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正在成為中國超市行業爭相模仿的一個標桿。
6月19日,經過胖東來超市“爆改”的永輝超市開門。公開資料顯示,改造后的永輝超市商品結構調整幅度達81.3%,新增單品占比達80%,開業當天僅僅過了20分鐘就被迫采取限流措施。
永輝方面稱,當天該門店銷售額達到188萬元,是調改之前日均銷售額的13.9倍。
永輝已經不是第一家被胖東來成功改造的超市了。在此之前,胖東來還先后幫助湖南步步高、江西嘉百樂等12家超市同行進行過改造,據報道,這些幫扶對象,在2023年業績都是正增長,其中有5家企業是兩位數的增長。
在超市行業江河日下、家樂福這樣的巨頭都頻頻關店的今天,胖東來似乎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路。
更出乎意料的是,帶領這支隊伍“逆勢而行”的于東來,不是某某商學院畢業、家世顯赫的大佬,而是一個蹲過好幾次拘留所的“小學生”——1996年3月,有三個河南小伙找到中國航天基金會,掏出2萬塊,說要捐款。原來,就在不久前,美國人將軍艦開進了臺灣海峽,面對赤裸裸的挑釁,舉國上下都義憤填膺,而這河南兄弟三人更是直接連夜開車跑到北京,要給國家捐錢造航母。
整個捐款過程非常低調,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后來央視記者找了大半年,才找到他們——而這三兄弟當中的一人,便是胖東來的老板于東來。
于東來這種質樸的江湖氣,和他的成長經歷有很大的關系。
與國內很多商圈大佬名校畢業、海歸精英的背景不同,于東來只有小學學歷。13歲那年,因為和家里頭鬧矛盾,于東來一氣之下離開老家許昌,跑到西安闖社會,為了謀生存,于東來去工地搬過磚,賣過花生瓜子,還當黃牛倒騰過電影票。
那段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不僅讓于東來變得格外能吃苦,也讓他堅信一件事情:富貴險中求,只要能賺錢,冒再大的風險都不是事。
沒想到,這個想法,日后讓他吃了不少苦頭。
1990年,于東來在許昌開了一家煙酒店,開始了自己的經商生涯。開店沒多久,有人找上于東來,說有幾箱香煙可以低價賣給他。對賺快錢的渴望,很快就戰勝了理智上對低價煙的懷疑,可沒想到他剛把香煙賣出去,警察就找了上來,原來這些煙是偷來的。因為銷贓,于東來在拘留所里蹲了段時間。
一年后,于東來卷土重來,又開了一家新的零售店。只不過摔了一跤的他,并沒有因此變踏實,反倒覺得上次被抓只是自己運氣不好,這次居然想著要搞一波大的,往外地倒賣私煙賺差價。他算了一筆賬,倒賣私煙要是勤快一點,一年能賺100萬,那可比自己本本分分做生意來錢快太多了。
第一回,他成了,賺了4萬,這進一步激發了他內心的貪欲:借錢,囤煙,想把買賣快速做大。可好運氣沒有繼續眷顧他,在第二回倒煙時,剛下高速公路,就被武警拿著沖鋒槍給架住了。雖然于東來很快被放了出來,可煙都被沒收了,于東來也因此背上了30萬的債務。
經過這次打擊,于東來總算是醒悟了。很多年以后,他在文章里寫到:“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挫折、坎坷?不是因為命運不好,而是自己著急著想發財,太急功近利……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無論干什么,都應該腳踏實地……”
1995年,在哥哥的支援下,于東來在許昌盤下第三家門店,開了家叫“望月樓胖子店”的零售店,也就是胖東來的前身。這一回,他沒再去想啥一夜暴富的鬼點子,而是提出要把服務做好,用真品換真心。
于東來要求,店里賣出去的東西上都必須蓋公章,消費者覺得有問題可以去質監部門檢驗,查出是假貨就一賠十。
別覺得現在超市沒人賣假貨,這個決定就沒啥大不了的,那可是1995年,很多小地方的商店里都找不到真貨,進去一看全是雷碧、粵立粵、哇哈哈,主打就是吃不死人就行。就算是現在,你在很多農村貨架上都能看到不少山寨日用品,比較一下,于東來三十年前在許昌這個四線城市的做法已經非常超前了。
除了不賣假貨,胖子店和同行們更大的區別是服務好。以前,中國的超市和百貨的店員都和顧客有仇似的,你進去問個啥都給你擺臭臉。但胖東來的店員不僅總是笑臉相迎,有顧客反映說想買的東西店里沒有,他們能連夜從外地找貨,然后專程給客人送到家里去。
于東來有什么魔法,能讓員工這么熱情?
答案很簡單:給錢。
當時,許昌平均工資只有300,但于東來在包吃住的情況下,給員工開的最低工資是1000,第二年漲到1200,第三年漲到1400……
靠著比服務,胖子店迅速在許昌打響了名氣,第一年就賺了50萬,往后幾年在人力成本不斷走高的情況下,利潤還一年比一年高。1997年,胖子店改名胖東來,并在許昌開了第一家分店。然而,就在于東來以為自己將要平步青云的時候,意外又一次降臨了。
1998年,有幾個混混跑到胖東來鬧事,還放火把超市給燒了。這把火,不僅讓整個超市變成了廢墟,火勢還蔓延到了樓上的賓館里,導致8人死亡。這件事差點讓于東來一蹶不振,他覺得如果自己不開超市,這8個人是不是就不會受牽連?他甚至琢磨,要不干脆就不做生意了吧。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聽到了胖東來可能要關,每天都會有無數老鄉打電話來安慰他,甚至有人騎著三輪從農村過來,當面給他加油。
顧客們的鼓勵和源源不斷的支持,讓于東來重新燃起了斗志,當年就在許昌開了兩家新店,實現了600萬的凈利潤。
這次的災難,也徹底改變了于東來。他覺得,如果不是這么多人的支持,他不可能這么快東山再起,因此往后賺錢就不是他的第一追求了。他說:之前我總抱怨很多,但是1998年之后我再也不想著抱怨了。做企業不是給自己做的,而是給社會做的。
于東來想把企業做得更大,去回報社會。于是他開始關注其他成功的企業家,想從他們身上,學做公司的經驗。然而越學,他卻越迷茫。有一次,他在電視上看到幾個互聯網公司的大佬對談,聊來聊去,聊的全是怎么占領市場,怎樣讓別人沒有機會。
一期節目看完,他很納悶,為什么我們的企業家都是“如此丑陋和渺小”?
恰好在不久之后,河南有家連鎖超市的老板找上了于東來,他說:我們20家超市,年利潤才500萬,你給員工開那么高的工資,店還沒我的多,憑什么凈利潤還比我多?能不能教教我?于東來倒也豪氣,直接就接下了這個活,同意幫同行管一年的店。
于東來接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員工漲工資,一線員工最少漲50%,店長年薪直接翻兩倍,還每人送臺小轎車。這家超市的老板一看,慌了,照你這么花錢,我們今年至少倒虧1000萬。
結果于東來拍著胸脯說:這一年如果虧了錢,虧多少我賠多少錢。沒想到,漲工資后第一個月,員工們工作更積極了,服務態度工作效率都有了提升,超市的營業額大漲40%,一年下來不僅沒有虧,凈利潤還翻了一倍。
這次的成功,在于東來心里埋下一顆種子:有沒有可能復制這種模式,讓更多人受益呢?
于是于東來做了一件顛覆商業常識的事情,他要把自己的經營方式普及出去。
或許是因為早年走捷徑翻車的經歷還歷歷在目,于東來開始做商超后,對規范二字看得很重要,他要求超市里每一個環節,操作細則都必須成文。比如水產部門的操作細則里,從不同種類水產的驗貨標準,到產品在貨架上應該怎么擺放,甚至連各類崗位的工作人員戴的手套是什么材質的,都寫得明明白白。
光這一條細則下,就有好幾百頁PPT,全是胖東來一線員工自己總結歸納的。經過長年累月的積攢,這樣的細則已經有幾萬個了,少說得有好幾千萬字,而在決定推廣胖東來模式后,于東來選擇將這些細則全部公開到了網上,免費對外開放。
剛開始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于東來就許過一個愿,希望5年后,河南每個城市,都有一家企業能像胖東來這樣,對員工好、對社會好的企業,甚至10年之后,每個城市能有3到5家。
然而,在去年的一次內部講話上,于東來很無奈地說:誰知道很多同行發展起來后,就忘了初心,不踏實做生意了,這么多年下來,還是只有一家胖東來。
是胖東來的PPT寫得還不夠細嗎?不,因為真正難學的并不是這些條條框框,而是于東來的經營理念。
別看胖東來一年盈利3、4億,其實它完全有能力賺得更多:首先,于東來規定,胖東來每周二要閉店休息,過年的時候也不上班,這樣算一年就少賣十幾億了。
其次,如今胖東來只在許昌和新鄉開了13家超市,要是把店鋪規模提上去,年入大幾百億絕對不成問題。那胖東來為啥不卷一點呢,于東來和錢有仇嗎?說出來我都覺得離譜,因為于東來擔心怕太卷了,會影響服務質量。
去年,胖東來開了一家茶葉店,因為生意太火了,胖東來宣布,為了穩定經營質量、商品質量和業務質量,茶葉店以后要減少3小時營業時間。
后來于東來在直播時解釋,怕營業太久,員工累生病,可如果多招一點人,萬一以后茶葉不火了,新來的人又要失業,那干脆少干點,反正賺得夠多了。
于東來不愿多開店也是同樣的原因。
其實十幾年前,胖東來也有過一年新開好幾家店的階段,但很快于東來就發現,這種擴張速度,根本沒辦法保證品質,新鄉的幾家門店,他七八個月才去一次,和店里的員工也沒啥交流。在這種甩手掌柜模式下,很多門店的環境、服務都越做越差。
而如果選擇將店開出許昌、新鄉,面對大城市的高房租、高物價,胖東來現有的模式同樣無法持續,除非壓縮員工福利或者降低服務的質量。這肯定是于東來不能夠接受的。
他好幾次在內部會上說:欲望大于能力,是一種災難。因此,胖東來不僅沒能走出河南,反而從2012年起,關停了十幾家環境不達標的店。關店之后,剩下門店的品質確實都有很大提升,于東來自豪地說,這些店,拿到任何國家去比也一點不會輸。
這下明白為啥沒第二家胖東來了吧?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很多企業別說效仿胖東來,更多時候其實是站在了它的對立面:做出點成績,就要畫大餅、炒估值;公司一上市就想著講概念,抬股價;領導拍腦袋想出個新點子,就立馬組團隊、加班內卷,剛發現行不通就立馬放棄裁員;做出來的產品,想的也不是怎么讓用戶舒坦,而是想著怎么在你付了錢之后,再多收割你幾道……
太多人把理想、熱愛掛在嘴邊,可在真正的理想主義面前,那些盛大的發布會、精美的PPT和大餅,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
仔細想想,于東來其實也并沒有打造出多么驚世駭俗的、顛覆性的模式,誠實本分、真誠待人、給消費者和員工基本的尊重、懂得控制欲望,這些更應該是商業社會基本的道德準則,然而如今于東來卻似乎成了獨行的逆行者,連按時下班都可以登上熱搜,這究竟是他的水平太高了,還是我們有太多企業“病”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