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米其林榜單很有意思,面館占比不少,在片兒川拌川扎堆的杭州面條江湖中,做羊肉面的并不多,能做到必比登推介的更是獨一份,只此一家,開在文三路的秀才羊肉面館就是這獨一份,據說老板得知自己的面館上了必比登榜后還一臉懵,不知道這個榜是干啥的,直到放榜后店里的客流量比平時多了50%,但又因為對榜單不清楚,準備不足,導致手忙腳亂。
秀才羊肉面館來自桐鄉,魯迅先生說過,杭嘉湖再難熬的風雪之夜,只要有桐鄉的羊肉面,什么毛病都沒有了。
從杭州東站出發至桐鄉,不過一個小時的行程, 每天從杭州東站出發至桐鄉的車次也密集,只要想去桐鄉,隨時都可以坐上高鐵來這座擁著烏鎮和西塘兩大名片的小城享受一次“浮得偷得半日閑”的時光,對于杭州的吃貨來說,一碗桐鄉羊肉面才是令人有說走就走的理由。
在片兒川、拌川面館林立的杭州,桐鄉羊肉面就很少見,把桐鄉羊肉面搬到了杭州市,也讓杭州的吃貨不用專程跑一趟桐鄉就能吃到羊肉面。
最早的秀才羊肉面館名字為桐鄉咬強羊肉面館,開在清泰路,老板是個光頭,進門就能看到一個光頭守著幾口煮羊肉的大鐵鍋在忙。這家面館好記,一是只賣桐鄉羊肉面,二是老板是個光頭。
搬到文三路的桐鄉羊肉面館換成了秀才羊肉面館,從桐鄉咬強羊肉面館改成秀才羊肉面,老板說因為很多人不懂咬強的意思,在桐鄉,“咬強”就是美味羊肉的代名詞,但到了杭州,在招牌上掛上了咬強兩個字,每天都會有人來問,改了名字就不用每天費力和大家解釋了。
大瓷盤和剪刀都是這個羊肉館館里的特點。
大瓷盤是用來替代鍋蓋,據說為了去除湖羊肉的膻味,除了必須有的調料之外,還配制了特別的藥材,大瓷盤是用在煮羊肉的時候壓在肉上,替代鍋蓋的保溫,又因為一個個的大瓷盤壓在羊肉上,可以讓羊肉緊實不松散。剪刀是用來剪羊肉。
來秀才羊肉面館吃面,老板的第一句話是問要瘦一點還是肥一點,內臟要不要?每一個來吃面的人都會收到同樣的提問。
以我的小食量來說,一碗羊肉面是需要再請一個人相助才能吃完的。當你選好要的面之后, 老板就會從大鐵鍋按你所需要的撈出羊肉,不介意內臟的,另外再配上幾塊內臟,比如羊腸羊肚之類一起搭配。當你選完之后,老板就開始用剪刀來咔嚓羊雜了。
呈上一碗咬強羊肉面的最后步驟是撒上蒜葉姜末,這碗羊肉面就算是可以端上桌了!
料足,肉爛,羊肉符合了江浙人的飲食喜好,羊肉偏甜,重醬油,對有甜味的羊肉排斥的可能一時接受不了,羊肉的味道還是很好的,特別的酥爛,酥爛到羊骨輕輕一抽就能抽出來。
秀才羊肉店用的食材羊肉和面條每天都是從桐鄉運來,羊是農家用草料喂養大的湖羊,必須是12至16個月之間的公羊,公羊肉質相對更加結實;羊肉不能落地,也不能用水洗,洗過鮮味就沒了。
杭州的面館中細面很少,這種很細的桐鄉面條,30秒就能出鍋,煮出來筋道又入味,特別適合做羊肉面,這種細面在杭州即使定做,口感和桐鄉面還是有很大差別。
另外就是羊肉是大鍋煮出來的,而且時間夠久,羊肉夠多,這樣煮出來的的羊肉軟爛入味,秀才羊肉面館開在清泰街的時候我就經常去吃,吃完一碗面,還會再打包一份羊肉帶回富陽當夜宵吃,比起拌川和片兒川,羊肉面更讓人上癮,去滿覺隴玩時,看到也有一家做桐鄉羊肉面的,一頭鉆進去點了一碗羊肉面,明顯味道就不如秀才羊肉面。
最后,還是那句話,口味的事要做到讓所有人滿意,有點難,畢竟眾口難調,如果對羊肉帶著甜咸之味不排斥的話,就可以去試試秀才羊肉面。(我個人是很喜歡吃這種羊肉)
寫到這里,怎么回事,饑腸轆轆,恨不能眼前能出現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