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是“黃埔三杰”之一。周總理也曾說過,自己最愛的兩個知識分子戰將,陳賡要占一個。那么戰功赫赫的陳賡為什么成了軍中“起步早晉升慢”的典型,同期的都成了元帥,唯他只得了大將?甚至比他起步晚的粟裕都被評為第一大將了,陳賡卻只能排第四?這背后有何隱情?
多面戰士陳賡
陳賡14歲時被家中安排盲婚啞嫁,上過幾年學堂的他不愿意妥協,離家加入湘軍。然而那時是軍閥當道,部隊里哪講什么為國扛槍,只有明爭暗斗。于是,陳賡輾轉到了長沙,經人介紹在鐵路局工作。那是他人生里相當充實的一段生活,白天上工,晚上就到毛主席開的自修大學里學習。日復一日地充實自己,陳賡的思想覺悟有了很大提升。1922年,年僅19歲的陳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很快,陳賡又考入了黃埔軍校,成了首屆學生。由于國共兩黨合作,周總理曾在那里擔任政治部主任。
周總理成立了黨支部,陳賡是黨支部里的候補干事,時常參與支部活動與工作。良好的在校成績和積極的思想態度,1926年他被派往蘇聯學習。而從蘇聯歸來后,陳賡熟悉的一切都變了——國共兩黨的合作破裂了。但陳賡絲毫沒有猶豫,決定繼續跟著共產黨的腳步干革命。
三槍打響了南昌起義,而陳賡就參與其中。當時他在賀龍麾下任營長,同期粟裕還只是葉挺麾下的一個警衛班長。不幸的是,陳賡在此次起義中負了傷,被轉到了上海療傷。與此同時,上海的情報工作也歸到了陳賡手中。
他雖然去蘇聯留過學,但本質上就是個軍人,如今轉型做特務可謂是從零開始。但堅定的信仰照著他前行的方向,他把上海的情報工作做得很好,幾次掩護中共黨員順利轉移。
做情報工作,還是在上海,陳賡每分每秒都是在走鋼絲。最終,陳賡還是被國民黨抓住了,但萬幸的是他在各方努力下成功逃脫。1931年9月,陳賡進入大別山,任紅四軍三十八團團長。他再次完成了身份轉換,從地下情報人員變回了作戰人員,立下了無數戰功。
解放戰爭中的兩次失誤
資歷老、戰功多,陳賡為什么只在大將中位列第四呢?這或許與他在解放戰爭中的兩次失誤有關。
第一次是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陳賡的錯誤判斷致使我軍圍魏救趙失敗還損兵折將了。那時白崇禧發現了我軍動向,糾集重兵預備圍殲劉鄧大軍。但幸好毛主席謀略在前,與劉鄧一起的還有兩支部隊——陳粟的華野和陳謝兵團。
在幾方商討后,我軍決定采取圍魏救趙的方法,迫使白崇禧回援確山縣進而解救劉鄧大軍。而陳賡的任務就是攻下確山縣。然而,因為陳賡的錯判,忽視了670高地以南的盤龍山制高點,確山縣久久未能攻下。而白崇禧三個師的兵力已經在馳援的路上,陳賡不得已只得下令撤退。
本來按照計劃,應該是白崇禧主力回援,現在卻只有三個師,自然是起不到圍魏救趙的效果。確山縣之戰失利,劉鄧大軍失去了繼續在大別山立足的條件,中央為了大局只好派粟裕再躍進一次。這次也暴露出了陳賡指揮上的問題,在戰役意圖、進程和大局上確實把握不錯,可細節上卻容易忽視。這就導致在大兵團作戰中,陳賡雖然足智多謀卻會因為細節問題而全盤皆輸。
第二次也與確山縣有關。我軍在劉伯承的領導下為國民黨軍的張軫兵團設下口袋陣,然而因為陳賡的錯判,張軫兵團幾乎是毫無損失地走脫。
1948年5月,張軫兵團奉命從南陽往確山縣馳援。而28日,張軫兵團行進到苗店鎮、興隆鎮一帶時,陳賡已率部圍住了他們。29日黃昏,陳賡向劉鄧報告,只待陳錫聯集團趕到便可一舉殲之。然而這時張軫與其副手朱其平的一段通話卻讓陳賡栽了個大跟頭,劉伯承的精妙部署也隨之付諸東流。
張軫假意對朱其平說要繼續東進,卻在通話最后用日語說了自己要回轉南陽。負責監聽的情報人員不懂日語,忽視了關鍵一句。而陳賡也被這則情報蒙蔽,忽視了繼續監視張軫兵團動向的重要性。
為了讓張軫兵團繼續東進,陳賡命令前方部隊放開道路。然而,31日,張軫兵團突然回撤,沒了前方部隊的掣肘,張軫兵團整建制地走脫了。阻擊戰變成了追擊戰,戰果自然不如人意。
那么身經百戰的陳賡為何會如此大意,一方面是他對細節把控得不夠,另一方面是他十分重視將士們的性命。就連劉伯承都“批評”他,“顧慮自己的傷亡”。
陳賡素來有“愛護將士”的美稱。可是打仗必然有犧牲,陳賡想減少戰士傷亡是好事,可太過了就成了壞事。
總之,陳賡戰功赫赫卻只能評大將,是因為他在大兵團作戰上有缺陷。
參考文獻:
[1]李新市.陳賡革命生涯中的幾段往事[J].黨史縱覽,2016(04):21-25.
[2]危春勇.茍利國家生死以——陳賡大將征戰疆場二三事[J].黨史文苑,2023(02):17-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