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熾半身像
01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高熾登基,是為明仁宗。
登基第二天,立馬發出道諭,叫停了鄭和下西洋。
“罷西洋寶船、迤西市馬及云南、交阯采辦?!?/p>
諭旨發出的時候,鄭和還在東南亞的海面上漂著。
《明史·列傳第192·宦官一》載:
“二十二年正月,舊港酋長施濟孫請襲宣慰使職,和賞敕印往賜之。比還,成祖已晏駕。”
02
朱高熾為什么如此心急火燎?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鄭和成為大明朝第一任南京守備太監,隨他下西洋的軍士全部編入南直隸49衛。
肯定不是讓鄭和到南京養老的,而是有事要辦,比下西洋宣揚國威、找建文帝,重要的多——遷都。
為啥要遷都?
1、朱大胖實在受不了北京的氣候。
2、朱大胖的政治班底都在南京。
3、迷信:永樂十九年(1421年)的初夏,紫禁城剛落成四個月,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就讓雷給劈了。這個地方不吉利。
那為什么要派鄭和去干呢?
1、南京城里的情況,鄭和了如指掌;
2、鄭和是朱高熾的心腹。
03
還都南京,只是暫停下西洋工程的理由之一。
下西洋這個事兒,群臣也是堅決反對的。
為什么?
理由就一條:歷次下西洋賺的錢,全部收歸內承運庫,成了皇帝的私房錢。
群臣是一丁點兒油水都撈不到,還壞了自己的飯碗。
什么叫壞了自己的飯碗?
走私。
舉2個例子:
1、
正統八年(1443年),朱祁鎮讓工部一次性造了120艘海船,打算再去東南亞、印度等地逛一圈,宣示大明的海上力量。
可就在即將出海的正統九年(1444年),小衙役葉宗留突然起義,迅速波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
其實是福建監察御史柳華搞的鬼。
起義被平定后,經福建都指揮僉事鄧安的爆料:
葉宗留起義之所以能縱橫東南沿海數省,就是柳華等人放縱的。
柳華和起義軍頭子勾手指頭,還走私過兵器給他們。
目的就是讓朝廷的下西洋計劃行不通,不讓官船出現在東南海面。
妨礙走私。
談遷《國榷》載:
“五月庚辰朔,福建都指揮僉事鄧安等奏前巡按御史柳華擅置村樓、給兵杖之罪。時,華遷山東按察副使,卒。詔籍其家,妻女入浣衣局,男戍鐵嶺衛?!?/p>
2、
嘉靖年間的倭亂也是,大部分是東南沿海的地主階級指派手下干的。
朝廷禁海,我就“鬧倭寇”。
《明史紀事本末》載:
“時沿海諸奸民乘勢流劫,真倭不過十之二三?!?/p>
04
跟群臣作對這種事,明朝也只有朱元璋和朱棣能體面收尾。
換上其他任何一個,都得趴窩。
包括朱高熾。
朱高熾首先忙著解決兩位好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
攘外必先安內,自然要收攏人心(走私,各省大吏基本都有份兒)。
路徑依賴,不過如此。
觀點斗爭是假的,方向斗爭也是假的,只有權力斗爭才是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