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住房消費從“居者有其屋”轉向“居者優其屋”,人民群眾對住房和城鄉建設的要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建設“好房子”成為企業時代新命題。
為探索社會各界共同推動好房子建設的新機制,學習體驗粵海置地工程建設品質力和產品兌現力。7月9日,由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廣東粵海置地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山粵海置地有限公司協辦的“一橋深中,一線品質”——廣東省房協走進馬鞍島標桿項目中山粵海城活動在中山順利舉行。
深中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重要通道,于2016年12月28日動工興建,歷時七年建設,在2024年6月30日15時迎來正式通車試運營,通車后車流量保持高位運行。
活動當天,廣東省房協會長王韶專門取道深中通道,體驗了這座全長24公里,跨越伶仃洋多條主要航道的世界級跨海工程。王韶表示,在他心目中深中通道不僅是一座令人震撼的大橋,還向我們展現了一幅美好的藍圖,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大灣區一定會更加繁榮、更加美好;又像一首時代的贊歌,唱響了“中國智造”的時代強音,讓人心潮澎湃,深刻體會到祖國的無比強大和自信。他認為,深中通道的順利開通將極大地推動廣東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深圳、中山和馬鞍島,甚至珠江西岸帶來更多可能!
活動上,中山粵海置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卓凱發表致辭。
葉卓凱首先對大家的到來致以熱烈歡迎,他表示,深中通道的通車,為中山乃至大灣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為中山粵海城項目注入新的活力與希望。未來,中山粵海城將繼續與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攜手,為打造灣區品質人居、打造深中一線產品而努力。
中山粵海置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葉卓凱
活動上,王韶會長以《好房子好企業精心造》為主題進行演講。王韶指出,房子對中國老百姓而言是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直接最體面的體現,敏感而執著!住房在任何時代都是最大最真切的民生要求。目前中國的住房消費已經從 “居者有其屋”轉向“居者優其屋”。對于廣東而言,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相對其他地區都存在更大市場,“好城市、好地段、好企業、好房子”一定有更大的機會。房地產企業應該學習勞斯萊斯的匠心精神,精心打造產品品質。對于“好房子”的內涵,王韶認為,只有信守長期主義,產品好、服務好、運營好才是真正的“好房子”。“好房子”沒有統一標準,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因企而異,不抽象,看的見、摸的著,有實實在在良好體驗,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符合國家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
王韶提到,特地前來體驗位于深中通道橋頭堡位置的馬鞍島中山粵海城,原因基于粵海置地的產品信心。粵海置地一直堅持用品質說話,產品和服務值得信任!
廣東省房協會長 王韶
廣東省房協專家委常務副主任委員、土地與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趙卓文就《深中通道與大灣區房地產價值變遷》作主題分享。
趙卓文認為,深中通道開通,中山是直接受益城市。深中通道加速了珠三角東西兩岸生產要素的流動。珠中江相對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制造業基礎,將與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緊密聯系。深圳的總部、研發、金融服務,珠中江的智造、生產、宜居,有望成為大趨勢。
趙卓文指出,目前深圳的經濟總量是中山的9倍,而中山的地價和房價,只有深圳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隨著深中通道的開通,中山的土地價值和房產價值將會被重估。未來,中山宜居城市的價值將會獲得越來越多深圳人的認同。珠中江房地產的新業態、新空間有望激活深圳的外溢需求,從中長期趨勢看,珠中江的土地和房地產市場未來充滿希望。
廣東省房協專家委常務副主任委員、土地與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趙卓文
活動設立沙龍研討環節,由廣東省房協專家委主任、世聯行首席技術官黎振偉主持,邀來省房協會長王韶,省房協專家委常務副主任、土地與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趙卓文,中山粵海置地副總經理葉卓凱參與,圍繞深中通道的開通對大灣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及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作為深中通道落腳點的馬鞍島有什么明顯變化、好房子如何引領住房消費和行業轉型升級等問題展開討論。
(左起:黎振偉、趙卓文、王韶、葉卓凱)
王韶:政府完善公共交通,馬鞍島可成為部分深圳人的第一居所
深中通道開通對馬鞍島的利好肉眼可見,未來政府若能加快完善公共交通系統,且盡可能降低通勤費用,并在“好住、好玩、好看、好買、好吃、好養(養生)”,以及產業發展等方面做好引領,馬鞍島完全有可能成為部分人群的第一居所。
趙卓文:馬鞍島需要打造新區發展新模式
無論是馬鞍島還是深中通道周邊的區域,都應該走新模式。而新模式一定是產業跟城市融合、具有新生活方式。目前馬鞍島缺少一個在大灣區上不可取代、獨一無二的地標,若能打造出一個符合城市、產業、房地產、文化等整個系列系統性發展,有高度并且能落地的、適合新型生活方式的場所,馬鞍島未來一定可期。
葉卓凱:馬鞍島未來可期
目前政府已經加大馬力去推進建設鞍島的相關配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定有明顯成效。此外,馬鞍島有較好的營商環境,政府能做到以人為本,以企業家為本,幫助企業家考慮問題,馬鞍島的未來非常可期。而對于制造“好房子”,最重要、最難做的,可歸納為兩字——服務,粵海置地對這方面非常注重,也比較擅長。另外,企業的責任心和良心也很關鍵,這也是國企不可缺少的。
最后,主持人黎振偉總結指出,馬鞍島新模式的構建,需要時間、經驗,需要政府、企業共同努力。宜居、文化、環境、人文是吸引人才最好的東西,相信在未來,馬鞍島一定能成為一個集聚人才,宜居宜游的圣地。
活動當天,廣東省房協會長王韶帶領由廣東房地產專家學者、媒體代表、業主代表組成的考察團走進中山粵海城,對粵海置地的產品品質做了一次深度的考察,粵海置地工程建設的品質力和產品兌現力充分展現了國企的責任與擔當。
專家、媒體、業主代表等實地考察中山粵海城
中山粵海城位于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板塊,距深中通道出入口約2km,為深中門戶首站,約30分鐘到達前海,擁享南沙、前海、橫琴三大自貿區輻射紅利,承接一級資源外溢。深圳前海自貿區是中國特色主義先行示范區、深港合作先導區、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位于深圳的重要支點。中山馬鞍島地處前海一級輻射圈,承接前海產及高端人才外溢,享前海產業政策利好,未來區域前景無限。
中山粵海城是粵海置地布局大灣區的第三座、中山第一座“粵海城”系作品,是粵海置地33載灣區力作、總建面約32萬㎡的無界濱海大城,采用與深圳粵海城一脈相承的生活大城標準制造。
馬鞍島配套完善,占據5機場、4高速、4通道、3高鐵、2快線、1碼頭,規劃40余所學校、13所公園、7大醫療、7大文體、6大商圈。而中山粵海城小區內,更配有度假雙園林、星級游泳池、環形跑道、兒童樂園,當屬前海一環價格洼地,價值高地的資產所在。
項目實景圖
粵海置地作為目前廣東省在境外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粵海控股集團旗下,負責城市建設與運營的戰略業務單元,是目前省屬唯一將房地產列為主業的國有企業。
從中國的南大門——“廣州”開始,番禺麗江花園在國內首次引入香港住宅小區開發模式,倡導“詩意的棲居”,以高品質、高起點作品,引領人文品質人居變革。2020年,粵海置地重點布局灣區,目前在售及在開發項目包括粵海中心系、粵海城系、粵海廣場系、粵海壹號系、粵海桂府系五大產品線系列,從品質人居住宅到城市綜合體,聚合多元業態,為城市創造更豐富的生活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