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山城”重慶的天花板級復雜路況,長城汽車全場景NOA智能駕駛系統能否挑戰成功?6月30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親自駕駛魏牌藍山智駕版,全程使用NOA智能駕駛系統,在重慶城區實地測試。通過直播形式,我們看到整個過程幾乎不需要人工接管,順利完成全長約35公里的測試行程,其中不乏盤龍立交、解放碑地下環路等高難度復雜路段,展現出長城汽車智駕技術的優秀實力。
長城NOA智能駕駛系統采用的是無高精地圖技術路線?;诙说蕉酥邱{大模型-SEE,SEE代表安全、高效、體驗,實現了感知、決策、規控等環節的全鏈路一體化整合;并通過深度學習技術,通過輸入數據對模型進行聯合訓練,不再由規則定義駕駛行為,而是讓模型像司機一樣直接學習“如何開車“。
硬件方面匹配1個激光雷達、3個毫米波雷達、11個高清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共計27個傳感器;搭載Orin-X芯片,達到254TOPS市場主流算力。
基于SEE大模型,長城NOA系統的感知范圍達到前向250米,后向150米,側向120米,覆蓋接近10萬平方米;并能夠精準識別30cm*30cm以上的各類障礙物。通過導航地圖信息和感知信息融合,清晰地還原完整的道路環境。這一過程不依賴定位信號,不依賴高精度地圖更新,徹底解決區域覆蓋問題。
除注重高效、體驗外,“安全”是長城NOA系統的底層邏輯。正如魏建軍所說,“安全是我們輔助駕駛的前提,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p>
盤龍立交的技術挑戰:提前識別,合理選路
盤龍立交橋是重慶主城最大、最復雜的立交橋,包含5層、8個方向和20個匝道。直播中可以看到,長城NOA系統可以自主識別匝道路口,并精準規劃行駛路徑。在出主路進入輔路時,長城NOA系統實時監測側方來車,在保持安全距離的前提下,選擇合理的變道時機,展現出在復雜交通條件下的選道和路徑規劃能力。
重慶江面大橋的擁堵管理:有效博弈,順暢通行
當車輛駛入長江大橋時,面對橋面的高峰期擁堵路況,長城NOA系統能實時分析交通流量、車輛位置,通過精準計算,結合博弈算法,完成高難度并線操作。此外,通過“還原世界”的界面,我們看到長城NOA系統能夠實時更新路況信息,動態調整行駛策略,盡可能保持流暢行駛。
渝中區的城市迷宮:平穩前行,靈活避障
進入老城區后有大量的狹窄街道和復雜的人車混行路況,例如行人橫穿馬路、人車混流等。通過直播我們看到,無論是道路施工造成的盲區,或遭遇行人突然橫穿馬路,長城NOA系統能夠做到減速、等待、慢行,始終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則。
解放碑地下環道的極限挑戰:全面感知,高效決策
不同于傳統的筆直的隧道,解放碑下環道內有拐彎有路口有紅綠燈,連通7個道路、2萬多個停車位,不僅極其狹窄、昏暗,車道標識模糊,同時通信信號也不佳,給NOA系統帶來極大考驗。直播中我們看到,根據地下環道入口位置,長城NOA系統正確地提前變道并進入環道。在昏暗的環境下,能夠準確識別路牌和紅綠燈。在最具挑戰的出口位置,成功完成超窄直角右轉,最終順利通過這一同樣具有挑戰性的路段。
此次重慶直播,是繼4月15日保定智駕直播后,長城NOA向更高難度的智駕測試發起的挑戰。相信通過快速迭代能力,長城汽車NOA技術也將不斷優化和完善。本次實測所駕駛的車型為魏牌藍山智駕版,搭載Hi4混合動力技術,系統最大綜合功率380千瓦,WLTC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200公里,百公里加速4.9s。2+2+2六座布局,搭載最新一代Coffee Pilot Ultra智駕系統,新車預計于7月中旬到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