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望京的金輝大廈上班,樓下有一家Manner,上了多少天班,就喝了多少杯Manner。
雖然Manner總有難喝的新品,但因為咖啡價格便宜又有品質,成功地取代了隔壁的星巴克,成為金輝打工人的每日續命水。
不過上一周看到Manner 咖啡店的店員因為顧客催單,向顧客臉上潑咖啡粉的新聞,看了很多相關報道,我才了解到,原來我喝的Manner背后,是壓榨員工利益換來的。
通過控制咖啡師數量、壓縮員工月工資在4000—5000元、員工一天需要工作15個小時最多要做333杯咖啡、把員工逼瘋換來的。
突然間覺得自己變成了資本擴張的一環,心里很不是滋味。
聽到視頻里女店員吶喊公平嗎公平嗎,同為打工人,很難不共情。
看到她的嘶吼,就想到之前上班被嚴重剝削靈魂被掏空的自己。
今天不討論Manner的商業模式,不討論Manner員工的對與錯,聊聊我看到的職場現狀,有多人正在被逼瘋的路上。
各行各業的打工人除了做事,還要提供情緒價值。特別是我們卑微的 廣告行業,上要摸清老板的喜好,外要捧著客戶。 不分晝夜,伺候幾十個工作 群里的Michael 、Grace、Jessica。 每說一句話都要在心里過一遍 能不能說,說了會不會影響項目推進。
如果想維護客戶關系,下班后還要陪酒陪飯,聽他發泄生活中的苦悶,當他的情緒垃圾桶。
你說要能多賺點錢也就忍了,但按照這種24小時stand by的工作模式,如果算時薪,廣告行業的收入可謂廉價得可憐。
最離譜的是,還要時不時經歷極限deadline,從接手brief到執行、交付,8天時間要拍一個廣告片。想想看,如果只給你一個月復習就讓你參加高考還要求你拿高分,你會不會夜夜做噩夢?
難道我們的出廠設定就是耗材?注定要燃燒自己,照亮老板的路?
和一位同行聊天,說起和客戶之間的矛盾,她說現在想明白了,不是人的問題,是制度和規則的問題,是公司的問題,客戶A走了,會有客戶B,然后重復同樣的相看兩厭模式。但如果她人手充足,不用一個人處理那么多事兒,心態就會好很多。
說到底還是老板在剝削壓榨,人效不匹配,精神壓力大,每天都在情緒臨界點,遇到客戶凌晨一點加新需求時很難不爆發。一向溫和的她在說起自己的老板時咬牙切齒,越說越激動,很想像Manner店員一樣往老板身上潑咖啡,起碼可以爽一爽。
一種平靜外表下的瘋感。現在大家真的很容易情緒爆炸,誰也說不好自己不經意間的一句話會不會成為壓垮別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之前接洽過一個短視頻代運營項目,按照對方的需求,我們團隊配置了一位創意總監、兩位策劃、一位編導、一位攝影、一位剪輯, 對方在看了報價后,直接說,你們團隊太多人太貴了,他不如自己招一個編導。
后來他確實招了一個編導,一個人干四五個人的事兒 ,可見這位編導會被壓榨成什么樣。 而十年前我們還是杜 蕾斯小編的 時候, 光是運營微博這一個平臺,至少有10人。
要不然說職場是觸發情緒危機的高發區呢,那點破工資還要求你一個月內做出100萬贊的爆款視頻做到10萬粉絲并且帶貨20萬,擱誰誰不抑郁啊?張藝謀來了都不敢接這個offer。
你上班希望得到尊重、成長、實現個人價值,而你得到的恰恰都是以上這些描述的反義詞,你只是公司賬本上的一個成本數字。
作為一個在職場摸爬滾打十年的人,經歷過行業的紅利,也經歷過嚴重剝削, 現在對職場只有失望二字:聽到釘釘飛書提示音如同受刑,長期高壓身心耗損加倍,看清真相后價值觀崩塌。
而這種痛苦和傷害,需要更長時間修復。
我向來是喜歡工作的。但我不喜歡拼命工作。不喜歡生活里只剩下工作。不喜歡沒有尊嚴的工作。
《臨終前的五大遺憾》這本書的作者從事臨終關懷工作,她說人在彌留之際最后悔的五件事之一,就是希望自己沒有那么拼命地工作。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我們現在都被困在“拼命工作”的無力感中,疲憊地預見自己可悲的一生,錯失一個又一個熾熱的太陽。
以前職場環境相對友好,早九晚五后還有時間精力去livehouse,去夜爬鬼笑石俯瞰北京城, 去尋找自己的熱愛和 擅長,去叩問生命該在什么地方綻放。
現在大多數人被這個社會運作系統困得動彈不得,仿佛永遠好不起來。
但這真的不是靠個人可以改變的,這是結構性的問題。有沒有人管管現在這些企業?能不能還給我們一個健康的職場環境?
年輕時我算是一個挺軟弱挺好拿捏的人,沒少被打壓被否定,我也不懂得反擊。到很后期才反應過來,隱忍就是幫著別人欺負自己。
我也曾因為不向領導獻殷勤,被邊緣化被排擠,我很后悔當時沒有及時發瘋,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把委屈都憋在心里。最起碼讓他們知道,我被他們逼得精神狀態已經崩潰,他們沒資格這樣對我!
但我想,光是發瘋還不夠,總要做點什么,能讓我們的處境好起來,讓人和人之間減少一些戾氣。
我想,每個人都是能推動社會變化的。
個人能做的微小努力是,如果你覺得你的行業爛透了,那就想辦法遠離那個行業,想辦法不被剝削,積極尋找新出路,而不是助紂為虐,讓這個模式繼續運行,劣幣驅逐良幣。
我們打工人不應該互相傷害,而是應該團結起來,終有一天,我們工作的時候又能像個人!
作者|排版002
“經濟有周期,人無再少年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