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王竑誕辰六百一十周年暨《王竑文化》第三期發(fā)行儀式2024年8月3日上午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王竑紀念館舉辦,并祭拜了王竑靈墓,參觀了王竑紀念館。甘肅省有關學者,市領導及省市詩詞書畫家,會員參加了紀念活動并捐贈了書畫作品,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重活動。王竑家訓:千里捎書為一墻,讓他五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王竑(1413-1488)明朝大臣,字公度,號休庵,官至兵部尚書,致仕后改戅庵,湖北江夏(今屬武漢市)人,生于河州(今甘肅臨夏)。
王竑金殿捶奸、保衛(wèi)北京;巡撫江淮,救民百萬;關心桑梓,為民傳頌。《明實錄》《明史》《河州志》等史志稱王竑“名震天下”,為“世之偉人,國之重臣”,“民心若得慈母”;“千古人豪,百世衡鑒”。著有《戇庵集》《休庵集》等詩文匯編。近600年來,王竑的光輝業(yè)績、人格魅力、遺留詩文構成的精神遺產(chǎn)和墓園、后裔中遺傳的明代文物、諸多史書方志、文人墨客記述的文史資料,以及各民族中流傳的民俗故事等,形成了愛國愛民、勤政廉潔、民族團結、和睦禮讓的王竑文化。
2024年8月5日辛萬毅撰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