗熵增。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生命力才會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
在1998年亞馬遜致股東信里,貝佐斯說:“我們要反抗熵( We want to fight entropy)。”
如果地球毀滅了,我們怎么能夠在一張名片上寫下地球文明的全部精髓,讓其他文明知道我們曾有過這個文明。
三、如何構建構建耗散結構來抵抗熵增定律?
任正非對耗散結構的比喻如下:你每天去鍛煉身體跑步就是耗散結構。為什么呢?你身體的能量多了,把它耗散掉了,就變成了肌肉,就變成了強健的血液循環系統,能量消耗掉了,糖尿病也不會有了,肥胖病也不會有了,身體也苗條了,這就是最簡單的耗散結構。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應做好以下幾點,來抵御未來的混沌,減少熵增。
1、建立開放系統
既然孤立系統不會出現耗散結構,而耗散結構產生于開放系統,它存在著由環境流向系統的負熵流。使系統的熵減小,有序度增加。因此第一件事就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開放系統。
亞馬遜會把現金流源源不斷地投入到一些全新的領域,比如云服務、FBA物流體系等等。貝索斯認為,如果亞馬遜只是停留在原來的主營業務上,企業最終會走向死亡。而進入新的領域,新的挑戰將會激發團隊的戰斗性和創新能力。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亞馬遜的反熵增策略一共幫助它完成了三輪顛覆。
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有越來越多的貿易往來,這個城市往往就更發達,人也是如此。只有在與外界交換能量之后,一個人才有可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像躺在書桌上的一堆油畫顏料,是不會自動變成一幅畫的。
2、遠離平衡態
平靜的水面,如果不引入任何外部的力量,那么它最終會成為一潭死水,但是水面上層層的漣漪告訴我們,外部的系統,可能是一顆石子,也可能是天空中的雨滴,打破了這種平靜,帶來了生命的活力。
大家都知道“溫水煮青蛙”的故事。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溫水煮青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熱,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當青蛙發現無法忍受高溫時,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覺被煮死在熱水中。
因此,我們只有“突破舒適區”,主動尋求改變,謀求發展,才能邁向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