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潔健/文 淮河醫院
近日遇見一位長期服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導致帕金森綜合征的患者。患者劉大爺,72歲,因雙下肢抖動7個月就診,診斷為帕金森綜合征,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考慮為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逐步停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并對癥治療后,劉大爺的雙下肢抖動癥狀明顯好轉。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是什么?哪些藥物有導致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風險?且聽淮醫藥師為您解密!
01 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定義
帕金森綜合征是一種以運動遲緩、肌強直、靜止性震顫為主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由于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出現了帕金森綜合征的臨床癥狀,即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為:雙側對稱的帕金森癥,姿勢性震顫比靜止性震顫更常見,一般沒有靜止性震顫。通常呈急性發作,絕大多數在3個月內出現明顯癥狀,且最常在藥物起始或劑量增加時出現。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自1950年首次報道以來,由于人口老齡化和藥物聯合療法,發病率已接近帕金森病,有研究發現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發病率為 3.3/10 萬人年。近年來由于各種致病藥物的不斷應用,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患病率和發病率有所上升,在 2014年以后這種趨勢尤為明顯,目前是第二常見的帕金森綜合征的病因。
02 危險因素
臨床研究發現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齡、女性、致病藥物的劑量、種類和療程、認知功能障礙、遲發性運動障礙、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其中高齡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可能與多巴胺分泌減少及黑質細胞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有關,也可能與近年來較多老年患者使用多巴胺受體阻滯劑或多巴胺耗竭劑有關。
03 藥源性帕金森綜合 相關藥物及風險分類
04 治療及預后
1明確是否為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并根據用藥史推斷出責任藥物。2停用相關藥物并隨訪至少6個月,可適當給予對癥治療。3一般情況下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停藥后,癥狀會在4個月內緩解,也有少數患者癥狀持續6個月甚至27個月。
05 預防
1老年患者盡可能避免使用致病風險高的藥物。2盡量避免聯合使用兩種及以上具有相似不良反應的藥物。3密切監測可能進展為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高危人群。藥師有話說
1嚴格把握藥物的適應癥,在使用藥物的時候,應聽從專業醫師的指導,切勿給自己開藥方。2劑量調整遵醫囑,避免長時間使用上述有導致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風險的藥物,若自己感覺效果不佳,切勿自行調整劑量,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劑量調整。3早識別早干預,若在服用上述藥物時出現肢體抖動,面部表情減少,請及時就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