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醫學人物周刊】原創,如需轉載請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4552字,閱讀時長約11分鐘。
霍邱,地處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北麓,隸屬六安市,古稱蓼國,從隋朝時始設霍邱縣,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霍邱是人口大縣,全縣戶籍人口160多萬,其中常住人口94萬左右。百萬人口背后是民眾大量的醫療健康需求, 作為霍邱縣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的鄭新權,從大學畢業就將其一生奉獻給了這座家鄉醫院,他一輩子的目標就是為了解決霍邱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與本地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
作者 | 人物君
家鄉情愫
再過一年多,鄭新權就到了退休年齡。一想到即將離開這所傾注了自己一輩子熱血的霍邱縣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霍邱一院”),鄭新權滿是不舍。
鄭新權回想自己這一生,幾乎就是陪伴著這所醫院一路走來的,做了很多事,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總覺得距離滿足這樣一個百萬人口大縣的醫療需求還有著不小差距。
人生如白駒過隙,想做的事情太多,時間又太短。
1989年,蚌埠醫學院(現“蚌埠醫科大學”)畢業的鄭新權寫下了一份自愿回基層工作的承諾書,他跟老師說,自己想回到老家霍邱當醫生。這一決定出乎了當時班里所有人的預料,因為按照當時的政策,成績排名年級前十的鄭新權完全有機會直接留在省城的大醫院工作,這是多少人所夢寐以求的,而鄭新權卻主動放棄了。
▲霍邱縣第一人民醫院院長 鄭新權
面對眾人不可思議的驚訝目光,鄭新權給出的理由很簡單,他想以自己的所學為家鄉父老做點事。這是他學醫的初衷,如今不過是踐行初心。鄭新權選擇學醫很大程度是受了家里的影響,他的父親是全國首批“赤腳醫生”,從19歲便開始行醫,雖然只學習了40天的醫學課程,但在當時的霍邱農村,已是十里八村非常有名的醫生了,受到鄉親們的一致好評。這是讓小時候的鄭新權很驕傲的一件事,于是立志自己長大后也要當一名醫生,救死扶傷。
帶著這份鄉情難卻,想為家鄉百姓做點事的強烈沖動,鄭新權回到了霍邱老家。而在他回來前一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131醫院于1988年8月正式移交給霍邱縣人民政府,這便是現在的霍邱一院,至今院內仍保留著多個當年營房式的醫院建筑,讓你仿佛回到了當年的兵團歲月,成為霍邱一院獨特的歷史底蘊傳承。
獨當一面
當時,鄭新權畢業前來霍邱一院參觀時,就被這座花園式的醫院所吸引。而當他正式來到醫院工作后,卻發現一切遠比想象的要難上很多,當時的霍邱一院在臨床技術水平上還很滯后。這讓他想起自己決心回縣里工作時,大學老師跟他說過的一句話,“縣醫院可能連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都做不了。”鄭新權在真正接觸之后,發現果然如此,當時的霍邱一院在人才、技術、設備等方面的落后程度,讓人無法想象。
可是,既來之則安之,既然當時是自己立下“軍令狀”回的家鄉,那么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在第一年的科室輪轉期間,這位剛畢業的大學生,作為當時醫院不可多得的人才,馬上便被委以重任。鄭新權先是被派去各鄉鎮會診,在這個過程中,鄭新權切切實實地幫助到了很多基層患者,也得到了各鄉鎮醫療同行的一致認可,很快就在當地小有名氣。
那時候由于縣里經濟、衛生情況都較差,導致各類流行病多發,當時出血熱在霍邱地區很嚴重,還包括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現在已經很少見的各類傳染病。為此,醫院又讓鄭新權扛起了傳染病防治的重任。
就這樣,年輕的鄭新權“被掰成了幾個人來用”,雖然很累,但也很鍛煉人,這一年為他之后的臨床基本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出道即巔峰的鄭新權,十年后已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權威專家。但那時霍邱一院的科室劃分還沒有細化,已經有點跟不上當時醫學發展日益專業化的趨勢,這引發了鄭新權很多的思考。帶著這樣的思考,鄭新權去到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安醫大附院”)進修學習,跳出原有的思維局限,以更高的視角去觀察未來醫學的發展趨勢。
變革提升
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學科的發展,在安醫大附院的一年多學習中,從心內科、腎內科、消化內科到內分泌科、風濕免疫科等,幾乎所有的內科核心科室鄭新權都輪轉過,每個科室都要學習1-2個月時間,最長的超過半年。
在鄭新權的理念中,要想成為一名大醫生,必須兼具“全”的思維和“專”的水平。如果沒有全科思維,在面對多疾病患者時,可能就無從下手;但如果不夠專,你又很難徹底解決患者的問題。
在安醫大附院進修時,鄭新權給自己定下了幾個必須完成的目標:每個專科至少讀完一本該領域領軍專家的著作;除了日常工作和常規排班外,每日一大早要先去科室查房一遍……
那時候的鄭新權一門心思撲在學習和工作上,幾乎沒有參加過同寢室任何的集體活動。每天上午跟著老師查房,下午泡在圖書館里看書,后來就連圖書館館長都熟悉了這位小伙。那時候雖然已經有了復印機,但5毛錢一張的復印價格是那時候的鄭新權很難接受的。于是,在讀到重點章節時,鄭新權就靠手抄,等一年多后進修回來時,鄭新權背回的手抄資料足足有厚厚一摞。
2000年,帶著學習成果學成歸來的鄭新權被任命為霍邱一院首任質控辦主任,主管醫院的學科建設和質量管理。在當時,全國大多數縣級醫院甚至于一些大型三甲醫院都還尚未設置質控辦,霍邱一院在這一塊走在全國縣級醫院的前列。作為霍邱一院第一任質控辦主任的鄭新權,首先從病歷管理和學科建設抓起,由此也開始了其推動醫院專科化建設的步伐。
奮起直追
2004年,為了滿足很多重癥患者未被滿足的救治需求,鄭新權主導了醫院重癥醫學科的建設。霍邱醫院成為當時全國縣級醫院中最早一批建設ICU的,在整個六安地區的所有醫院中也是第一個。
霍邱一院重癥醫學科的建設得到了當時安徽省立醫院的大力支持,霍邱一院派出一整個團隊的醫護人員去省立醫院學習重癥醫學臨床技能。學成歸來后,2004年7月,霍邱一院成立了當時六安地區首個重癥醫學科,成為整個安徽地區縣級醫院中的佼佼者。從此,霍邱的重癥患者在當地就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大大提升了重癥患者的救治效率和生存幾率,為霍邱及周邊縣市百姓筑造起了一道強有力的生命保護屏障。如今的霍邱一院重癥醫學科,與兒科、婦產科一起,同為六安市級重點專科。
2006年,鄭新權升任業務副院長,繼續將學科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因為他知道,只有學科實力強了,百姓才會用腳投票選擇你。
那時候,鄭新權帶著醫生團隊去全國優秀縣級醫院學習取經。
“出去之后才發現,我們與那些同級的別優秀縣醫院相比,存在著代際差距。他們那時候已經達到了規模小些的三級醫院水平,而我們還最多只能算是個大點的一級醫院。”
這樣的差距對于當時的鄭新權觸動很大,于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帶著全院奮起直追。他一方面派醫生團隊去大醫院進修學習,提升臨床技能,推動學科分組的建設;另一方面,鑒于醫院之前都是部隊留下的老營房,空間非常有限,這成為限制專業細分化的重要因素,為此鄭新權積極爭取國家基金支持,推動現代化住院部綜合樓的建設。兩者齊頭并進,在2013年新的住院部綜合樓竣工之際,霍邱一院也是順利通過了二甲醫院的復審,學科實力得以顯著增強,在當時六安地區縣級醫院中排名第一。
學科啟航
隨著,新建成的住院部綜合樓投入使用,霍邱一院的學科建設也開始不斷深入,醫院開始全力推進專科建設。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每個學科該怎么建設,就由鄭新權來主導這項工作,鄭新權就這樣親手帶領著大家把一個個科室建設起來了。
而學科的發展離不開人才,雖然與很多縣醫院一樣,霍邱一院也面臨著引才難的問題,不用說博士,就是碩士招引也很困難。但鄭新權有著一套自己的人才理念,他是實用主義者,講究人盡其才、因材施用,對每位招來的人都盡心去培養,以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要將人才的發展放在整個醫院發展的大背景下來看,符合醫院發展需求的人才就是最合適的。”
鄭新權將每位醫生都視為自己的學生,引導和培養他們對學科的興趣,給予每位醫生以發展的平臺,一點點帶動他們成長起來。
“我這輩子就是這么過來的,一點點把人要來,培養他們成才,推動他們成為學科帶頭人、知名專家。”
就這樣,在對人才的盡心培養中,霍邱一院的一個個細分專科也紛紛建立起來了。
而在很多專科陸續建設完成后,發現還存在一個問題,急診沒人看。雖然,霍邱一院很早就解決了重癥患者的治療問題,但急診的問題卻還一直存在。很多百姓得了急診后,慌忙之中根本不知道該看哪個科或是特別緊急的病情沒人處理,這直接影響了患者的就醫體驗和滿意度。
可急診科的建設難度很大,又太過辛苦,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最后,只能由鄭新權親自掛帥急診科主任和學科帶頭人,從零開始,將霍邱一院的急診科一步步建立起來,由此極大程度地解決了霍邱地區廣大民眾的急診就醫需求。借著急診學科的發展,霍邱一院對全院醫生做了一整套的急救技能培訓,比如氣管插管、呼吸機應用以及除顫技術等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每位醫生都必須通過考核,為的是所有醫生在面對患者出現的急診病情時都有從容處理的能力。
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急診科已經如重癥醫學科一樣,成為霍邱一院的品牌學科,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在六安市舉辦的當地所有市、縣級醫院一起的急救大賽中,霍邱一院連續四屆蟬聯大賽團體一等獎和個人類比賽前三名。
交接傳承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與努力,霍邱一院較之當初從部隊剛轉至地方時,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臨床技術水平得到了長足進步。目前,霍邱一院在六安地區的綜合實力一直穩居第三名,僅次于六安市人民醫院和六安市中醫院。
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鄭新權也認識到,他們與那些全國領軍縣級醫院相比仍是存在著顯著的差距,無論是在醫院規模還是學科建設上。
為此,從2019年開始,在國家專項資金以及霍邱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霍邱一院啟動了其新院區建設。新院區的建設參考大型三甲醫院的規模及功能定位。新院區將與安醫大二附院全面對接,共同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由此實現數量與質量的齊飛。
霍邱一院的現址也即將于今年底完成其使命,屆時醫院將整體搬遷至新院區。看到這一切,自己幾十年來一直努力將霍邱一院帶至全國一線縣醫院水平的目標即將實現,鄭新權的內心是無比激動的,但一種傷感也莫名涌上心頭。因為功成之時,他也將和老院區一樣,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這位一路見證與引領著霍邱一院發展的老人,即將于明年10月面臨退休。想到即將離開自己一輩子摯愛的霍邱一院,鄭新權心中滿是不舍。有多少人,把自己完整的一生都牽系在一家醫院上,伴隨他從最初的時光一直走到現在。
講到這,鄭新權已經難抑內心的波瀾。他說遺憾是第一位的,自己在這里拼搏了一輩子,將醫院一步步打造成現在這個樣子,如今很快就要退休了,卻發現還有很多事沒來及干。雖然取得了不少成績,但距離霍邱作為160萬人口大縣的健康需求,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
“如果再有三五年時間,隨著我們新院區建成后帶來醫院發展的跨越式提升,到那時,可能老百姓真的就不用在風餐露宿地跑去北上廣、合肥的大醫院去看病了。”
鄭新權的愿望很簡單,就是希望霍邱人民能在霍邱的地界上,實現他們健康幸福的充分保障。現在距離這一目標,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但鄭新權相信,接過他接力棒的新任醫院領導們,一定會帶領大家實現這個愿望。
他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就在三五年后,霍邱一院將成為全國百強縣醫院,走在全國縣級醫院發展的前列。
“到那時,我可以驕傲地跟大家講,我們霍邱的醫療衛生系統已經基本可以滿足霍邱人民的需求了。”
責編 | 周 韻
攝影 | 葳 蕤
校對 | 趙 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