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金縣起義考
文/張文玲
“李自成,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崇禎二年(1629),在甘肅金縣(今榆中縣)起義”,這是中國歷史博物館李自成巨型雕塑下的介紹。墻面上還有李自成從陜北到甘州,再經金縣起義,直到推翻明王朝的路線圖。李自成起義的相關記載見于清代計六奇《明季北略》.徐鼐《小腆紀年》和《鹿樵紀聞》.《流冠志》,以及新中國建立后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清史簡編》,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自成起義》.《李自成農民起義》等等書刊。然而,蘭州有人以“李是陜北人,不可能到金縣”和揚肇基給朝庭奏折“進京勤王甘州兵因軍晌事在安定潰散”否認李自成榆中起義。
李自成金縣起義的原由有七:
一,連年天早引起災荒。據史書記載,天啟年間陜、山等地連續七年干早,不少農民流離失所,逃荒外出。
二,官逼民反。重災面前,官府不僅沒有減免賦稅和徭役,反而加重了對農民的剝削,迫使很多地方農民起義。
三,欠債受刑又負命案。李自成因欠鄉紳艾詔的高利貸入獄,“械而游于市”,又殺了艾舉人和妻之奸夫,因此逃命到甘肅甘州(今張掖)投軍。
四,因進京“勤王”路過金縣。因為滿清兵圍困了北京,清庭命令西北各鎮兵進京解圍,李自成所在楊肇基所部甘州兵進京途中路過金縣。
五,出于義憤。由于金縣欠餉,李自成順道找縣令,遇到參將王國鞭苔饑餓單衣的士兵,便殺了王國,身負又一殺頭之罪,只能起義。
六,李氏祖上曾居甘肅,臨洮.靖遠和蘭州西固扎馬臺.金縣青城均住族人,可為日后成事根基。
七,甘州兵安定潰散只是終點。李自成在榆中縣衙高呼“官府不讓我們活,我們反了"之后,一部人當即跟隨離開了東行隊伍,爾后在定西的路途,不斷有士兵逃離,到安定時,楊翬基所率甘州兵全部潰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