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廷君 |原載:福布斯中文網作者專欄|2015年04月28日|
(福布斯中文網作者專欄截屏)
據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2014年3月23日召開的中國(四川)國際酒業論壇上表示:“目前,全國黃酒生產企業400多家,規模以上達87家,萬噸以上黃酒企業僅十幾家,十萬噸以上的僅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且產銷量75~80%集中浙江、江蘇、上海三省市(其中浙江省就要占到60~70%),而北方省份僅占3%左右“。令人遺憾的是,湖南是醽醁(黃酒)美酒的發源地,卻沒有一家稍上規模的黃酒企業。
黃酒在2013年完成銷售收入153.91億元,實現利潤17.12億元,還不如九十年起步的保健酒的218.68億元的銷售業績。如給目前的白酒、啤酒、葡萄酒的銷售規模與發展速度相比較,似乎顯得有點不合情理,但卻居中國酒類行業消費之末。
今年初,某家大型黃酒企業負責人在該公司2014年工作總結會上振振有詞地把企業經營困境與責任歸究于中國酒業深度調整的寒冬期。大家應該知道,酒業深度調整其主要是針對白酒業十年來的非理性消費,酒業的轉型與黃酒、葡萄酒、保健養生酒類應該沒多大關聯,而且在酒業深度調整與轉型體的關鍵時期內,給這些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營養保健養生酒類發展帶來一個難得的市場機遇!
黃酒,稍懂一點歷史的中國人均十分清楚,堪稱為世界三大發酵古酒。黃酒是唯一起源于中國的釀造酒,它的營養價值被稱為世界“酒中之王”。曾為中國帝王將相的江山偉業中演繹了許多輝煌的篇章,為眾多文人墨客、普通百姓的事業與家庭譜寫了不少傳奇的故事,不愧為中華民族的酒種國粹的珍貴遺產。
據歷史學家論證,黃酒盛于西漢、大唐鼎盛時期,當時天下數百個國家和地區貢賀天朝(指現代中國),天下安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酒的消費量也相當可觀。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為提高國稅收,專門出臺“初榷酒酤” 法,對黃酒實行專賣。一代明君唐太宗賜酒魏征丞相欣然賦詩:“醽醁勝蘭生,翠濤過玉薤,千年醉不醒,十年味不敗”。歐陽修、王安石、文天祥等文人黑客均賦詩贊美黃酒的高貴品質,在漢唐時期,黃酒消費在世界上一統天下,自宋代之后,特別是清朝末期,受列強之侵,國運衰落,黃酒而被其它酒種取代!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以來,為保護這個集中華民族特色與養生于一身的人間美酒,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并出臺多項政策重點扶植黃酒產業發展。然而,由于黃酒企業受傳統思維的影響,在黃酒技術與經營創新上無法突破觀念的桎梏而導致收效甚微,使我國黃酒產業多年來發展停滯不前。
筆者去年在江浙考察調研時與一些有飲酒愛好朋友探討此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對筆者反映時說:“一次我們4個人聚會在一起喝黃酒,其中有個朋友的白酒量很好,所以小覷了只有10多度的黃酒,于是便放開量喝此‘黃湯’。當時他也沒喝多少就醉了,一醉就躺了整整一天。后經過專業人士研究發現,才大致明白這是什么原因。黃酒作為一種發酵酒,特別容易被人體吸收,尤其是被溫過的黃酒。目前新釀的黃酒存在一種名叫高級醇的物質,適量的高級醇能賦予黃酒豐滿的酒體。但高級醇過量則會給黃酒帶來異雜味并引起較強的致醉性,俗稱‘上頭’。”經過多次求證,發現不少人均有這樣的體會。由此可見,黃酒一直無法形成全國性的規模消費應該是黃酒釀造技術上無法突破所造成的。
行業人士知道,黃酒獨特的制曲與釀造技術,曾被譽為古代四大發明之外的“中國五大發明”。正因如此,我國目前黃酒釀造的主要原料仍然是繼承祖先所用的糯米,而糯米受地域限制產量少。原料短缺,酒的產量無法增長。在黃酒釀制工藝上, 一是采用以麥制曲;二是用糯米蒸飯,大缸盛好,把酒曲拌后讓米飯發酵的“淋飯”;三是把水倒到“娘酒”的大缸里拌勻,加上蓋釀酒并貯藏三、五年后勾兌調制方可。由于受這些傳統釀造技術的制約,形成了黃酒目前的“干、澀、苦、酸”的風格,讓眾多飲酒愛好者“望而卻步”,制約江浙滬黃酒發展的其關鍵因素是口感難以適應。
面對當今與未來的酒類消費市場,我們黃酒企業應抓住機遇,在技術上更新觀念,認真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繼承與發揚黃酒幾千年文化內涵與傳統工藝配方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
顯而易見,黃酒要想像啤酒、葡萄古酒那樣立足國內外市場,技術創新現已成為該行業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著重加大黃酒企業科技投入,突破原料障礙,徹底改變非糯不成的局面,創新黃酒品種。積極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合作,重點做好黃酒核心產品的科技創新,利用現代科技對我國黃酒生產工藝進行創造性的突破,改季節性生產為全年生產,改手工業生產為現代化生產。在確保黃酒營養成份不變的基礎上(富含21種氨基酸和16種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在10000毫克/升以上),對該酒的口感進行科學調制,徹底杜絕黃酒目前“干、澀、苦、酸” 的味道風格。同時,還有必要調高黃酒的酒精度(25度左右為宜),使黃酒與葡萄酒、啤酒酒度形成區隔,凸現獨具一格黃酒個性。
在經營戰略上,黃酒企業應把忠誠經、分銷商與廣大消費者置于組織結構與經營的核心,通過專業化的營銷管理團隊向各市場區域經、分銷商及廣大消費者提供超值和可供選擇的服務。與經銷商建立長期的緊密性關系,讓商家與消費者不斷感受黃酒企業永恒真誠的服務,讓商家與消費者深感“國粹”黃酒企業與眾不同服務質量。利用他們的口碑傳播,讓各區域市場的廣大消費者對本企業、本產品從認知產生認同,提高知名度,增加美譽度,引發黃酒在各區域市場旺銷,真正使黃酒成為國內酒業市場消費的主流,才是中國黃酒企業當今與未來的發展重要課題。
在驚濤拍岸的酒業競爭市場中,國內黃酒企業及相關部門有責任和義務把這個獨具民族特色的養生瑰寶造福于世。但關鍵在于我們黃酒業界的經營管理者們須具備良好的戰略眼光與契而不舍的精神,去不斷創新,勇于迎接市場挑戰,才能使國粹黃酒在沉睡千年中迅速覺醒而立足國內,走向世界!
作者系全球品牌、創新、人才、企業家概念科學闡述第一人。國內財經、品牌、管理實戰著名專家、企業經營戰略顧問、亞洲經營智庫首席研究員、湖南安邦農業研究院(與湖南農業大學共同創建)專家顧問、研究員、中經專家智庫特約專家、首席研究員。
擅長領域:城鄉區域規劃、定位與品牌塑造、品牌科學發展研究、鄉村振興潛在人文、產業特色開發與匠心錘煉、民族產業、企業品牌經營戰略創新創意管理與運作指導工作。國內多家權威媒體專欄作家,通過調查研究與實踐總結所發表的許多文章觀點與建議,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眾多著名權威專家的贊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