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思路廣,弱智兒童歡樂多。
這句話我認(rèn)為送給2024年巴黎奧運會2000多人組成的中國媒體采訪團最合適不過了。
巴黎奧運會已進入倒計時,再有兩天這屆寡而極寡的體育盛世就將落下帷幕。截止8月10日19點39分,中國體育代表團以34枚金牌的優(yōu)勢暫居金牌榜第一。
這份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運動員拼搏努力和面對種種不公后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沉穩(wěn)表現(xiàn)。運動員在場上奮起直追為國爭光。
但,我們龐大的媒體采訪團在做什么呢?
據(jù)報道,本屆奧運會中國國家級、省市地方媒體,以及體育專業(yè)媒體記者共有2400多人,規(guī)模可謂龐大。
但這2400多人組成的龐大記者采訪團,卻在奧運會每次比賽項目的賽后采訪上表現(xiàn)得并不盡如人意,甚至可以用很“渣”來形容他們。
有自媒體作者曾就這些媒體的采訪做出總結(jié)。比如,某媒體對潘展樂的賽后采訪,是這樣的。
記者問:今天咱們聽你標(biāo)標(biāo)準(zhǔn)準(zhǔn)地用家鄉(xiāng)話說一下“潘展樂”這三個字,讓大家感受一下溫州方言諧音,可以嗎?潘展樂回答說:我不會,平時都說普通話;
記者問:潘展樂、覃海洋、徐嘉余、孫佳俊、汪順,你覺得誰最帥?潘展樂無語地說:都很帥......記者又問:如果用一種動物比喻自己,你會選什么呢?潘展樂:我是人……
是啊,我們本來就是人,我不知道這名記者腦子里進了水還是被漿糊糊住了腦袋,居然問出這樣弱智的問題。
又比如,某媒體對全紅嬋的采訪,是這樣的。
這名記者對著正在趕場的全紅嬋:“你飛得累嗎?”全紅嬋懵圈了:“什么?”記者煽情地說:“別人都關(guān)心你飛得高不高,但實際上你累嗎?”可惜的是心在賽場上的全紅嬋根本無法與這名記者共情,她費解地回了一句:“這話問的,誰不累?。俊?/p>
是啊,誰不累?肩負(fù)著獎牌爭奪的重任,哪個不累?不僅身體累,心也累。凡是一個能與運動員共情的正常人,對于這種累,我想都能感同身受。
可惜的是我們的媒體卻總是自以為是。
此外,還有一名記者追著全紅嬋問:“三米板練習(xí)進展如何?”全紅嬋呆滯半晌,隨后說道:“我是跳臺的!”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記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是什么?除了敬業(yè)和專業(yè),知識面要廣,懂得溝通技巧,還要有新聞的敏感性和堅持正義和追求真理的態(tài)度。而不是總提這些弱者無厘頭的問題。
即便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全民娛樂,娛樂至上,但在國與國,在是與非的較量上,媒體記者仍需要保持有正確的政治觀。
奧運賽場上運動員沖鋒陷陣,賽場之外的輿論則是一個沒有硝煙的陣地。任何一個國家的媒體除了我國,哪會有像我們這樣的媒體記者,將娛樂進行到底。而對于我們運動員在比賽中層遭受的種種不公,卻集體失語。
美國游泳運動員紫薯臉的事情至今沒有一個中國記者敢嗆聲質(zhì)問,美國運動員違規(guī)使用興奮劑沒有一個中國記者敢主動出擊。
記者是記錄新聞的人,當(dāng)新聞發(fā)生后,我們的記者不是在報道新聞,而是秉承娛樂至死的精神病人態(tài)度,拿自己國家的運動員開涮。
奧運場上他們這種極不專業(yè)的表現(xiàn),讓人無語。
一個國家如果連記者的脊梁也彎曲了下來,那我們還有什么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