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奉節縣長江兩岸種滿了臍橙。
6月12日,奉節縣工作人員正操作無人機施藥防蟲。
6月12日,奉節縣的工作人員正在查看監控害蟲的設備。
6月12日,奉節縣農戶正在查看柑橘園病蟲害防治情況。
核心提示
眼下正值柑橘生長的關鍵時期,對于柑橘危害最大的,是柑橘木虱這一蟲害。
柑橘木虱是一種遷飛性害蟲,是柑橘黃龍病(被稱作“柑橘癌癥”)的主要傳播媒介,而柑橘一旦患上黃龍病,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柑橘是重慶第一大水果,常年種植面積有380余萬畝,是我市百萬果農,尤其是脫貧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去年底,柑橘木虱首次遷飛入渝,引起主管部門、農技專家和種植戶的高度警惕。市種子站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重慶19個區縣累計發生柑橘木虱面積達20833.28畝,防控態勢尤為嚴峻。
如何阻擊柑橘木虱的侵襲?近日,記者深入重慶柑橘木虱發生面積最大的奉節縣相關鄉鎮進行了調查、采訪。
盛夏時節,見臍橙樹抽出嫩綠的夏梢,奉節縣臍橙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馮樹林心里明白,“敵軍”將很快發起第三次進攻。
起飛,升空,一群“敵軍”順著長江(奉節段)兩岸的山谷、河谷肆意遷飛,一旦發現合適的目標點,就準備大舉進攻。
馭風而動的“敵軍”,是以柑橘木虱為主的昆蟲大軍。它們靜待數月后,終于等來了合適的進攻時機。面對“敵情”,馮樹林神色凝重——已有鄉鎮報告,發現了柑橘木虱的蹤跡,如果不立即打響第三次阻擊戰,就會給當地臍橙產業造成慘重損失。
千鈞一發之際,一場柑橘木虱阻擊戰再次打響。
接戰
啟動一級應急響應
面對來勢洶洶的柑橘木虱大軍,無人機植保戰隊率先“迎戰”。打開機翼、啟動開關……在一陣轟鳴聲中,無人機騰空而起,頃刻間,薄霧狀的藥劑從空中灑向柑橘園。
“相比前兩次,這次遭突襲的鄉鎮雖擴大到了11個,但我們還是擊退了柑橘木虱的進攻,控制住了局面。”看到果樹下殘留的“敵軍”尸體,馮樹林眉頭舒展。
而在此前半年里,當地農技人員和果農已打贏了兩次柑橘木虱阻擊戰。
去年12月,全國柑橘年會在奉節召開。其間,廣西一名專家到當地永樂街道陳家社區居委會的柑橘園考察,突然,一片嫩芽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驚訝地發現,一只約3毫米大的昆蟲蜷縮在里面,“這不是柑橘木虱嗎?”
于是,他將這一發現反映給了馮樹林——柑橘木虱是一種遷飛性害蟲,是被稱作“柑橘癌癥”的黃龍病的主要傳播媒介,一旦發現有木虱攜帶黃龍病菌,當地的柑橘產業就可能遭受毀滅性打擊。
情況緊急,馮樹林立即將情況上報上級部門,當晚他就找到西南大學柑橘研究所所長王雪峰、奉節縣植保站站長田君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商量組建防控技術專家組、制定防控方案等應對措施。
“首先要盡快對種植柑橘的鄉鎮進行蟲害排查;其次立即選送柑橘木虱樣品送檢……”第二天一大早,臍橙發展中心將樣品送到了西南大學柑橘研究所檢測,慶幸的是,這些柑橘木虱并未攜帶黃龍病菌。得知消息后,馮樹林頓時松了一口氣。
經過一周的摸排,奉節永樂、安坪、甲高、康平等6個鄉鎮(街道),均零星發現了柑橘木虱的蹤跡。
12月底,奉節縣委、縣政府召開視頻會,專題研究部署柑橘木虱的科學防控工作,同時啟動了一級應急響應,調撥1000萬元資金,全力打好柑橘木虱阻擊戰。
動員
增強果農防控意識
要打贏柑橘木虱阻擊戰,當地26個鄉鎮的7.2萬戶,30多萬名果農應該是主力軍,但讓人意外的是,很多果農對這種蟲害不以為然,果農張賢紅就是其中之一。
56歲的張賢紅是永樂街道陳家社區一組的果農,高中畢業后,他子承父業,種了6畝多臍橙。由于果園鄰近長江,光熱水充足,加上他勤于管理,種出來的臍橙品質不錯,一年有7萬多元收入。
去年12月底的一天,為了動員果農一起來防控柑橘木虱,在專家的指導下,陳家社區原黨支部書記榆善奎,召集大家開了一場主題為科學防控柑橘木虱的院壩會。
聽專家講了10多分鐘柑橘木虱的知識后,臺下有些果農就坐不住了?!跋x蟲兒也沒幾只,何必小題大做?”“麻煩得很,耽誤我摘臍橙、賣臍橙!”張賢紅不耐煩地說道。
見開院壩會效果不好,榆善奎只好挨家挨戶上門宣傳。一次,榆善奎抱著一疊宣傳單朝張賢紅家走去。張賢紅遠遠看到他到來,便連忙關上大門,裝作不在家。見門外沒動靜了,張賢紅打開了門,不料榆善奎還坐在院壩的中間。而且他還喊來村干部,幫張賢紅采摘臍橙,原本需要摘一天的臍橙,結果半天就摘完了。榆善奎的真誠最終打動了張賢紅,張賢紅開始主動了解柑橘木虱的防控知識。
同時張賢紅站出來主動為果農講解柑橘木虱的危害?!皠e看它個頭小,數量不多,但它要傳播黃龍病,這可是柑橘癌癥?。∮行┑胤骄褪且驗闆]把它當回事,結果蟲害控制不住,只能大面積砍樹!”經過張賢紅的宣講,周邊果農也逐漸意識到柑橘木虱的危害。
“殺敵”
兩輪阻擊戰殲滅大量柑橘木虱
就在榆善奎等人向果農宣講增強柑橘木虱防控意識時,西南大學柑橘研究所副研究員姚廷山、奉節永樂街道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棟兵則忙著進行蟲害的藥物試驗。
“重慶過去從未發生過柑橘木虱,市面上雖然有很多蟲害防治藥物,但用于防治柑橘木虱的效果并不好!”姚廷山說,出于這些考慮,他們只好自己搞藥物試驗,找出適合當地的藥物。
結合奉節冬季低溫的特征,和減少農殘的要求,姚廷山和團隊成員,借鑒其他地方的用藥經驗,調制了7組藥物。在馮樹林的推薦下,李棟兵等人則具體負責這些藥物的田間藥效試驗。
經過篩選,陳家社區的6畝臍橙園成為了藥物試驗基地。農技人員將果園劃為7等份,他們在臍橙樹下鋪上白色薄膜,開始藥物試驗。
在飛手的操作下,7臺無人機載著配好的不同藥物,騰空而起。10多分鐘后,無人機便完成了果樹的植保工作。48小時之后,農技人員根據殺蟲量、成本、農殘等參考標準,最終保留了三組藥物,并向果農推廣使用。
“經過去年12月和今年3月兩輪集中消殺,大量的柑橘木虱得以成功殲滅,這表明我們的藥物試驗是可行的?!币ν⑸秸f,但這并不意味著藥物試驗就可以停止了,相反,他們還必須針對春夏秋冬氣候的差異,繼續試驗不同的藥物。
為了滿足第三輪的消殺需求,前不久,姚廷山和團隊已配好了三組藥物,正等待馮樹林挑選新的果園,進行新一輪試驗。
圍殲
從果園四周向中心進行消殺
柑橘木虱是一種遷飛性昆蟲,雖然一分鐘只能飛行100—200米,但馭風能力極強,有了風的助力,可日行數十公里。因此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消殺方式,就很可能出現漏網之“敵”。
為了防止柑橘木虱逃竄,農技人員結合柑橘木虱飛行距離短,以及奉節多是山地果園的實際情況,探索出用無人機把柑橘木虱從四周往中心趕的消殺方式。
6月12日上午11時許,李棟兵與飛手李杰,來到永樂街道永樂村開展滅蟲工作,他們將提前兌好的藥水倒入無人機藥箱后,4臺無人機伴隨機翼的快速旋轉,騰空而起,穿梭在1000畝柑橘林的上空,來回作業。
李棟兵解釋,為了把柑橘木虱從四周往中心趕,他們以柑橘防治邊沿為起點,向外擴散100—200米進行噴藥,從而形成一道屏障,阻隔其遷飛通道。然后逐步向中間收縮戰線,直到完成全部消殺。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果園安裝了害蟲遠程智能監測系統,布設了粘蟲板。通過這套“組合拳”,截至目前,奉節11個鄉鎮累計防控面積達72825.2畝,其中經防控后未再發生面積為2940畝,成功阻止了柑橘木虱的第三次進攻。
重慶柑橘木虱病害保持在可控范圍
市植保站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重慶19個區縣累計發生柑橘木虱面積達20833.28畝,累計防控面積119690.4畝,通過科學部署、周密防控,目前蟲害仍保持在可控范圍。
此次柑橘木虱發生共新增5個區縣,較6月16日新增2072.2畝,其中果園新增2064.2畝、花卉市場新增8畝,累計防控面積新增8403.9畝次。
“通過藥劑防控后,有8503.25畝發生柑橘木虱的區域未再發現?!笔兄脖U鞠嚓P負責人說,這說明當前的防控體系、措施是可行的,盡管發生面積呈上升趨勢,但總體來說,防控的態勢是可控的,未出現大面積集中暴發的情況。
“重慶作為黃龍病無疫區,防控經驗不足,在山地丘陵面積占比九成多,且散戶果農居多的情況下,取得階段性勝利實屬不易?!笔修r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自去年底發現柑橘木虱后,我市高度重視蟲害的防控工作,第一時間科學部署全面打響柑橘木虱阻擊戰。
重慶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牽頭的工作領導小組,并建立了市農業農村委、市財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林業局、重慶海關、西南大學、市交通運輸委等相關市級部門以及高校、市屬國企參與的重慶市柑橘木虱(黃龍?。┓揽貙m椆ぷ鳈C制。
同時,整合市農業農村委經作處、糧油處、市植保站、市農技總站和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重慶海關等技術力量,成立4個技術指導組,分片包干指導全市區縣,并與防控專家組形成“1+1+4”技術指導體系,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戶的防控體系。
下一步,重慶將利用大數據賦能,做好蟲害的智慧防控、監測、研判分析等工作,發動廣大群眾做好柑橘木虱的群防群控,全面打贏這場阻擊戰。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趙偉平 圖片均由記者尹詩語攝/視覺重慶
原標題:嚴防“柑橘癌癥” 打贏柑橘木虱阻擊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