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僅55天的女兒小洋,被新婚丈夫張某育捅了49刀,殘忍殺害。張某育卻因患有精神病、自首,僅被法院判處死緩,并限制減刑,檢察院也決定不抗訴。
這一結果,對小洋的父母來說,實在難以接受。但這一結果,法院判決正確,檢察院決定不抗訴也正確。那么,張某育還有可能被判死刑立即執行嗎?
法院認定罪名正確
法院認為,張某育犯有故意殺人罪,認定罪名正確。
法院量刑適當
法院認為,張某育犯罪手段特別殘忍,犯罪后果嚴重,社會影響惡劣,論罪應當判處死刑。鑒于張某育具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自首情節,對其判處死刑,可不立即執行。
法院判決張某育死緩的法定理由有兩個:限制刑事責任能力、自首。
經鑒定,張某育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依據《刑法》第十八條第三款,“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張某育有自首情節,依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的規定,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雖然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和自首兩個從輕情節,都是“可以”從輕,而不是“必須”從輕啊,為什么張某育就被判死緩,而不是死刑立即執行呢?
依據《刑法》第四十八條死刑規定,“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p>
我國實行“少殺、慎殺”的死刑政策,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而張某育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和自首兩個從輕情節,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法院判處其死緩,量刑沒有問題。
檢察院不抗訴正確
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的規定,只有在一審判決確有錯誤的時候,檢察院才應當抗訴。
如前所述,一審判決沒有錯誤,檢察院不抗訴,是正確的。
張某育還有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可能性嗎?
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本案接下來進入高院死緩復核階段。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二十八條規定,“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四)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法改判;
(五)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可以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照本解釋第二百七十一條的規定審理后依法改判”。
依據以上法律規定,若打掉張某育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鑒定意見,就可以不核準死緩,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或改判,就可能判決死刑立即執行。
若是打不掉呢,就一定不能判張某育死刑立即執行了嗎?
也不一定。
被告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不是一定不會判死刑立即執行。比如致二人死亡、二人輕傷的上海黃一川殺人案。黃一川也被鑒定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但仍被判處死刑。法院認為,“黃一川雖經鑒定患有精神疾病,被評定為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但鑒于其罪行極其嚴重,人身危險性極大,且其精神疾病對其作案時辨認、控制自己行為能力沒有明顯影響,故應依法予以嚴懲?!?020年12月3日,黃一川被執行死刑。
自首不是免死金牌,有自首情節,但最終被執行死刑的案件很多,比如湖北黃石余某斌持斧殺妻案、陜西金漢君殺害弟弟等三人案、湛江黃某南求愛不成殺人案等。
綜上所述,張某育被判死緩,法院判決正確,檢察院不抗訴正確。但小洋的父母若堅決要求判處張某育死刑立即執行的話,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