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上做動畫最厲害的一群人愿意用這樣的方式替你講述青春,沒有在嘲笑你、駕馭你,而是抱著巨大的善意告訴你這就是成長,你如何能忍住不哭?
當皮克斯重拾王牌,正視我們今天依然患有中二病,你會感受到那種真誠:ta們愿意跟你站在一起,去面對童年和青春里每一件最小而又最大的事情。」
跟著《頭腦特工隊2》哭完,我宣布皮克斯還是重回巔峰了。
《頭腦特工隊1》是天性快樂的小女孩萊莉在成長中發現憂傷的重要性,第二部中,青春期帶著更復雜的情緒“焦慮”、“尷尬”、“羨慕”和“厭煩”闖入,讓她學會與更新的自我和解。
看之前,覺得第二部無非是上一部世界觀的拓展,沒有想到它的好撲面而來,好到電影開頭就用1000%的情感沖擊潑你一臉:
同學Grace演講時手忙腳亂,硬幣灑了一地,萊莉的信念突然開始發光,噌地一下站起來幫忙撿硬幣,另一個女孩也開始幫忙,一段終生友誼就此開始。皮克斯太懂友誼的分量,太懂人在很小的年紀形成關于友愛的“信念”到底意味著什么。一個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戀愛或外表,而是牢不可破的友誼,為此她要沖破很多障礙,去完成自己心里最美好的那件事。
意識到皮克斯再次拾起
“童年/青春最珍貴的那件事”的時候,
我只想振臂歡呼:
皮克斯,你真的回來了!
文本整理自銩銩科幻電波
有刪節,收聽節目解鎖完整版
01、
王牌回歸:你青春期的每一件小事,皮克斯都懂
皮克斯這些年有點難熬。《頭腦特工隊1》2015年上映,之后的一系列新作《心靈奇旅》《青春變形記》《二分之一的魔法》《夏日友情天》《瘋狂元素城》似乎總是差口氣。
當人們評價這些電影“不夠好”,意思是它們都是佳作,但不是曾經那個滿分100、但交出200分答卷的皮克斯。
曾經的皮克斯是什么?是《玩具總動員》、《怪獸電力公司》和《飛屋環游記》。《頭腦特工隊2》擁有有趣的世界觀和美妙的畫面,但最重要的是,它仍然保有對青春期細微入微的描寫,并展現了巨大善意。
青春期就是各種“小事”:羞于談論某個游戲角色,想要認識最帥氣的學姐,琢磨怎樣雙手插兜走路更酷......這些被成年世界視為“無聊”的小破事兒,在這里被認真對待。你小時候有一個最愛的、想象中的朋友“冰棒”,你長大后也愛看早教動畫片,你初中時喜歡的樂隊上了高中就不好意思承認,
皮克斯事無巨細地呈現了我們的“中二”,
你癡迷紙片人的心情,
它也懂得。
童年,曾經是皮克斯最擅長捕捉的情感。彭博社這樣總結皮克斯的王牌技法:巧妙地在童年和長大的煩惱之間建立連接。
過去30年里,皮克斯動畫不只一次將“童年的夢想”溫柔拾起,一次次撞擊觀眾的心靈:《玩具總動員》講述如何對待陪你走過童年的玩具,《怪獸電力公司》《飛屋環游記》《二分之一的魔法》關于“你是否相信”。
因此《頭腦特工隊2》的感動超出了故事本身。皮克斯仍在講述你珍視之物的力量。
萊莉急于長大,“酷”成為了人生最新的重大課題。跟大孩子們一起走手臂不知往哪擺,假笑佯裝合群,最后決定雙手插兜裝酷,小細節也能拍這么久,但是太生動了,許多人的青春期也是這么過來的,臉上冒一顆痘就是天大的事。
萊莉的“陰暗秘密保險庫”看得每個老二次元心有戚戚,“白日夢樂園”的總統山上還留有男團和夢想男友的雕塑。皮克斯沒有將它們扔在腦后遺忘區,而是“替”萊莉找了一個地方存放,知道未來某天你的“懷舊奶奶”會需要它們回來。也有眼尖的觀眾發現樂樂、憂憂的床頭依然貼著冰棒的照片,她們評論道:
盡管萊莉忘了,
但全世界(或皮克斯)都替你記得。
當世界上做動畫最厲害的一群人愿意用這樣的方式替你講述青春,沒有在嘲笑你、駕馭你,而是抱著巨大的善意告訴你這就是成長,你如何能忍住不哭?
當皮克斯重拾王牌,正視我們今天依然患有中二病,你會感受到那種真誠:ta們愿意跟你站在一起,去面對青春里每一件最小、而又最大的事情。
02、
世界觀搭建:炫技撲面而來
詳細到令人發指的世界觀,是皮克斯另一張王牌。
《玩具總動員》三部曲是一連串小小假設的延展:你離開房間后玩具會活過來嗎,活過來做什么,說什么,它們會跟彼此交朋友嗎,會想要離開你去過新的人生嗎。《怪獸電力公司》設計了一個虛擬世界的運作系統只為解釋“小時候你害怕的衣櫥里的怪物”是怎么來的。《機器人總動員》用一只小機器人拉開人工智能宏大議題的一角:瓦力是怎么覺醒的?伊芙是哪來的?其他機器人還有沒有覺醒的機會?覺醒后人類會怎樣?
9年前,皮克斯在《頭腦特工隊1》中大規模展示了化抽象為具象的恐怖能力。
《頭腦特工隊1》設定,萊莉的大腦世界
人類科學對大腦的研究仍然非常淺薄,心理學又是另一個龐大命題,而且這個學科還在不斷演進,許多理論不停變化,皮克斯滿懷童趣地將復雜的大腦機制簡化,同時又讓它們無比真實。
首先,拎出5個主控“情緒”,將大腦簡化成一座“圖書館”,“記憶球”儲存在高聳入云的架子上,架子的形狀是大腦溝回。最初“記憶球”是單色的,取決于主控大腦的情緒,后來樂樂和憂憂共同生成了雙色記憶球,意味著這個孩子長大了一些,擁有了更復雜的情緒。
“圖書館”周圍會生成一座座“島嶼”,代表人生最重要的大事,比如萊莉的家庭島、友誼島、搞怪島、冰球島,隨著情緒和觀念的波動而變化,坍塌、變形或重建,盡管片中島嶼用的是堅實的物理材質,但你還是會在瞬間意識到它是柔軟的、瞬息萬變的神經元和生物電。
到了《頭腦特工隊2》,新區域“信念海”出現了,靈動的質感介于絲綢和水之間,記憶球漂浮在海中形成一個個“信念”,像琴弦一樣直沖大腦,鑄就你的人格。“意識流”和“頭腦風暴”本來是形容詞,也被具象化為巨大且合理的奇觀。意識流是肚子餓了就有披薩飄過,想起討厭的食物會浮現西藍花;頭腦風暴會降下燈泡暴雨,有餿主意也有靈光一現。
畫風的碰撞也在1、2部中反復出現,用來解釋大腦機制:第一部中樂樂和冰棒穿過大腦的“抽象”區域,3D人物突變畢加索,具象化程度不斷降低,變成一個色塊、一種質感,逃出去的方法竟是降維打擊——變成一條線。
第二部中主角們被困在“陰暗秘密保險庫”,突然冒出2D卡通角色布魯菲和包奇,一邊抽幀一邊對著第四堵墻之外的觀眾說話,致敬了迪士尼早教動畫《米奇妙妙屋》。萊莉暗戀的游戲角色蘭斯·冷月刀客靈感來自《任天堂大亂斗》和《最終幻想》。
老阿宅be like:太美了,這種電影值得我買回DVD逐幀欣賞
皮克斯的炫技再次升級,情緒小人們的身體質感是亮晶晶的毛發,精美到極致時也會突然來一個降維打擊——低像素、低幀率的粗糙建模在門邊卡bug出不去。
這些瞬間,一股快樂會沖出作品本身,
讓你強烈感受到主創在跟你一起玩。
而這種玩樂是一種稀缺體驗,不是每一部電影都有。
這也是為什么這部電影無法劇透:表面是一個青春期女孩想要融入新生活的簡單故事,實際是一座超級腦內大劇場,里面有看不完的東西。冰球隊的學姐問萊莉喜歡哪個樂隊,萊莉崩潰了,調出所有音樂知識也找不到一個很“酷”的回答,這時喪喪一按按鈕,小姑娘就突然掌握了一種超級技能——諷刺。與此同時整個大腦天崩地裂,諷刺形成了東非大裂谷,所有話語只要經過那里就會自動變成陰陽怪氣。
成長即變化,因此萊莉的腦世界不是焊死的,而是流動的,它會隨著新的情緒、領悟和信念而波動,最終升華為一個主旨:小時候你被情緒主導,隨著年齡增長,情緒意識到她們不能再替你選擇,你是自由的。這種人類的自由意志會形成一個個閃光的信念。
成長的標志是接納自己的全部,
沒有哪一種情緒能決定你是誰。
03、
皮克斯告訴你,你可以一直擁有你的“冰棒”
這些年皮克斯致力于主創培養,新主創們用更私人化的表達推出“自傳體故事”《夏日友晴天》《青春變形記》《瘋狂元素城》,但似乎都離大眾的普世情緒有些距離。
但是,新的島嶼正在建立,新的皮克斯正在鑄造我們今天看到的《頭腦特工隊2》。對于看著皮克斯動畫長大的觀眾來說,青春已經遠去,懷舊開始登場,但藝術家們對人類情感的概括與提練可以讓每個年齡段共鳴。你可以跟著每一個情緒哭笑,每一個情緒都能走到心坎里去,這就是皮克斯重回巔峰的原因。
《頭腦特工隊2》的票房已經橫掃全球,超過2024年上半年票房冠軍《沙丘2》,如果說對這部電影有什么觀影建議,那就是——
它的世界觀雖然如此復雜,制作如此精巧,情緒如此凝練,工業水準先進到令我們感到恐懼,但是,這些事情都不重要。你就讓自己放松下來,去跟著情緒去,因為真正優秀的藝術不需要你用理性思考,也完全來不及思考。
社交媒體上,焦焦讓東亞觀眾集體淚崩,因為“東亞小孩無法形成‘我很棒’的原生信念,他/她們從小就與焦慮共生。”從80后到10后,家長、老師和周圍所有人都會教導孩子“你不要有這些情緒”,但是全球最頂級的藝術家在乎你每一個小心思,把你那件最小、最無處安放的心事變成一場盛大的戲劇,給你被關愛的感受。這種接納感也符合當下的時代語境。
過去的觀念里,毛絨玩具是給小孩玩的,動畫是給小孩看的,科幻是給小孩看的,但觀念正在改變,今天的從業者們呼吁“動畫就是電影”,科幻也可以屬于成年人,一些數據表明4成美國人晚上會抱著毛絨玩具入睡,而且很多成年人都擁有毛絨玩具。
這是既是基于社會既定事實的變化,也是心理學研究的變化,現在的孩子在成年化,成年人在兒童化,成年和童年之間的界限不斷在變化。榮格的內在小孩(Inner Child)概念逐漸流行開來,這個界限還會日益模糊,不斷被推翻和重建。
皮克斯也一直關注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頭腦特工隊》來自主創自己的孩子——第一部改編自導演彼特·道格特和女兒相處的經歷,票房收入逼近10億美元并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之后,《怪獸大學》、《恐龍當家》和《1/2的魔法》故事總監凱爾西·曼恩提議可以做一部續集講講萊利的青春期,靈感來自曼恩與自己的女兒。后來曼恩成為了第二部的導演,從可愛的情緒變化邁入深刻的心理問題,片尾字幕中有一句鳴謝,“獻給孩子們,我們愛你們最本真的樣子”。
感謝皮克斯大聲疾呼:
人類只有徹底拋除對“童年”的摒棄和厭惡,
才可以真正“長大”。
世俗觀念和既定事實都可以被推翻,我們有義務告訴自己和下一代:你完全可以一直擁有你的“冰棒”。
你可能還感興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