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99
作者:觀察君
校稿:程程 / 編輯:致知
裝修第一股也頂不住了!近日,家裝行業巨頭東易日盛被曝跑路,全國多家門店關停,大量被欠款的材料商和工長無處討債,一些家裝工地停工。東易日盛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家裝企業,是家裝行業的龍頭,如今深陷債務和討薪困境中,其總部早已人去樓空。就連高位入股的小米也深受其害,損失超9000萬。一個家裝行業的巨無霸,是怎樣在短短一年時間暴雷的呢?
近日,媒體報道,東易日盛在北京酒仙橋的總部辦公室已經人去樓空,前臺和辦公區域都沒有工作人員,只有大量前來討要貨款和工資的材料供應商和工長。其中不乏被欠款上百萬的供應商,但遲遲沒有拿到貨款。大家最終沒有等來貨款,只等來了一張還款協議。東易日盛要求大家簽署一份還款協議,約定在12月31日前還款。但這些債主哪里還能等到那個時候,紛紛拒簽。最終,這些債主商議,準備直接起訴東易日盛。
其實,東易日盛相關經營負面消息,從4月份就開始不斷被爆出。比如各地分公司閉店跑路,拖欠員工工資,供應商要債,正在施工的家裝工地停工等等。東易日盛在社交媒體不發討薪消息,有設計師稱被欠薪40萬以上。
目前,東易日盛的官網已經無法打開,其官方微博已經于4月1日后停更。其最后一條微博發布于4月1日愚人節。
因各種負面信息纏身,東易日盛股價出現下滑。5月中旬的業績說明會上,東易日盛董事長、總經理陳輝親自出面解釋。陳輝稱,各地門店關店只是正常的調整優化。這一解釋根本無法打消市場疑慮。東易日盛上市的深交所發來問詢,要求解釋近期負面消息是否屬實。東易日盛在回復中表示,盡管關店28家,但屬于正常調整,問題不大,而且不會賴賬,會變賣資產,并且尋求戰略投資。
盡管表達了“堅強”的心態,卻暴露了東易日盛確實存在巨大的經營困難。這個不躺平的心態居然奇跡般地給東易日盛的股價來了一天的回光返照。但此后就一直大跌。
到6月24日,東易日盛的股價已經跌至2.11元每股。要知道,東易日盛在2014年深交所上市掛牌首日的股價就超過27元每股,市值超過34億元。而如今,東易日盛總市值才8億多,蒸發得只剩下兩個零頭。
東易日盛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主打設計,強調設計環節的家裝公司,深受小資青年的喜歡,也被稱為小資家庭最喜歡的裝修公司。2014年,東易日盛登陸深交所,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家裝企業。
東易日盛的高光時刻是在2021年。根據東易日盛財報,其2021年營收達到42.91億元,是東易日盛的巔峰時刻。但之后就急轉直下。今年第一季度,東易日盛虧損1.16億,資產負債率達到97.13%,已經瀕臨破產。這個負債率,連房地產行業都要望塵莫及。
除了供應商和員工,意外受傷的還有小米。
2020年10月,小米購買了東易日盛2100萬股權,對東易日盛持股5.01%,成為東易日盛第三大股東。這筆買賣,在當時,當然是皆大歡喜。小米希望借助東易日盛來強化小米生態的生存能力。而東易日盛,終于抱上了資本的大腿。
但是很快,小米就知道了什么叫“接盤俠”。購買股權時,東易日盛的股價在7元左右,如今,股價已經跌到2元,折算一下,小米不到4年時間蒸發了1億元。東易日盛在小米生態電視上投放的廣告款還一直拖欠中。里外一算,小米被坑慘了。
企查查顯示,東易日盛已經累計有接近600個司法案件,其中今年的案件就超過27%,接近三成。而且大部分都是裝飾合同糾紛和欠薪的責任糾紛案件。
觀察君認為,東易日盛的暴雷,是房地產行業下行和經濟環境因素造成的次生災害。作為房地產的下游產業,家裝行業也很無奈。共榮共生的關系下,作為第一股的東易日盛已經如此,整個家裝行業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東易日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