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漁擔貸”落地,造船融資不再難
眼下正是休漁期,碣石灣畔碣石港口內,一排排漁船靜靜停駐。55歲的“漁老大”蘇先生站在碼頭上,看著自己的粵陸豐2701號漁船笑容燦爛。
6月21日,蘇先生申請的300萬元“漁船捕撈擔保貸”(下稱“漁擔貸”)已經順利到賬。蘇先生告訴記者:“有了這300萬元,我就可以購買漁具、維修漁船,等到開漁了,就可以捕撈更多魚。”
“漁擔貸”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聯合廣東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廣東農擔”)在汕尾市落地的、針對漁民群眾的擔保類貸款。“一直以來,由于漁船估值低、收入不穩定等因素,漁民申請貸款很難;與此同時,漁船的維修、更新換代又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因此,申貸難成為漁民的現實困境,這次落地的‘漁擔貸’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郵儲銀行汕尾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汕尾發展海洋牧場、打造“藍色糧倉”的天然主戰場,陸豐高質量發展的最大潛力在海洋。“漁擔貸”的順利落地,為本地漁民開拓了一條全新的融資渠道,助力陸豐海洋經濟發展。
休漁期的碣石碼頭。郭楊陽 攝
提交資料到300萬到賬用時僅3天
“我們一般在外海捕魚,最遠到達香港海域。”“出海的時候,什么魚都能捕到,最貴的是黃丁魚,80多塊一斤,一條就能賣幾千塊。”
談到出海捕魚,蘇先生打開了話匣子。
蘇先生家幾代捕魚為生,他從小就在碣石灣畔長大,他家就住在離碣石港口幾百米遠的地方,是真正的“向海而生”。
粵陸豐2701號漁船有30多米長,造價460萬元。除了這條船,蘇先生名下還有另外兩條同等大小的船。每條船上配備9名員工。蘇先生是名身家不菲的“漁老大”,為何還要貸款呢?
蘇先生解釋:“陸豐漁業資源豐富,當前政策也很好,我很看好這個行業,因此加大投資。在現有3條漁船的基礎上,又開始建造、投資更多漁船,所以資金就比較緊張,這次有了‘漁擔貸’,我就去申請了,機會難得。”
更令蘇先生欣喜的是:從提交資料到300萬元到賬,只用了3天。“我是6月19日提交了資料,包括漁船、經營情況等信息,6月20日銀行工作人員將資料上傳了系統,21日錢就到賬了,一點也不麻煩。”
相比蘇先生,陸豐市甲子鎮第九漁業管區的漁民徐先生的經營規模小一些。他有一條28米長的船,一般從甲子港出海,在120多海里內的區域捕魚。徐先生的船于2017年建造成功,已經到了維修時間。他告訴記者:“對船進行維修保養,購買網具和其他捕撈設備,最少也要十幾萬,一下子有大筆資金支出就比較緊張。所以,我申請貸款30萬元。”
貸款過程中,銀行工作人員的服務很好,這讓徐先生心里更有底了。
徐先生的子女全部都已經參加工作,他們夫婦二人帶著7名船員討海為生,只要天氣好每天都會出海。有了“漁擔貸”的助力,他對未來更有信心了,他告訴記者:“出海順利的話,每天都有幾萬元收入,等這次把漁船保養好、設備補齊,行情好的話,我們還會再請幾個人一起干。”
據悉,在開發“漁擔貸”這一產品的過程中,廣東農擔和郵儲銀行廣東省分行聯合對廣東省漁業開展深入調研,積極走訪了農業農村部門、財政部門、漁業相關鄉鎮政府(街道辦)及漁業周邊的造船廠、維修廠等單位,推動解決漁民融資難題,促進海洋漁業發展。為促進產品落地,廣東農擔和郵儲銀行就新產品進行了重點推廣,雙方積極通過相關村委、造船廠等途徑集中向漁民群體推廣“漁擔貸”,為產品首筆落地做好鋪墊。在首筆貸款的擔保審批過程中,廣東農擔為“漁擔貸”開通綠色通道,僅用1.5小時便完成項目審批。擔銀的緊密合作,促成首筆貸款僅用兩天時間便完成從資料收集到放款的全過程,郵儲銀行和廣東農擔高效的辦事效率,受到了當地政府和廣大漁民的高度評價。
郵儲銀行陸豐市支行工作人員正在查看客戶資料。受訪者供圖
多方助力推進“漁擔貸”落地
雖然是利民惠民的好政策,但“漁擔貸”的落地也克服了不少困難。
郵儲銀行陸豐市支行信貸客戶經理柳大榮告訴記者:“一開始推‘漁擔貸’時,有些漁民還以為是詐騙,后來有漁民陸續貸款成功,推進起來就很順利了。”
在做“漁擔貸”之前,柳大榮主要負責郵儲銀行汕尾陸豐市支行的個人經營貸業務,他被譽為“信貸一哥”,是支行的業務骨干。郵儲銀行汕尾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將好政策、好產品推到真正需要的人群中,做好對漁民群眾的服務工作、落實金融惠民政策,支行派出了業務骨干推進‘漁擔貸’落地。”
柳大榮介紹:“為了推進‘漁擔貸’,我們前期進行了大量走訪工作,一一詢問船主,給他們做好解釋;同時,也走訪了碣石鎮、甲子鎮等沿海鎮(街),與漁業管區的負責人溝通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各鎮(街)政府部門的負責人、漁業管區的負責人給予了大力支持,大家都知道這對漁民是好事。”
這款產品惠及漁民群眾,柳大榮和同事們在推進中格外賣力,帶著榮譽感在做這件工作。
相比于之前市面上已有的貸款項目,本次落地的“漁擔貸”最大的特點是純信用貸款,不需要抵押。在利率設計上,考慮產品主要面向漁民群體,便給予了更高的利率優惠,減輕了漁民群眾的負擔。據當地漁民反饋,“在正規貸款產品出來前,有些漁民為了解決資金需求,只能在民間進行借貸,這些借貸很多利率高昂,風險極大。”
無抵押、有擔保,“漁擔貸”產品是否有壞賬風險?對此,柳大榮介紹:“放款前進行了嚴格的審核評估,風險可控。”兩位申請貸款的漁民也印證了這一說法。蘇先生告訴記者:“投資460萬元的漁船,一年的利潤大概在100萬元,如果三四年內還完貸款,是沒有還款壓力的。”
陸豐市漁業船員培訓暨救生消防應急演練活動現場。受訪者供圖
年輕“漁老大”增多 陸豐漁業前景廣
“借助金融力量增資擴產,未來大有可為!”多位申請“漁擔貸”的漁業從業者對產業未來發展信心十足。漁業非常辛苦,但在陸豐從事漁業的年輕人反而不少。
蘇先生介紹,除了自有的3條船,還有幾條船是跟別人合股,這些漁船的老板大多是30多歲的年輕人。為何會出現這一現象?蘇先生表示,隨著漁業資源的恢復,只要正常出海捕魚都有收獲,尤其是在外海。另一方面,政策上也支持海洋漁業的發展,油補、以舊換新、新建漁船都有補貼。
陸豐擁有綿延191.86公里的海岸線,海域面積達22.64萬公頃,擁有5個漁港、56個漁業村,漁業從業者達10.37萬人,各種機動漁船3607艘……優越的海洋資源為陸豐發展海洋經濟、拓展發展空間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政策方面,2022年,陸豐市出臺了《陸豐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根據該規劃,陸豐一方面大力發展漁港經濟區,以甲子漁港為核心,推動甲子漁港建設成為國家中心漁港,推動湖東、碣石漁港建成國家一級漁港,完善金廂、烏坎漁港設施。同時,提升海產品加工流通,聚焦甲子、碣石、湖東、金廂、烏坎漁港,加快漁港初加工設施設備建設,提升水產加工綜合水平。鼓勵生物工程等技術集成應用,發展生物制藥、功能食品和生物化工等精深加工。加快水產品冷鏈物流設施設備建設,依托國家骨干冷鏈物流網絡,合理布局水產品現代冷鏈物流體系。另外,高質量發展海水養殖,大力推進金廂南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建設人工魚礁,擴大城東蠔類、金廂魷魚、陸豐蝦姑、陸豐東溪蝦、白沙烏魚、赤蟹等陸豐特色海產品養殖規模,依托陸豐海洋經濟種業產業園、汕尾“魚蝦貝藻”水產種業園,整合現有海洋生物種質資源庫,培育、研發、引進一批優質海洋生物種質,建設海洋漁業生物遺傳育種基地。
就在6月27日,中廣核汕尾新能源有限公司與廣東省海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后湖風漁融合海洋牧場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達成協議,將在汕尾后湖風漁融合型海洋牧場智能網箱漁業養殖示范項目開展合作。根據該協議,雙方計劃在陸豐后湖風漁融合海洋牧場養殖金虎斑,預計年產量600噸,年產值5020萬元;此外,前三年還將進行試驗性養殖波紋龍蝦,產量年均約100噸,產值3600萬元,若三年后成功實現養殖,將加大養殖規模。
陸豐市農業農村局和人保財險陸豐支公司為漁民捐助物品。郭楊陽 攝
一線實踐
金融“活水”潤澤鄉間沃野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石,金融則是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血脈。“漁擔貸”在汕尾陸豐落地之前,郵儲銀行汕尾市分行在金融助力汕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多有探索。
該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郵儲銀行汕尾市分行堅持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定位,認真貫徹落實汕尾市委市政府、監管部門和上級行的工作部署,多措并舉優化金融服務,以實際行動踐行國有大行的社會責任擔當。
首先是堅守服務“三農”發展定位。該行深入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優勢,大力支持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主體,積極參與政府設立的鄉村振興融資風險補償金項目,整合多方資源投入“三農”領域,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3年來,郵儲銀行汕尾市分行不斷加大金融服務供給力度,累計投放涉農貸款超53億元,持續輸入金融“活水”潤澤鄉間沃野。
其次是加大拓寬金融服務半徑。該行開通轄內53個銀行網點作為社保一站式服務經辦點,投放了25部即時發卡設備,實現社保卡即辦即拿。承接了全市4個縣(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服務,參保戶數達103.26萬戶,累計發放社保金融IC卡71.15萬張,服務客戶覆蓋全市各鄉鎮。加大縣鄉區域自助機具投入,累計鋪設了114臺ATM機,有效地覆蓋了全市各農村金融空白地區,助力解決偏遠地區村民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不便的問題,積極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再次,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該行重點圍繞普通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通過科技賦能強化整村推進,全面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息采集和主動評級授信,累計建成信用村649個,行政村服務覆蓋率達89.76%,累計評定信用戶17634戶,持續讓金融“活水”流向廣袤農村。
最后,創新推出特色金融產品。該行堅持“一縣一業、一行一品”發展思路,依托地方資源稟賦優勢和產業結構,在郵儲銀行原有特色信貸產品的基礎上,圍繞優勢行業需求,探究一對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實現對優勢行業全產業鏈開發。目前個人產業鏈貸款產品已覆蓋荔枝種植、家電、交通、煙草、首飾加工、農林漁牧業、農副產品、海鮮干貨、家具、五金、酒、飲料、茶葉等行業客群以及汕尾東輝、海豐華泰、陸豐六驛、陸河新城等專業市場,累計投放產業鏈貸款超4億元,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容。同時,該行推動業務數字化轉型。借助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結合企業結算、納稅、發票、政務、科技等各類信息,推出線上小微易貸產品,讓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觸手可達。近三年來,郵儲銀行汕尾市分行共為129戶小企業累計發放線上小微易貸超8億元。
多措并舉落實漁民民生保障
陸豐市漁業從業者達10.37萬人,各種機動漁船3429艘。優越的海洋資源為陸豐發展海洋經濟、拓展發展空間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為了保障漁民群眾生活,陸豐市相關政府部門推出了多項措施。
漁業安全生產,關系漁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漁民群眾幸福安康。今年以來,陸豐市海洋綜合執法大隊牽頭組織2次大型消防安全應急演練活動,累積607人參與。培訓通過“理論+實操”方式,圍繞漁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漁船事故應急自救方法,以及漁船安全隱患排查和防范漁船碰撞等安全知識展開,結合漁業安全生產事故案例進行具體講解。培訓現場,工作人員演示了應急處置和急救處理的技能,救生筏、滅火器等救生消防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進一步提升漁船從業人員的應急能力和水平。同時組織學員觀看農業農村部《守護藍海》及禁毒宣傳片,發放《關于漁船進出港報告的告知書》等宣傳資料。
在補貼申領方面,陸豐市海洋綜合執法大隊做好各項服務,將惠漁政策落到實處。漁業資源養護補貼,按照流程及相關文件,該大隊處于中間審核階段,由鄉鎮農辦先收集有關情況填寫申領表,然后該大隊再對照有關減扣規定進行扣除,更新申請金額,將申請材料逐一簽名審核,然后送農業農村局進行最終審核。休(禁)漁漁民生產生活補助,為船員在伏季休漁期間因沒有生產作業的生活補助,是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廣東省財政廳聯合印發的文件通知。該大隊在開展安全生產培訓過程中,現場指導漁民群眾用手機操作申請,并制作有關流程圖表讓漁業管區下發,讓更多的漁民朋友知悉申領流程。同時,該大隊對漁業管區有船單位辦事員進行培訓,讓其在服務過程中能協助群眾自行申領。通過加快辦事效率,該大隊幫漁民盡快領到各種補貼補助,把惠漁政策落實到位。
為切實解決漁民“申貸難”問題,陸豐市海洋綜合執法大隊積極行動,多次組織銀行與漁民直接對接,項目得到陸豐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最終,陸豐農商銀行在支持單戶漁民時,在原信用評定的基礎上,引入無需漁民現場確認的“無感授信”,創新性開發了一系列針對農戶、漁民等客戶的貸款產品,包括“豐農貸”“三農易”“漁船貸”等。這些產品均為線上辦理的信貸產品,具有手續便捷、手機申請、操作簡單、還款靈活等特點。
鄉賢也是幫扶漁民群眾的重要力量,在漁民群體中比較出名的是龔俊龍先生。每逢伏季休漁期,他都會回饋鄉民,為漁民群眾捐油捐米。今年6月29日,龔俊龍向甲東鎮漁業船員捐贈大米35噸,共1400包。6月30日,龔俊龍、施錦源向甲子鎮漁民捐贈大米50噸,共2000包。
南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