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于公眾號大美西部觀察。大美西部觀察往期發文精選已結集出版《大美西部觀察文集》。
283個故事,讓世界認識空港
——挖掘空港歷史文化座談會在文文學館召開
大美西部觀察訊2024年7月21日,第二次“講好空港故事,挖掘空港歷史文化座談會”在西咸新區空港文學館召開。會議特別邀請陜西省文化傳播協會會長左海正、涇河新城科技文旅集團內控合規部長、茯茶鎮商圈黨支部書記陳軍鋒參加。咸陽師范學院教授南生橋、楊生博、街辦文化站長、編寫空港《村志》《鎮志》的專家和作家杜芳川、廉濤、夢萌、 趙江、張艾、文源 、成存義 、李含辛、杜崇信、王建民、民間藝術家魏老根、中國農民電影第一人于運河參加了會議。會議由西咸新區作協主席、空港文學館館長王海主持。
第一次“講好空港故事,挖掘空港歷史文化座談會”召開之后,文學館成立了“講好空港故事,挖掘空港歷史文化編輯部”,并在文學館設立編輯部辦公室。編輯部根據專家意見,對空港歷史文化分頭進行挖掘整理,將空港歷史文化分為六個部分,即《人物篇》《民俗篇》《非遺篇》《傳說篇》《詩賦篇》《文旅篇》。
其中《人物篇》記述上至西周下到當代轄區內歷史人物的事跡、軼聞和近現代人物事跡、軼聞;收入歷史人物23人,近現、當代人物57人,革命烈士31人,共111人。《民俗篇》收錄轄區生產生活、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禮儀節日、宗教信仰、民間藝術、方言鄉音、家風家訓等風情習俗,按照底張、北杜、太平每個街鎮10章內容,共30章。《非遺篇》記錄轄區非遺項目、非遺人物和非遺傳承故事,共12個項目。《傳說篇》收集遠古至民國期間的神話、人物、地名、民俗、餐飲和趣事傳說28個。《詩賦篇》集錄轄區上至西周下到當代,古今名人雅士詩文共51篇(首)。《文旅篇》記錄歷史遺跡、遺存39個,介紹當代文旅景觀12個,共51個。在海量的文史資料中,共挖掘整理出283個項目,預計30多萬字。
會上,編輯部執行總編何冠雄對這些項目進行了介紹。專家學者針對這些項目進行了座談研討,并按轄區對歷史文化項目進行比對,對史料進行補充和解讀。這些項目確定之后,編輯部將逐個項目進行采寫編撰,依據史料和傳說,講述283個空港故事。
283個故事,讓世界認識空港,讓空港貫通世界。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很多村莊面臨拆遷,將會永遠消失,2018年,在空港新城管委會的指導下,文學館成立“搶救古鎮名村編輯部”,以史記的形式把現存的和將要失去的及已經失去的各村的歷史、文化及發展狀況記錄下來,搶救撰寫《村志》31部,《村志》全景式的記載了各村建置、沿革、風土、民情、家族、鄉賢、家訓、古跡、景觀、傳說、民歌等。陜西省政府原副省長、省決策咨詢委副主任白阿瑩參觀空港圖書館時感慨講道:空港圖書館最大的亮點,就是你們搶救撰寫的31部《村志》,空港文學館為空港、為西咸新區做了一件大事情。
會上,專家們認為:空港史記資料的編撰,是對空港歷史文化的一次立體掃描和總述。王海在會議總結中講道:“講好空港故事,挖掘空港歷史文化,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任務,我們在做史記的工作,參與這項工作的每一位專家學者,是責任更是擔當。”
經過專家討論,編輯部把這些項目撰寫完稿后,將會匯集成冊,出版一部《空港故事》(暫定名)。使之成為空港文旅項目開發的依據,成為空港文旅的手冊,空港文化旅游的指南,空港區域千年文化的史記。
責編雷小河
大美西部觀察所刊原創文章均系作者授權發布,文內所持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非本平臺觀點。未經授權,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感謝閱讀欣賞!如果您對本文有什么看法或感想,歡迎在文末留言批評指正。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