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工業的一百多年發展歷史里,硬件水平一直是核心競爭力。上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ECU在汽車上的搭載,以Tier 1為主,通過ECU來升級車輛的功能,在這一過程中,軟件和硬件開始解耦,汽車軟件的關鍵性也開始日益顯現。
如今各個汽車制造商的硬件配置趨于同質化,再從硬件上去改進車輛功能空間已經不大。而在電子電氣架構的革新下,由軟件定義的汽車顯然在智能化方面有更多的可行性。
目前,軟件定義的時代已然來臨。在這一趨勢下,單車軟件的價值量將持續增長,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將是汽車軟件的核心戰場,而通過軟件升級車輛功能將顛覆汽車制造商的盈利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以硬件為主的傳統Tier 1供應商正在加快構筑軟件能力,以應對ICT企業的強勢入局。
單車軟件價值10年內將翻番
羅蘭貝格預計,單車軟件價值從2022年至2030年將實現翻倍。綜合考慮不同品牌類型的典型車型,單車軟件價值將從當前的8,000~16,000元增長至2030年的16,000~32,000元,其價值占整車硬軟件BOM的比例預計將從當前的4~9%增加至2030年的8~12%
在這其中,新勢力和豪華車品牌軟件投入激進,引領軟件價值快速增長。從功能域看,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域是車企重點投入的領域,將形成價值高地;而從軟件不同層級看,應用層仍將占據價值主導地位,是車企創新的焦點。
自動駕駛方面,到2030年,自動駕駛系統單車軟件價值將以11%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到2030年占整車軟件價值約43%,單車軟件絕對價值將達到約7,000~14,000元。
智能座艙方面,單車軟件價值到2030年預計將以12%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單車軟件價值達約5,000~11,500元,并在2030年占整車軟件價值的約34%,居各功能域第二。多模交互、內容生態與跨域融合將是軟件使能的重點。
軟件升級將顛覆汽車盈利模式
殘酷的現實是,汽車制造商通過單車銷售的利潤已大不如前。伴隨著汽車市場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軟件付費將成為汽車全新的利潤增長點。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曾表示,到2025年,汽車的硬件將以成本價來銷售,主要靠軟件來賺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