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大牙
編輯| 車卯卯
“養了20年的樹全砍了,像砍在我心里一樣?!?/p>
四年前,由于家里的臍橙果樹患上幾乎等同癌癥的“黃龍病”,90后的王小青不顧父母勸阻,親手砍掉了一批單棵年產量四五百斤的大樹。
在江西贛南山區,這些以往年年豐收的臍橙曾經是王小青整個家庭的收入來源。
親手砍掉種植了20年的大樹
得了病的大樹倒下,全新的樹苗栽起,但好的農產品是時間才能結出的成果。小樹苗們一時難以撐起以往的產量,一家人的憂慮并沒有因為砍掉病樹而消失。
“你新種的樹,三年之后我們也會合作的。大的當鮮果賣,小的就榨汁,不用擔心?!遍L期合作的農夫山泉工作人員的一句話,成了王小青一家的定心丸。
挑樹苗、施肥、澆水、預防蟲病害,在王小青的精心打理下和農夫山泉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三年之后新樹苗迎來了大豐收,農夫山泉也遵守承諾熱熱鬧鬧地開著卡車收走了全部果子。
7月22日晚上8點,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播出專題節目,用紀實的方式報道了農夫山泉在贛南、新疆的助農故事。
農夫山泉
,贊4174
這個故事持續了很久,17年,是屬于企業和農人共同的堅持。
贛南果農,看天吃飯?
江西贛州的山丘上,每當深秋時節,橙子樹綠意盎然,果農在果園穿梭忙碌。
然而,如此豐收之景來之不易,“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刺斐燥埖霓r業,往往沒有一棵果樹能獨善其身,蟲災病害、惡劣天氣都會影響當地居民一整年的收成。
豐收的贛南臍橙果園
和王小青家一樣,幾乎所有的贛南果農都看天吃飯了一輩子。
贛南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造就了臍橙的高品質。同時,氣溫、日照、降水等因素將直接影響臍橙的口感、甜度和大小。如果夏季天氣過于干旱,臍橙便不如以往香甜多汁,冬季遇到寒潮,會直接凍傷臍橙的果實和幼樹,從而導致產量整體下降。
除了一年四季要應對氣候的變化,蟲災病害也十分難防。
2013年,“黃龍病”席卷整個贛州。黃龍病是由木虱攜帶的一種韌皮部桿菌引起的果樹疾病。感染的果樹并不會立刻枯萎,衰敗在幾年內才會慢慢顯現。病菌還會伴隨著木虱傳播給臨近的果樹,最后結出的果子顏色和大小都會異常。
患上黃龍病的臍橙
因為整個贛南幾乎連片種植臍橙,所以一旦有果樹感染,處理不及時就會傳播整個產區。黃龍病甚至被稱為“柑橘的癌癥”。
當年,果農們只能忍痛砍掉自己辛辛苦苦澆灌二十多年的樹木,栽下小樹苗等待下一個希望。
另外,贛南果園的家家戶戶,不僅要看天吃飯,連收成后的“定價自主權”都不在自己手里。
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小農戶占農業從業人員的90%,小農戶經營耕地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70%。江西贛南地區是全球種植柑橘面積最大的地區,但小規模、分散的生產模式與發展現代農業的矛盾始終存在。
勞作的贛南果農
這導致贛南地區農戶們不僅收成要看“天”,賣價也只能聽二販子的。尤其是經歷極端天氣后,“果賤傷農”和“豐年不豐收”的情況常常出現。
種樹36年的果農廖長水形容自己種橙子是“靠天吃飯、猜價格、賭運氣,每年都要與流動的收購商爭得面紅耳赤”。
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贛南的果農,直到2007年,一家企業進駐贛南后,這一切悄悄發生了變化。
幫果農拿回“話語權”
2013年,“黃龍病”在贛南逐步蔓延,不少果農由于知識的匱乏,難以看清眼前的形勢,舍不得砍掉自己辛辛苦苦照料了十幾年的果樹。
當時,農夫山泉贛南種橙5年下來,從建廠到種植研發,已經投入了8000多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農夫山泉決定砍一棵樹補貼農民50多塊錢,而這個數字是當時各區縣政府補貼最高金額的十多倍,并且陸陸續續給果農們裝上了防蟲網。
而正是這一年,農夫山泉才算真正得到當地農戶們的信任,果農們開始和農夫山泉合作。
果農和臍橙打了一輩子交道
“基本上我們簽下第一份合同,不出三個小時,贛州的各個果園就知道我們的收購價格了,甚至連合同的照片都能看到?!鞭r夫山泉的技術員張廷玉說。每年,農夫山泉都會與合作農戶簽訂合同,承諾以高于市場平均的價格來收購果實,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王小青提到,幾年前他的果園遭受冰雹災害,留下了很多帶有疤痕的冰雹果,當時農夫山泉發現冰雹果只是外皮受到影響,二話不說便履行了合約。2015年以來,農夫山泉每年的臍橙收購量都在增加,合作的果園數量也逐年增多。最近三年,他們每年收購的臍橙超過10萬噸。
除了通過簽訂合同保障農民收入,農夫山泉在科學種植上面,也下了狠功夫。
為了保障臍橙品質,農夫山泉嚴格限制農藥使用,對果農做培訓指導,嚴控農殘。與此同時還進行了一系列前沿科技研究。目前,農夫山泉在新疆研發的蘋果無毒苗已經推廣種植,贛南的臍橙無毒苗去年完成研發,今年進入推廣種植階段。
農夫山泉的生產線車間
向前沿突破之外,農夫山泉還要向后為果農們提供托底和保障。
2020年,農夫山泉技術團隊引進水肥一體的滴灌設備,澆水更精準,干旱的年景也更省水。但是果園越大果樹越多,費用就越貴。考慮到很多果農顧慮采購農資的成本,農夫山泉直接給予果農補貼,截止2021年已累計補貼超過2000余萬元。2023年,贛南臍橙遭遇霜凍,為了幫扶滯銷果農,農夫山泉額外增加采購量13177.085噸,解決355戶果農的困境,保護了當地果農的利益。當年農夫山泉在贛南的收購更是突破18萬噸,創下歷史紀錄。
農夫山泉技術員指導果農
從最初入駐安遠、信豐,建立了兩座柑橘加工基地,到現在構建一套新型農商合作模式和現代化農業組織模式,推行一系列科學種植方案,農夫山泉在贛南地區形成了“研發-生產-銷售”的完整生態閉環。
原本靠天吃飯的果農們,靠農夫山泉的契約和合同拿回了自己的主權。
為什么是農夫山泉?
2007年,農夫山泉來到贛南,他們的初衷算得上簡單——想把最新鮮好喝的臍橙汁“搬運”到消費者手上,而這看似簡單的一步,曲曲折折走了十七年。
贛南的第一間農夫山泉橙子工廠定址在縣城邊緣、果園附近的安遠。本以為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卻不曾想最基礎的水電供應卻成了問題,一天供水40噸生產期間天天停電。不僅如此,斥巨資引進的榨汁設備只適合榨番茄,榨橙汁效率極低。
隨后,在生產過程中,農夫山泉發現種植園的開墾地位于又高又陡的丘陵地帶,農事活動和采摘運輸極不方便,并且位置偏北氣溫低,果樹發育慢、橙子成熟晚。
不僅生產上碰壁,就連選品也出現了極大的失誤。農夫山泉17.5°橙汁的研發者趙丹華說,最初臍橙榨汁后,口感非常奇怪。研究之后才發現,臍橙含有大量檸檬苦素前體物質,加工過程中會轉化成檸檬苦素。
“當時全世界飲料行業都沒解決的問題被我們一下子碰上了”。除了臍橙,農夫山泉還種植了多用于榨汁的“哈姆林”和“興國28”兩個品種的橙子,結果榨汁時發現,興國28太酸,只能砍掉全部70000株果樹,重新開始。
步步都是彎路,但彎路也讓農夫山泉和贛南農民步步都走得踏實。
團隊的技術人員全部搬到贛州,天不亮就和果農結伴上山,所有的時間都貢獻在田間地頭和實驗室里?!稗r業的世界里,光用錢是得不到好果子的,只有花了心血,農業的果實才可能是自己的。”
這是時間砸出的真理。
2014年,農夫山泉解決了檸檬苦素的問題,推出首款17.5°NFC(非濃縮還原汁)橙汁。這一年,超2000噸的17.5°橙全部來自于贛州當地合作的10萬畝果園里。
農夫山泉17.5°橙汁
如今,從“做一瓶好喝果汁”到“亞洲最大的鮮橙和橙汁加工廠”,從最初為了果汁種橙子做到了當地最大的臍橙品牌。現在,農夫山泉的收購產量連年增長,合作果園面積超過16萬畝,合作的農戶數量比2015年時增長了8倍。
而對于當地果農重要的是,他們感受到了“增產又增收”帶來的穩穩的幸福感。
贛南臍橙名列中國著名水果產區
2014年農夫山泉17.5°品牌創立之前,贛南不少農戶家庭年收入還在剛脫貧的水平線上徘徊,到2023年時,根據農夫山泉的收購數據顯示,合作農戶平均每戶收入近20萬元。在農夫山泉的帶動下,4000多戶合作果農創收致富,各產業鏈上下游4萬余果農獲益。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贛南促成了“研發-生產-銷售”的完整生態閉環:企業負責培育優良種苗,推行科學種植方案,推進臍橙深加工和品牌化;農戶按照科學方案管理果園,種出品質優異的臍橙;企業再以高于市場均價的穩定價格整園收購,打造品牌銷往市場。正是產業化,讓贛南不再是大家口中的窮山溝,而成了有希望的沃土,甚至吸引了不少90后返鄉創業。
從一杯果汁,到一個地區的產業振興,農夫山泉和贛南果農們一起走了17年,這不僅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故事,也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范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