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指縫太寬,時光太瘦。
今年立秋時間是在陽歷8月7日,而中伏時間卻尚未結束,理論上幾乎是在最熱的頂峰。
但很明顯的感受,前兩日在廈門仍覺四周熱浪滾滾,炎氣蒸騰,酷暑難當;今晨在海島此起彼伏節奏分明的海浪聲中醒來,就已感微風涼爽,從節氣而言這就意味著進入秋季了。
終于立秋了,內心難免還是透出隱隱歡愉:難熬的悶熱就要過去,桑拿天不會太長,日子總有點盼頭了。
作為秋季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之意。“秋”,意為禾谷成熟。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
立秋之后,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移,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逐漸減少,氣溫逐漸下降,涼爽的秋風開始吹拂大地。
古人對立秋這個節氣頗有自己一番感悟。例如,白居易《立秋日曲江憶元九》詩中有“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生動的將思念好友思緒與立秋景色描述到了一起。
人生如夢,在秋與夏的更替中交響。秋風過境,稻田翠綠,微微成金,世界在你面前搖落,你看,你等。等最后一只蟬鳴盡,等十年江湖夜雨,在四行詩、兩盞茶之間淡去。
歲月極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只是現世的人太匆忙,無暇感知秋的沉靜。
日頭微紫,疲憊來襲,但那一聲秋涼、一句添衣加飯的叮嚀,溫柔了時光中的許多別離。
晚云收夏色,碧海動秋波,且采一份舒寧在心,靜待第一片梧桐葉落,在節令的更迭中,把生活過得有聲有色。讀本好書,煮壺好茶,約三五好友,人生苦短,畢竟不能辜負這天涼好個秋。
漫游家,心隨自然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九》
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
榕葉滿庭鶯亂啼。
《立秋日》
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
新秋偏易悲。
燕詞如惜別,
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
還家未有期。
心中舊氣味,
若校去年時。
《紅葉》
羅 隱
不奈荒城畔,
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綠,
山冷雨催紅。
游子灞陵道,
美人長信宮。
等閑居歲暮,
搖落意無窮。
《立秋雨院中有作》
杜甫
山云行絕塞,
大火復西流。
飛雨動華屋,
蕭蕭梁棟秋。
窮途愧知己,
暮齒借前籌。
已費清晨謁,
那成長者謀。
解衣開北戶,
高枕對南樓。
樹濕風涼進,
江喧水氣浮。
禮寬心有適,
節爽病微瘳。
主將歸調鼎,
吾還訪舊丘。
《立秋后自京歸家》
李郢
籬落秋歸見豆花,
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
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
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
張翰扁舟始到家。
《早秋客舍》
唐·杜牧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獨夜他鄉淚,年年為客愁。
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
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