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本來正在追昨晚錯過的精彩巴黎奧運,沒想更新,沒想到廣州上半年的經濟數據更新了……
今天下午,市統計局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廣州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4297.66億元,同比增長2.5%。
拉一下數據,上半年全國城市GDP座次也出來了。
1、上海22345.59億元同比增長4.8%
2、北京21791.30億元同比增長5.4%
3、深圳17302.22億元同比增長6.4%
4、重慶15138.24億元同比增長6.1%
5、廣州14297.66億元同比增長2.5%
這回,中國經濟第四城之位,廣州又讓給了重慶。
其實,在2022年,廣州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當時首次公布的數據廣州為28839億,而重慶是29129億。只不過,最后核算之后,重慶GDP實際為28413億。
就這樣,廣州保住了全國第四。
需要指出的是,重慶市面積8.24萬平方公里,廣州7434.4平方公里,重慶人口3100多萬,廣州1700多萬。
兩者的體量不是同一級別之余,廣州還是三級財政,每年都為全省和國家做出巨大貢獻。
重慶則是二級財政,甚至2023年,中央給重慶的轉移支付是2503億元。
所以,我一直都是站廣州的。
但數據面前,廣州也需要捋清,自己掉隊的原因。
從數據不難看出,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第二產業的汽車制造。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8%。三大支柱產業中,汽車制造業生產持續承壓,實現增加值下降16.4%。
因此,此次報告對第二產業的總結為“工業生產承壓轉型”。
并且,有可能,傳統的汽車制作業(油車)未來還是會繼續萎縮。那么找到新的突破口,向新興制造業發力,就是廣州未來的重中之重。
現在比較可喜的是廣州高新制造業增勢穩定,實現增加值增長9.8%。
另外,今天廣州上半年房地產的數據也出來了: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1%,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13.3%。
最近,廣州樓市有一個掀起小波瀾的新聞,就是琶洲計劃修改控規,再釋放一波住宅。
要知道,今年至今,廣州只成功出讓了5宗宅地,這是無論如何都交不了差的。
但是,樓市低迷、地產失速,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無論是琶洲釋放宅地,甚至是珠城釋放宅地,這些都只是權宜之計。
跟汽車制造業一樣,出路不是再在原來的基礎上做加法,而是需要有新賽道的新“魔法”。
當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真的難。但認清事實,不搞自我陶醉,這一點至關重要。
廣府人刻在骨子里的勤勞和智慧,務實和創新精神向來無往不利,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信心也是應該有的。
最后,說一下今天經濟數據里的一個“顯眼包”
1-5月,廣州文化藝術業在火爆的演藝市場帶動下,大幅增長60%。
之前不是還有演唱會第一城之說嗎?看來,這次是坐實了。
應該說,增長是源于之前口罩三年的全面叫停。現在的爆發式增長,也未必就是行業的真實反映。
當然,比起買房等大宗消費,時下的年輕人更愿意“一擲千金”去換取兩個小時的視聽享受,倒是實情。
人們的消費觀念在變化,產業經濟怎么可能一成不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