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力發展基礎建設,但社會上總有蛀蟲,盯著三瓜倆棗可勁兒偷。什么電纜、鋼筋、窨井蓋,凡是能回收換錢的就沒能幸免的。而在1970年,咱衛星上天的關鍵時刻,也有人愛搞這些小動作。
中央為防患于未然,一聲令下,數十萬民兵晝夜看守電線桿。那么,衛星和電桿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呢?
中國要有自己的衛星
1964年12月下旬,第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在召開。而一封來自趙九章先生的信被直接遞到了周總理手中。
趙九章能直接給周總理去信,他的身份自然不簡單。他是我國現代空間物理研究的開山人之一,歷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等職務。而他之所以要給周總理寫信,是希望中央能盡快把衛星計劃重新提上日程。
雖然我們總是把“兩彈一星”放在一起說,但實際上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的時候,我國的“一星”還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而趙九章看到了衛星事業的重要性,當時負責尖端科技組織領導工作的“中央專門委員會”的負責人正是周總理。他希望能借周總理的力量,盡快讓中央重啟衛星計劃。
他在信中主要說了三點。
一是講明了衛星和洲際彈道導彈的關系。雖然在當時運載火箭和彈道導彈已經細分成了兩個科目??蓪倓偲鸩降闹袊鴣碚f,前期對運載火箭的研究經驗也是可以用于洲際彈道導彈的。中國如果能大力發展衛星事業是一件一石二鳥的好事——導彈的無線電導航軌道測試及計算地面跟蹤等共性問題能在相關研究中得到解決。
二是突出了衛星事業對國防安全的重要性。三是研究衛星也能帶動我國尖端科技工業的發展。
趙九章的信得到了周總理的重視,也得到了中央的重視。五個月后,擱置多年的人造衛星計劃再次提上日程,相關人員團隊的組建工作也正式開啟。根據計劃,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預計在1970至1971年間發射。
數十萬民兵守電線桿
那幾年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勢要把屬于中國自己的人造衛星送上天。但技術難關一道道攻克,新的問題也一個個出現。比如,相關技術尚不成熟的中國要如何實現信號傳輸呢?沒技術就來硬的——架電線桿,就像之前靠算盤打出來的核彈一樣!
1969年年底,中國衛星事業終于迎來了一個突破性進展——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準備就緒,隨時可以試驗升空。然而到底是從無到有,第一次發射實驗遭到了挫折。但研究人員沒有因此氣餒,迅速重整旗鼓再度投入到研究之中。
1970年1月30日,火箭成功上天,無數研究人員都激動到熱淚盈眶——中國就要有自己的衛星了!另外,與衛星配套的六個地面衛星測控站也建成了,并且通過對外國衛星進行的跟蹤觀測實驗,研究人員確認了中國測控網的優越性能。
受當時技術的限制,我國衛星發射需要用到的通信線路全部靠明線,也就是靠架電線桿來實現通信信號和衛星實時數據的傳輸。為了保證信號傳輸的通暢,從發射場到觀測站,幾萬公里的路上都是一根根電線桿。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如果外部敵對勢力想要破壞中國的衛星發射,十分簡單,摧毀電線桿就行。
為了保證4月24日的“東方紅1號”衛星發射的萬無一失,中央決定動員有關軍區和民兵晝夜守護這些電線桿。于是一大奇觀就出現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上萬公里的公路上到處都是守著電線桿的解放軍戰士和民兵。
據相關數據統計,這次行動總共組織了近60萬民兵參與。這就是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即使目標那么大,外國敵對勢力也毫無辦法。
參考文獻:
[1]陳國裕.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的戰備和邊防工作[J].新疆社科論壇,2016(03):49-62.
[2]《那年今日丨數十萬人看守電線桿只為這件大事》新華網2023.04.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