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錦是指南京生產的以錦緞為主的各種提花絲織物的總稱,它代表了我國絲織工藝的最高成就。
追溯南京云錦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晉時期,在元朝統治就為了體現自己的身份等級,用金箔來裝飾織物。
到了明朝南京云錦發展就處于繁榮時期,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妝花制造工藝。
清代在江南地區設立了三大織造,近代南京城秦淮河邊的商業場景有染坊、絲線鋪和綢緞裝,它們最大的特點是前店后廠,前面是一個商店,后面是一個小作坊。
南京云錦需要染色洗絲,所以織錦工人都是圍繞著秦淮河而居住。在清朝最鼎盛的時候,南京城內有3萬織機30萬人以織錦業為生,規模相當的宏大。
五彩云章 天工織就,南京云錦從制造工藝的角度有四大分類,包括庫緞、織金、妝花和庫錦。庫緞的特點是它的花色都是團花,織金是用金絲線制造而成,妝花最大的特點是用色豐富,一件料中可以用到十幾種甚至三十幾種顏色,庫錦的顏色圖案的排列重復,有規律性。
妝花,在制造的過程中非常考驗這個制造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這也是目前仍然需要用手工織造而成,2009年的時候,南京云錦織造技藝被列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保護。
織造云錦所需要的工具叫做大花樓提花木織機,這架織機它一共有1924個零件,使用的時候需要上下兩個工人相互配合,一天工作8個小時,也只能支出5-6厘米的長度,所以云錦也被稱作為寸金寸錦。
尚方華袞 黼黻文明,服飾彰顯的等級制度,明清時期啊,尤其是清朝早中期,君王服飾的生產任務大多是由這個江寧織造專門生產,所以江寧織造還有一個稱號“皇家衣櫥”。
云錦是專供皇家御用的,在官員身上唯一一塊能夠用到云錦的部分,就是他胸口的官補。清代的文官官補的圖案主要是飛禽的圖案,不同動物的圖案就代表這個官員不同的官階。
與文官相對應的是武官官補,主要是走獸的圖案。
普通的唐卡是用礦石染料來繪制的,云錦裝裱的唐卡最為名貴,由皇家定制。還曾被用來贈送給西藏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
民國時期的南京云錦由于辛亥革命的爆發,清王朝滅亡,云錦失去了最大的消費對象,開始走向下坡路。
近年來云錦遺產輝映世界,兩幅宏偉的云錦現代作品,萬壽中華圖,是南京云錦研究所獻給國家60周年的賀禮,這個上面一共只有56只仙鶴,代表了我們56個民族。
九龍圖,它是以故宮九龍壁為原型制作而成,整幅圖長約6.3米,寬約0.9米。正中心的這條龍全身都是用孔雀羽毛線制作而成,它的立體感和浮雕感就比其他的龍更加的明顯。
至此江寧織造博物館的參觀結束,參觀江寧織造博物館不僅在于了解曠世的錦繡華服,還在于能走進《紅樓夢》般的大觀園。
江寧織造博物館Tips: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123號
開放時間:每周一例行閉館,周二至周日 9:00-17:30(17:00停止售票),周五周六實行夜開放,開館時間為9:00-21:00(20:30停止售票)。
票價:30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