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立秋在頭,八月大熱;立秋在尾,八月穿棉”,今年立秋在哪?
今天是7月1日,農歷的五月二十六,邁入七月,也就標志一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的時間,再有一個月就要到立秋了。
立秋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的“立”表示開始的意思,因此立秋也就預示著秋天來臨,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獲季節到了。立秋作為我國的“四時八節”之一,有著很多的習俗,在南方就有“立秋啃秋瓜”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在立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首都志》曾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
而在我們北方,則有“貼秋膘”的習俗,意思就是說人們在夏天“苦夏”,體重減輕,所以要在秋天補回來,因此立秋的時候人們就要吃肉,例如白切肉、紅燒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鴨魚等,其實這里面飽含的是人們對健康的期望。
但是今年的天氣著實反常,我們這邊天氣一直反反復復,前幾天下雨溫度直降到十幾度,雨停后氣溫又飆升到三十幾度,一夜之間就從穿棉襖的寒冷模式切換要穿短袖短褲的酷熱模式,之間一點緩沖沒有。這種氣候人都受不了,別說田里的莊稼了,真是把農民都愁哭了。
夏天沒怎么過,就要到立秋了,立秋每年的時間也不一樣,也是分早晚的。我們這邊的老人說:“立秋在頭,八月大熱;立秋在尾,八月穿棉”,什么意思?今年立秋是冷是熱呢?我們一起看看農諺怎么說。
一、立秋在頭,八月大熱
“立秋在頭”,指的是立秋節氣交節時間在農歷的七月初。“八月大熱”,說的是農歷八月的時候會非常熱。
這句農諺的意思就是說,立秋節氣交節時間在農歷的七月初,那么也預示著后面的農歷八月會非常的熱。民間就有老話,說:“立秋在頭,熱死老牛”,意思同樣也是說,立秋在農歷七月份初的話,天氣熱得會把老牛都熱死,當然這是一種夸張的說法,用來說明熱的程度。
2、立秋在尾,八月穿棉
“在尾”,說的是立秋節氣交節在農歷六月末。“八月穿棉”,指的是在農歷八月的時候天氣會很冷,冷到要穿棉襖的程度。
這句農諺的意思就是說,如果立秋的交節時間是農歷六月末的話,那也也就預示著在農歷八月的時候天氣會很冷,這個時候已經徹底進入秋高氣爽的秋季時節。而且立秋在六月末,說明當年秋季來得早,那么氣溫勢必就會較往年要低一些。
今年立秋節氣的交節時間是在8月7日,農歷七月初四,也就是在立秋頭,按照農諺的說法,今年秋天會很熱,也就是會有人們熟說的“秋老虎”。大家拭目以待一下,看看過去的農諺還能不能適用現在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