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戶外活動工作的人稍不注意就可能發生中暑。先來看看這段視頻:
一個背包小哥倒在地上,路人在拍攝。
我能理解想救人的人先拍視頻,留下證據,以防今后說不清楚。
我也能理解不敢出手救人的心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急救知識和技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去出手救人。
但我不能理解的是遇到有人痛苦的倒在地上,只想到趕緊拍視頻,其他啥也不做。我不能理解這種人的心理到底是怎么想的。
幸虧,我們的人民警察出手了: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只要敢于動手、敢于出手救人的都是好樣的 !因為,沒人出手,倒地者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所以,別擔心自己沒有這個專業知識和技能,只要敢于動手救人,倒地者就有一分希望。
當然,如果大家平時能學點正確的急救知識,希望就會增大到不止兩分、三分…,甚至十分。
以上面這段視頻為例,兩位交警想急著把人扶起來就未必合適。
很多人往往都有這種錯誤的認知:總覺得活人就應該站著,倒下去就可能死亡。于是,千方百計想把一個倒下的人扶起來,哪怕他站不住,也要扶他站住。
其實,一個人如果有傷病,并不因為你把他扶著不倒下傷病就好轉了。也沒必要一定要叫喊、鼓勵患者“不要睡、堅持住…”。
患者不會因為睡眠而加重病情,病情如果惡化也與睡眠無關(斯坦福大學急救醫學教授保羅.S.奧爾巴赫)。
所以,當一個傷患倒地時,沒有必要一定讓人家清醒,更沒必要把一個意識不清的人硬性扶著坐起來、甚至硬拉他立起來。
比如下面這個視頻的印度小哥倒下,老板硬把完全沒有任何反應的他拉起來兩次,據報道最終這個19歲的小哥不幸去世:
雖然不能僅通過上述視頻就斷定小哥死于硬性扶起來,但至少這樣硬性拉起來只有害處沒有任何好處。
正確的方法是原地不動,撥打120,保證現場環境安全(如果不安全,設法移走安全隱患,比如設置警示障礙物等),密切觀察患者呼吸,如果有呼吸,不做過多操作;如果沒有呼吸或僅存瀕死樣呼吸,立即開展心肺復蘇,并請人尋找最近的AED。
對于中暑的人,雖然有10個字的急救建議:移開、寬松、降溫、補液、送醫。所以,給中暑的人補充液體、特別是含有電解質的液體,比如運動飲料等,是正確的。
但是,這有個前提,那就是 患者必須是清醒的、能夠自行吞咽的!否則,硬性灌服液體,有可能被誤吸進入氣道造成窒息。
上述視頻中,患者閉著眼睛,明顯意識不是很清晰,這樣灌服有風險。他雖然需要補充液體,但也不至于這么急,耐心等待120趕來就行了。
補液,最常見的認識誤區是補充藿香正氣水。不信,自己認真閱讀它的說明書:
它的適用癥是感冒,是胃腸型感冒。是夏熱受涼、受寒所致的寒濕癥,在中醫上,這個叫做陰暑,是中醫的一個特有概念,有別于我們通常所指的中暑。
最后來聽聽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導馮春祥教授談陰暑和陽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