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最后的安排
第三節:司馬懿謝幕
司馬懿兵不血刃順利解決了王凌等人,將淮南一叛扼殺于搖籃之中。平叛得勝消息傳回京城后,少帝曹芳派遣侍中韋誕持節趕赴五池,慰勞東征大軍。
司馬懿從壽春率軍返回甘城后,暫時就地休整軍隊。為了表彰司馬懿,天子又派遣大鴻臚兼任太仆庾嶷持節趕往甘城,策命司馬懿為相國,晉封安平郡公,其孫子和其兄之子各一人封為列侯。同時,曹芳下詔給予司馬懿豐厚的物質獎勵——增加三萬食邑。就這樣,司馬懿前后累計封邑五萬戶!
曹操生前食邑最高峰是三萬戶,還招來了諸多非議。而如今,司馬懿封邑五萬戶,這是多么令人咋舌的食邑!只能說時代不同了,封賞也跟著變化。
盡管司馬懿固辭相國和郡公等特殊政治待遇,但實際權力并沒有改變,他才是魏國的真正主宰!司馬氏最大限度地對現任皇帝加以利用,其家族封侯者多達十九人,成為一時之冠。
司馬懿在王凌死后,將空缺出來的太尉一職送給自己的弟弟司馬孚。就這樣,古稀之年的司馬孚榮登三公之位。而司馬昭因督軍有功,增加食邑三百戶,賞賜金印紫綬。
淮南一叛落幕了,司馬懿也在處理這次謀反案中耗盡了所有精力。此時,司馬懿已經七十多歲了,多年的權力斗爭已經讓他感到厭惡,但為了自己,為了家族,為了后代,他又不得不去積極去面對!
而如今,他基本上擺平了各股政治反對勢力,牢固地操控了大魏的權柄,是時候該歇息了。是的,司馬懿的確累了。自從司馬懿班師回朝后,他就病倒了。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六月,司馬懿病重臥床不起,時常做惡夢。在夢中,司馬懿經常夢見賈逵、王凌為祟作怪,變成厲鬼來向自己索命。對此司馬懿非常厭惡,但又無可奈何。(《晉書·宣帝紀》:“六月,帝寢疾,夢賈逵、王凌為祟,甚惡之。”)
有話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由心生,入睡則成夢。司馬懿經常施展伎倆誘騙政敵,對他們多次食言,殘殺異己者,甚至誅殺了一批無辜之人,所以他心中有鬼,在年老虛弱之時做了這些噩夢并不奇怪。當時的人們很講迷信,估計司馬懿做這些噩夢時也相信了輪回報應。
由于經常做惡夢,司馬懿心煩意亂,連日不得安寧,吃不好睡不著,導致病情急劇惡化。司馬懿也知道他大限將至,急忙召來兒子和親信們,安排各項后事。司馬懿經過深思遠慮后,選擇司馬師當作自己事業的繼承者。
司馬師頗有父風,其性格沉著堅強,殺伐果斷,很有權謀手段,對待政敵冷酷無情,對待支持者禮遇有加,并在朝中擁有較高的威望。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司馬師都是司馬懿最好的接班人。
司馬懿妥善地安排完后事后,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終于可以死而無憾矣。司馬懿似乎有一種解脫的輕松感,這么多年來,經歷了太多的權力斗爭,他實在太累了。
人固有一死,無論是誰都無法逃脫得了自然規律的安排,生老病死是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司馬懿坦然了,躺在病榻之上靜靜地接受著生命的最后歸宿。
當年八月,司馬懿在洛陽病逝,享年七十三歲。
根據司馬懿的遺囑安排,他的喪事一切從簡。于是當年九月,司馬懿穿著時服入殮,不用隨葬品,被葬于河陰首陽山。司馬懿孫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后,尊稱其祖父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縱觀司馬懿的一生,他實在經歷了太多事情!在他波瀾起伏的一生中,有過多次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
曹操時代,司馬懿不被重用,只能干一些文職工作。曹丕父子時代,他才被委以重任,進入曹魏政權的政治核心朋友圈。曹爽輔政后,他又被人排擠出權力中樞。直到古稀之年,司馬懿才有機會發動高平陵政變,一舉逆轉乾坤,站在權力之巔。
每一個成功人士,他身上都有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毫無疑問,司馬懿是一個極其成功的人。司馬懿遇事冷靜而又決策果斷,敢于面對人生挫折而不氣餒,為保全己身而不惜當孫子隱忍數十年。整個三國時代,單就隱忍功夫而言,司馬懿是獨一檔的存在,無人能出其右!
司馬懿極善戰術,其用兵之道,出奇應變,千里襲敵,莫不如意!擒殺孟達,對陣孔明,平定遼東,對抗吳國,其一生可謂戰功赫赫。除了戰功之外,司馬懿還選拔人才,興修水利,推行軍屯,加強國防。當然,這也是他的職責所在。
司馬懿的前大半生,對曹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司馬懿在他的生命最后幾年時間里,政變奪權,鏟除異己,走上了權臣之路,成為晉朝的開國奠基人(也可以說是實際開創者)。后人對司馬懿的評價,有好的也有壞的,可謂毀譽參半。在所有的評價中,首推唐太宗李世民為《晉書·宣帝紀》撰寫的史論。這篇洋洋數百言的史論,應該是對司馬懿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評論了。
簡單總結一下吧,其實司馬懿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他只是一個謀求自家利益的政客,最后通過各種手段,獲得了真正的成功,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歷史人物。
司馬懿死后,曹芳就任命司馬師為撫軍大將軍輔佐朝政。
嘉平四年(公元252年)正月,曹芳再次下詔提升司馬師為大將軍,加封侍中,持節都督全國所有軍隊,錄尚書事,全權處理朝政(“遷大將軍,加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至此,司馬師順利接班輔政,全面執掌魏國軍政大權,成為曹魏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
司馬懿生前基本把事情處理好了,為家族后輩掌權鋪平了道路。到了此時,曹魏被取代的命運已經不可逆轉。
司馬懿不篡魏稱帝,與曹操不篡漢稱帝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是極其聰明之人,改朝換代這種事情只能留給后代去做。
多年以后,司馬家族篡魏立晉。晉明帝和王導閑談,問起其家族前輩是怎么樣取得天下之事?王導就詳細陳述宣帝(司馬懿)創業始末以及文帝(司馬昭)弒君(高貴鄉公)之事,晉明帝聽了其家族前輩們竟然是通過這種極其殘忍的手段奪取天下時,驚出了一身冷汗,把臉貼在御床上,慚愧地說道:“如果真像先生說的那樣,晉朝的天下豈能長久呢!”(《晉書?宣帝紀》)
晉明帝為自己的祖先用欺偽詐騙手段獲得成功而感到恥辱。如果單從成王敗寇這個方面來說,司馬懿如此做,我們也不能過多苛責他。雖然高平陵政變充滿詭詐,司馬懿屠殺政敵毫無留情,但這也是權力斗爭的必然結果,他只不過是嚴格遵守了權力游戲的規則而已。
縱觀全世界,哪一個王朝的建立不是充滿血腥的?司馬氏竊取了曹魏江山,曹氏何嘗不是篡奪漢室?
本節完。
本文節 選自: “藍水飛舟”《三國風云》系列實體書,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輸入作者名字“藍水飛舟”搜索,即可自行購買正版書籍《三國風云》。
《三國那些事兒》陸續更新中……
完整版更新于:公眾號【三國故事】的「三國那些事」專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